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208)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那一路上伺候贾珍比亲爹还细致。

转眼到了贾政进场的日子。

上一回秋闱,贾政带去的饭菜被人翻来翻去的检查,让贾政有点食不下咽。

这一回,贾政要求只带营养茶面子。

石梅还是害怕贾政进去三天,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影响脑力。

因此,给贾政带了三个茶叶蛋,将晒干的青菜磨粉掺和在茶面子里。

又给贾政带了银吊子,瓷壶,吩咐他每天必须吃三杯绿茶。

二月初八晚。

二月京都猴冷,贾政内穿桂花结子的衫子,外传毛皮大氅。

背着当初山子野考试的书箱,胳膊上挎着提篮,全部都是吃食。

原本不需要贾政自己拿着。

贾政却说等待检查的时候,总是要自己背着,不如提前习惯一下。

一家人在垂花门送别贾政。

元春扁着嘴。

她替父亲求得护身符不能带,因为护身符上有桃符,虽然不是字儿,但是,考生进考场不许带任何纸片进场,只能放弃不带。

元春很不开心。

最终,石梅见元春扁着嘴巴很伤心,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摸摸元春身上灵玉:“这个灵玉元儿天天戴着,现在送给爹爹,权当是元儿陪伴爹爹去考试了,好不好?”

元春赶紧的取下来递给贾政。

贾政却是个耿直的家伙:“不用了,你姑姑也给了父亲灵玉。”

石梅真是被他打败了:“妹妹给的是妹妹的心意,女儿给的是女儿心意,能一样吗?”

贾政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

在石梅瞪视下,贾政嘴巴不由扯了扯,蹲下身子拍拍元春的面颊:“元儿真乖。”

元春这才笑了,将玉佩拴在贾政的衣襟上,说道:“元儿会每天给祖父上香,让祖父保佑爹爹金榜得中。”

贾赦贾珠骑马护送贾政去贡院。

一同去贡院的还有荣府的私塾老师杜宗元。

当然,杜宗元进考场的被褥吃食也是荣府准备,与贾政的一般无二。

此后三日,元春果然每日都跟着祖母替祖父上香,默默祈求祖父保佑父亲高中。

三日后,贾赦接回了贾政,贾政什么都不说到头就睡。

一天都没跟人说话,当晚,又被贾赦送回贡院。

十七日,第三场考试完毕。

贾赦将杜宗元贾政一起接回来。

杜宗元清洗之后,出门访友。

据说是去杜祭酒家里默写试卷去了。

贾政考得明经,回家之后却是到头就睡。

第二天傍晚,方才梳洗一番,到荣庆堂给石梅请安。

翌日。

贾政跟山子野复述了考卷的内容,自己如何答对。

山子野觉得贾政稳妥了。

第三日,贾政备办了礼物去了杜家答谢。

这回的考官果然有在傅家认识的翰林学士。

贾政因此心头大定,考试的时候思路明晰,行云流水,简直超水准。

十日后,二月二十八。

礼部放榜,同时报子上门报喜,贾政考中四十八名进士。

其实会试得中,应该称呼贡士。

因为贡士一般不会再黜落。

故而,一般人为了讨彩头,都会讨好的说是进士老爷。

贾政既然中了贡士,进士就是妥妥的了。

石梅十分高兴,赏赐五十两一个银锭子。

然后,杜宗元的填写的地址也是荣府。

大约过去了两刻钟,又有报子上门,却是杜宗元得中第十名进士。

杜宗元考得是进士科,第十名相当好的名刺。

石梅马上想到,这回杜宗元只怕要被榜下捉婿了。

也有可能,明日就有恩师上门保媒了。

石梅不由感慨,江南杜家真是出人才。

林家就不成,出了个林如海,再没冒过泡。

杜宗元贾政这会子出头了,一起换了衣衫,摇摇摆摆的出门拜客去了。

榜上有名的同窗要联络一下感情,吃个饭,喝个酒,今后大家在官场好照应。

很快到了三月十五。

殿试的日子。

殿试只考一天。

这回考试,提个烤蓝就成了。

贾政依然带着山子野的赠给的端砚,银吊子就不带了,茶壶也不用带了。自有礼部差役伺候这些进士老爷。

殿试的作用,就是把所有的贡士分成三块。

三鼎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

贾政这种考明经的出身,三鼎甲就不用想了,能混个进士出身就很不错。

石梅分析一番,觉得凭着荣府的面子,贾政赐进士出身应该没问题。

三月十八,出杏榜。

这一日全家老小,包括年纪最大的石梅,最小贾琮,大家一起走亲戚一样,坐着豪华大马车,去礼部看榜。

石梅当然不用在榜单前面拥挤。荣府提前预定了礼部对面茶楼。

可是不便宜,一顿茶水瓜果,收你五十两。

贾赦贾政贾敬都不好意思去楼下拥挤。

贾珠贾琏,还有八个伴读跑榜单前各处的占位置。

一旦榜单贴出来,他们可以四面开花,以最快的速度找出来。

当然,这些孩子都是杜宗元的学生,也顺带帮着先生看榜。

巳时,礼部门前一阵锣鼓喧闹。

贴榜单的官员来了。

哗啦啦一下四面八方举子仆人涌上前去。

但是,两排衙役棍棒一横,空出一条道来。

然后,榜单被人群淹没了。

再后,石梅听到贾琏狂喜的呼喊:“看见了,看见了,杜先生二甲头名传胪。”

杜宗元顾忌身份,没有跟着举子们拥挤。清清爽爽的站在人群后面。穿着毛皮大氅,手里却拿着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