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25)
贾敬摆手:“这倒不是!”
杨氏言道:“老爷并非看不上我娘家,却是之前跟余将军家的有过口头约定,要聘娶她们家的二小姐……”
这一来,这位杨晴儿除了杨氏怜悯,没有丝毫优势。
如此可怜身世,让人侧目。
然则,荣宁两府的前程,更让石梅揪心。
“令堂姐是侄媳的嫡亲堂姐吗?”
杨氏颔首:“正是呢,不然我也不会这样作难。”
石梅说道:“侄媳可知史家也有与赦儿政儿年纪相当的侄女儿吧?史家勋贵门第,与荣府门当户对,可知我为何不替他们兄弟聘娶娘家侄女?”
杨氏心知石梅这话必定意有所指:“莫不是其中有什么讲究?”
石梅看向贾敬:“敬儿去过草原,可曾听说过草原牧民有一个规矩,一窝出来的马匹不能相互配种。”
贾敬咳嗽一声:“侄儿那时跟着叔叔历练,多半待在军营,鲜少接触牧民。婶娘这话,是说这其中别有隐情?”
石梅颔首:“这事儿其实属于草原部落密不外传的军中机密,我也是偶然听你叔父提起,说是鞑子用心险恶,用了近亲繁殖的驽马冒充种马,意图拖垮咱们的骑兵营与辎重营。
我当时出于好奇,细细询问究竟,这才知道,草原牧民经过千百年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近亲繁殖的马匹,不仅死亡率高,存活下来的马匹,跟异群马匹繁衍的后代,品质差之甚远,与野生马种更是天差地别。
牧民们称呼这等矮小的驽马叫做‘转窝子’。此后行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严禁近亲马匹繁殖后代。
有些草原部落首领,为了壮大部落,得到能征善战的千里宝马,可谓煞费苦心,他们年年都会去野马谷扑捉野马,为此丧生也在所不辞。”
第16章 亲家上门
言已至此,其意自明。
石梅转移了话题:“瞧我,说张氏怎么扯到这些题外话了,侄儿媳妇,你弟妹就托付给你了,日后婶子再慢慢答谢你!”
杨氏贾敬却已经心领神会,一阵闲话之后告辞而去。
石梅觉得她已经尽到责任。
若是宁府依然走上老路,遁世的遁世,聚麀的聚麀,别怪她断尾求生。
石梅在离京之前还有一个顶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给张氏确定稳婆人选。
这事儿石梅给了张氏充分的自由:让张氏自己提供可信人选,最后聘用谁,则有石梅把关,
石梅把关可不是嘴把式。
张氏的人选提出来,石梅马上就命贾代善留下的斥候头目戴良,核查这人的来历与背景,然后才决定是否任用。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石梅与张氏商议之后,一共聘请了三位稳婆,力争万无一失。
除此之外,贾母又命贾赦拿了贾代善的名刺,备了厚礼去王太医府上请托,在张氏返乡之前,希望王太医利用休沐时间,每月替张氏请一次平安脉。
王太医祖上是苏州名医,与老公爷贾源相识于两军阵前,互相救过性命,交情匪浅。
近年因为陛下大力打击结党营私,两府来往的少了。但是,世交的情分还在。
贾赦说明来意:举家返乡守孝,媳妇怀孕不宜长途跋涉,要留在京都待产,恳求王太医看在世交,照看一二。
王太医对贾母如此开通,善待媳妇十分动容,毫不犹豫的收下了贾赦的礼物。
就在石梅急急忙忙安排家务的时候,林家母子们在贾代善七七之期半月后,上门探视来了。
林母中年丧夫,身子一直不大好。
故而,荣府举丧,她只是在贾代善出殡坐夜那日过府吊唁一番,天擦黑就回去了。
之后七七之期,只来了林如海本人。
这事儿石梅能够理解,人家有病,也不能强求不是!
这一次林母忽然上门拜访门,石梅很是惊讶。
荣府居丧,实在不是说闲话的时候。
且林母对于跟勋贵荣府联姻一直不大高兴。
林家发达之前,是真正的耕读之家,家里良田万顷,家中子孙世代攻读圣贤书。
林家祖上的锦田候,也是因为捐赠这些田亩资助高皇帝所得。
林家书香门第,耕读传家。
贾府不过披着一张耕读传家的外衣,其实就是拥有从龙之功的暴发户。
按照道德传家居首,耕读次之,书香再次,富贵末尾的排序。
林夫人是三等书香门第出身,嫁入二等耕读门庭。
因此,她自持身份,很瞧不上荣府这富不过三代的暴发户。
对此,石梅贾赦贾政母子们心知肚明。
张氏对于一项眼高于顶的林母造访,也甚讶异。
这事儿搁在从前,她害怕多说多错,肯定要三缄其口。
如今石梅对她十分的爱护,比她娘亲做的也不差什么。
贾敏与她亲如姐妹,实在不能置身事外。
张氏特特提醒石梅:“婆婆,当初林家与妹妹文定,林夫人送来的是金玉头面,虽然价值不菲,然而,媳妇娘家与林家都是江南望族,且林老夫人乃是我们张家的侧枝,因此,我家对林家知之甚深。
林家历来给媳妇下聘的文定之物,是林家的传家宝,一对和田玉如意,一对汉白玉的比目鱼。然后才是金玉头面,凑足八盒子的吉祥数目。”
石梅若有所思,看了张氏一眼。
贾敏去年三月文定,张氏这话足足晚了一年。
看来,婆媳不睦,真不能只怪哪一方。
张氏被石梅看得面皮一红:“请婆婆责罚,当初,当初,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