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143)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石梅曾经想让贾政学习烤番薯,他次次都是外面烤糊,里面夹生,这种东西吃了补营养,还作气。

石梅只好替她准备了三样食物,头一日是鲜肉包子。第二天准备炸馒头。炸馒头两天之辈不会腐烂。第三天就只能吃炒面了。也就是京都人吃的面茶。

面茶需要烧水。辛亏贾政喜欢喝茶,烧开水他还是会的。不然,只能干吞了。

然后准备菜肴。

青菜肯定不成。

石梅替他准备三个小罐子,一罐子八宝香,就是用花生黄豆绿豆花轿辣椒合为作料,干煸瘦肉丁。

再一罐子牛肉酱。

再有一罐子榨菜丝儿。

贾政比较麻烦,来回折腾三回,要考试九天。

每次回家都是蒙头大睡一天,道夜半寅时再入场。

贾赦就简单的多。

头一场考试射箭。站着不动,百步穿杨,你就过了。

第二场考试就难度大些,你的骑马,在奔驰中射箭,三趟发射九支箭。至少要射中靶心三支,否则淘汰。

这第二场考试既要考试你射箭的准头,还要考试你御马的功夫。你不能直不愣登,你得在奔跑中控制身躯,要快准狠,才能过关。

第三场考试策论。

考试策论的时候,就跟文举差不多,头一日寅时入场,三日后出场。

文举武举的时间都是九天。

文举写文章费时间,但是关在号子里,一个人可以监考许多人。

武举是在演武场。你得一批一批的考试。上千的考生呢,看似简单,却耽误时间。

先考完的也不能先走,你得等大家考完了,结果出来了,你过关了,才能拿到第二场的考牌。不然,你就当场淘汰了。

别看后面考试比较轻松,武举的入门考试很坑人。

你得背着将近六百斤的米袋子走上二十以上,才能过关。

贾赦为此练习了三年。从刚开始背着二百斤腿杆子打颤,到如今背着六百斤走路。

石梅当初不知道武举是这样坑人的考试。

去年三月贾琏说漏嘴,石梅才知道,当时吓着了。

那个时候,贾赦已经能够背起四百斤行动自如。

不是金山一直称赞贾赦进步大,保证贾赦没问题。

石梅真是害怕贾赦把肠子挣断了。

八月十六,贾政贾赦同时出场,两人回家都是蒙头大睡。

贾政贾赦出场之后三天,户部胡巍再次来到金陵,同时前来除了甘肃巡抚,山西巡抚,还多了河南巡抚。

这一次来就是瓜分番薯种子。

胡巍给贾玫带来了吏部的正式任命书,贾玫由嘉和帝亲简,赐予正八品司务。专管番薯种植的推广。

然后,胡巍将三十户雇农全部瓜分,分给甘肃山西河南的巡抚。

他们家的孩子却依然留在周家村。

孩子留下是三十户雇农的请求,因为甘肃河南山西是灾区,不知道去了是什么情况。

且他们只是去推广番薯种植,不会在这些贫穷的地方扎根落户。

他们向石梅提出要求,希望荣府能够继续替他们照顾孩子。

因为这些孩子在金陵只需要在春耕秋收的时候,每日参加半天劳动,就可以上义学。直到他们年满十五岁为止。

这时石梅在番薯种植成功后,给予雇农们的报答。

十五岁是族里对于免费族学的年龄要求。

石梅照顾这些孩子,也不能越过本族的族人!

而且,这些孩子若是十五岁之后没有能力去外面务工,或者返乡生活,还可以继续留在番薯园种植番薯。

这是胡巍给予这些雇农的优待。

因为番薯园做种植工,每月都有一两银子的月例。

这个待遇可是不低。

石梅当然满口应了。

养育三十几个半工半读的孩子,荣府还能负担得起。

九月初一。

贡院放榜。

荣府同时接到两份喜报。

贾政考取金陵府第十八名举人。

贾赦的名刺却比贾政好,贾赦考了第三名。

这可是意外之囍。

再没想到,贾赦这摊烂泥,竟然真的让她扶上墙了!

石梅看着喜报不敢相信。

半晌,才在张氏的呼唤声中回神。

石梅道:“你说的什么?”

张氏道:“媳妇想问母亲,夫君二叔的报子们该封多大的红封?”

石梅闻听这话,顿时笑出声来:“自然是最大的红封!”

第62章 答谢宴——王子腾

然后, 整个荣宁街被鞭炮淹没了。

贾代羽贾斑带领族人前来放炮仗,然后, 贾玫贾敦贾数这些受到荣府照顾的族人凑了钱买了炮仗来放。

然后,金山赖大这些得脸的仆从也买了炮仗来放。

这边一车鞭炮一响,荣府的姻亲故旧们都被惊动了。

王家放了一车炮仗。

史家放了一车炮仗。

薛家也来放炮仗,杨家也来了。

然后,学政尹大人,守备刘大人, 金陵县太爷,府台也到了荣府。

学政守备算是贾政贾赦的恩师大人, 县太爷府台大人则是父母官。

荣府大开中门, 迎接贵客。

荣府摆酒宴客。

亏得石梅早有准备, 双管齐下,一边去街上的酒楼叫菜, 先招待县太爷先喝起来。府里的厨子这边的菜肴也出来了。

酒过三巡,学政守备县太爷府台大人告辞了,剩下本族的族亲与姻亲。

这一下酒宴上就像是开了锅了。

族人们高兴的斗酒斗嘴, 一个个高兴得只要飞起来了。

翌日起, 荣府摆了三日流水席。

无论是达官贵人,商贾游客, 即便是街上商贩, 路边的乞丐,都可以坐席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