(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105)
这一仗,婆婆完胜!
婆婆都会治病了,两妯娌再不敢置喙半字,老老实实忙碌去了。
二月底,石梅再次带领四个孙儿视察农庄。
这一回,石梅吩咐人带着贾珠贾琏去天近距离观摩,看看那些翻地耕作的百姓,亲眼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汗滴禾下土!
石梅自己却去三种土质的番薯田里抽查样本。
黑土地的番薯经过二十天的生长,已经拔高了三节,接近四寸。
沙土地也有了三寸,生长最为缓慢的是黄土地。只有两寸不到。
老把式跟石梅解释说,黄土地是新开的荒地,土地板结,作物生长缓慢,种上一二季,生田种成熟田,情况就会好转。
贾玫很是高兴,告诉石梅:“番薯育苗基本成功了,这个长势到了三月中旬,只怕能有尺余,一根两苗没问题。婶娘您知道这时什么意思吗?”
石梅笑道:“意思就是种植面积要翻倍,你做的好。今日我高兴,你去买上三十只酱鸭,给把式们加菜!”
贾玫笑着挪脚步。
石梅讶异道:“怎么啦?”
贾玫说道:“一只酱板鸭一百个铜板,吃了还不抗饿,依照侄儿的意思,三两银子不如买上半扇猪肉,能有百十斤,足够吃上三五日了,猪油油荤大,还抗饿,岂不是更好?”
石梅顿悟,这些把式爱吃肥肉。
笑道:“依你!”
石梅私人加菜的消息传开,好家伙,大人小孩子走路都是脚下带风!
路上遇见的大人小孩,无不冲着石梅露出山花一般的纯真的笑脸。
闹得石梅心里怪惭愧!
于是询问贾玫:“这些把式的伙食很差吗?”
贾玫说道:“不算差了,每日三顿,中午一顿白米饭,半月一次荤腥,保证每人分上半斤肥肉。”
“肥肉?”石梅很惊讶,为什么强调肥肉?
“肥肉很贵啊?”
贾玫颔首:“这时自然,猪肉的肥膘越厚越值钱,最大的肥膘能有巴掌厚,这种肥膘肉是特等肉,要三十个铜板一斤。”
石梅咽咽口水:肥膘肉直接咀嚼,那是怎样的彪悍的场景?
想起来就很腻!
然后,石梅忽然记起贾玫的言辞:特等肥膘肉最贵?
难道瘦肉很便宜?
“瘦肉多少钱一斤?”
贾玫一点都不奇怪石梅不知道瘦肉肥肉的区别。无论后府千金还是公爷夫人,都不需要自己去菜市场买猪肉。
贾玫耐心的姐说道:“瘦肉油荤少,一般是搭着肥肉买,价钱在十五文与二十文之间。”
石梅很奇怪:“骨头呢?”
贾玫很自然说道:“大棒骨一般不单卖,都是添头,若是我们买了半扇猪,摊主就会给两根棒骨做添头。”
石梅很自觉的没有询问肋骨,贾玫没提到肋骨,只怕肋骨也跟瘦肉一样搭着卖了。
贾母记忆里没有这些肥肉瘦肉的区别,倒时知道一头猪只得多少银子。
石梅觉得自己长知识了。
在古代,竟然是肥肉瘦肉的地位掉个个儿!
三月初六。
荣宁街再次车马喧嚣,今日正式贾代善的大祥之祭。
前来参加祭祀的亲朋故旧络绎不绝。
这次,史家早早到了场。
保龄候在海疆驻防,不能亲临,却让大管家亲自前来献祭。
史家拢共来了三分祭礼,史鼎,史鼐,再有金陵的史家族长。
贾赦一年把史家族长打出去七八次,这一次终于进了荣府大门。
族长夫人不理睬众人阻拦,结结实实给石梅磕了三个响头:“姑奶奶,您福大命大,您大人不记小人过……”
荣庆堂挤满了前来祭奠的族亲故旧,石梅也不好太不给娘家颜面,只得吩咐把族长夫人搀扶起来:“人都有走窄的时候,保不住哪天自己就马失前蹄了。”
族长夫人不敢顶嘴,忙着认错:“都是我们眼界浅薄,见识少……”
石梅颔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是后宅古人,外头的事情都是你们两个兄弟支撑。你大兄弟既然放你进了后堂,就是不计较了,今后大家还是好亲戚!”
族人夫人顿时哭了。
这一年她们受到族人的埋怨,旁人讥笑真是够了。
就连保龄候也发话说,他们一家今年得不到姑母的认同,年底就卸任,退位让贤!
贾母这次认了她们,算是救了她们全家上下了。
这次别的客人都在意料之中,却有一个人出乎石梅的意料之外。却是林如海在初十这日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荣禧堂。
石梅以为林如海是请假前来,感动得很。
一番询问方知,却是嘉和帝为了彰显圣朝气象,决定重新刻印《资治通鉴》,翰林院领了这个差使,总纂官就是林如海的恩叔杜祭酒大人。
如海到江南却是假公济私,他声称林家祖上收藏了前朝刊刻的《资治通鉴》,愿意先给朝廷。
但是,书籍收在祖籍林家族学书斋之中。
然后,杜祭酒大笔一挥,给林如海批了四个月的公差。
刚好可以赶上六月求亲。
林如海当初高中,因为自己体弱,母亲在京,并未回乡祭祖。
嘉和帝也没什么好说。
战乱毁坏了许多书籍。
资治通鉴的孤本可是价值不菲。
林如海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收到了荣府的书信,得知贾母年底才会返京,之前说好五月提亲的时间推后。
或者,林家上金陵提亲亦可。
这一次,林如海奉母前来,预备请新任江南学政尹大人为冰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