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174)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贾敬却朝着杨沣作揖:“舅兄啊,我真怕了啊,你是不知道,去年岳母是如何闹腾啊!

又是上吊,又是在我门口唾骂,又是服毒,我都成了全京城的笑话了。

不成,这事儿要么请岳母,要么请顺天府,总之要当面说清楚,免得又要拉着我背黑锅。”

杨沣闻听这话,脸都黑了,却是不敢发作。

只是期期艾艾的说道:“妹夫啊,我酒后无德做错事情,我认,可是,你这话说的不中听啊,什么又背黑锅?

珍儿跟晴儿是两情相悦,孩子都生了,你也看见了,怎么能说是黑锅呢?”

贾敬黑着脸,也不跟他辩论,一声声让人寻贾珍。

杨沣真是好想哭,胡子拉渣的,他比贾敬还大一岁,模样怪可怜。

贾赦这个时候只有硬着头皮□□脸,冲着贾敬作揖道:“哥哥啊,俗话说,家丑不能外扬,请顺天府还是算了……”

杨沣眼巴巴的看着贾赦道:“贾赦兄弟,你劝劝吧,我母亲也请不得,我母亲年岁大,弄不好得气坏了……”

贾敬心里冷哼:气死了才干净!

贾赦抛给杨沣一个眼色,回头好说歹说,终于劝住了贾敬。

贾敬松口说:“如此,为了防止岳母找后账,你们得给我写一个证词,证明你们两个是两情相悦,自愿成婚。”

杨沣哪敢推辞,写保证总比上顺天府,见他母亲要好得多。

然后,杨沣写了证词,签字画押。

邢氏也签字画押。

贾敬还要求他们咬破手指按了指模。

这才收起证明一声叹:“罢了,这事儿到此为止,不过,我这府里邢顾姑娘不能住了。你们即刻搬走吧。”

杨沣又吓住了:“搬?

我往哪儿搬啊,搬回家去,我母亲,还有那个母夜叉,还不得把我撕了?”

贾敬拂袖而走:‘这我可管不着。“

杨沣抢上一步拽住贾敬苦苦哀求:“妹夫,妹夫,亲妹夫也,你就给我指一条明路吧?”

贾敬一个手刀打落了杨沣的手:“真是晦气,我这儿天不亮就上衙门,回来遇到这事儿,水没喝,饭没吃……”

杨沣马上道:“妹夫,我请客,会丰园我请客。”

邢氏这会子婚书到手,也不那么嚎哭了。

见他们要出门吃酒,怯生生的道:“我怎么办呢?”

杨沣没好气:“你想要过太平日子,就先不要声张,容我设法。否则,大家都没好日子。”

贾敬这时吩咐几个婆子:“把邢姑娘送回后院去吧,记住了,今日之事走漏一字半句,全家杖毙!”

贾赦去吃酒,让王善保回去禀报石梅。

石梅听着王善保绘声绘色,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这可真是缘分啊。

石梅把贾敬的处理告诉了杨氏。

石梅说道:“这回可以安心了,敬儿用行动证明没那个心思,不过是你母亲一厢情愿罢了。”

杨氏了谁肆意,笑得比哭还难看:“现世报!”

她倒想看看她嫂子如何处消受这股送上门的‘肥水’。

石梅说道:“邢姑娘只是外因,杨家不解决,明儿还有别的姑娘,还有你那个媳妇,你是个什么意思,即便不休,也该让珍儿看清楚杨晴儿的为人,也应该告诉他,你这个母亲为了他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健康。”

要彻底摆脱杨家,光是贾敬明白杨家的丑陋还不成,还得要贾珍也认识到杨家的可怕。

说穿了,这桩祸事就是贾珍招的。

同时,石梅也想弄明白,杨婆子的真正用意。

论说,无缘无故的,亲生的母亲不应该对女儿那般狠毒。

这一日,杨氏因为贾敏的安慰,张氏的开解,石梅的善待,或者是贾敬到底态度,让杨氏看到了希望,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早餐竟然喝了半碗青菜碧米粥,吃了两个核桃大的桂花糕。

杏儿,梨儿高兴得悄悄抹眼泪。

杨氏很长时间不思饮食,木面不沾。

唯有贾敬给的丹丸,她梗着脖子也要咽下去。

一般都是丫头们跪求哭求,她才会勉强喝点鸡汤参汤度命。

说是米面堵在嗓子眼里咽不下。

如今算是心病消除,有了求生的**了。肚子饿了,喉咙也能咽得下了。

早餐之后,石梅征得杨氏同意,找了把贾珍过府。

贾珍眼下还是不到十岁的鲜嫩小伙,端的生了副好皮相。

身姿挺拔,肌肤白皙,容长脸儿,鬓角墨染,剑眉斜飞,最是一双水灵灵的桃花眼,一见让人爱,再看动人心。

石梅若非知道他爬灰的黑历史,真想赞美几句。

贾珍对着石梅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端的是礼仪谦谦。

石梅叹口气,眼下贾珍没毛病,就是不知道这人知道不知道她母亲的艰辛。

石梅问道:“今日叫你过府,却是因为你母亲,珍儿可知你母亲为何沉疴难起?”

贾珍甚是讶异:“母亲?母亲不是因为一项体弱,年岁渐长,病患不断……”

石梅顿时失笑,看着贾珍,却没说话。

贾珍闻听石梅一笑,顿时心肝一跳,没敢继续说下去,等了半晌,石梅却又没说话,心里很是忐忑,因问:“叔祖母,莫不是孙儿说错了?”

石梅反问道:“你母亲的脉案你可曾参详过?”

贾珍摇头道:“母亲的脉案一直是父亲经手,父亲见了孙儿就你没好气……

叔祖母您也知道,晴儿身子弱,生蓉儿又不顺,孙儿也是顾不过来……”

石梅气笑了,这就是个精虫上脑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