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264)
石梅知道他的意思,一刮他的鼻子:“是啊,我们琮儿也有兵了,也当老大了。”
得知贾敏睡着了,林如海陪着,知道婆婆熬了一夜,张氏贴心的说:“我跟这儿等着,妹妹有我,母亲歇着去吧!”
石梅却道:“你们几个大人都来了,璋儿呢?”
张氏道:“珣哥媳妇看着,大妹妹姨奶奶也在。我给白外甥说了,有事让他跑一趟。他知道林府的地址。”
林府的管家林忠这时赶了来。
对着张氏直赔情:“我那个小子不懂事,舅太太说不许陪伴,他就自个走了。
老奴正陪着老太太烧高香呢,听那小子说舅奶奶来了,我们太太忙着打发老奴过来了。
请您千万见谅,我们太太一会儿就到了。”
石梅摆手:“你们太太年纪也大了,让她歇着吧。
你也忙去,不用照应我们。
我们去耳房歇息片刻,就家去了。”
林忠道:“这怎么能呢。
太太早已吩咐了,厨房备了饭,已经摆上了。
知道您熬夜吃不了旁的,熬了各色粥饭,您好歹用一点。”
说这话躬身引路:“亲家太太请这边走。”
东厢房早摆好了早膳。
胭脂米粥,碧米粥,燕窝粥,肉菜粥。
鸡蛋、肉包、花卷、小馒头。
枣切糕、桂花糕。
色色齐全。
石梅颔首:“辛苦啦。”
又吩咐身边的小丫头:“去叫你们琥珀姐姐来。”
林忠又道:“亲家太□□心,嬷嬷与姑娘们,都在西厢安置好了。
这边特特招待亲家太太舅奶奶,少爷们。”
石梅道谢之后,这才就座,招呼张氏贾珠贾琏贾琮:“你们林祖母一片心意,多少吃点。”
石梅知道这个时辰,张氏贾珠贾琏只怕早用过了。
各人半碗粥,半个馒头就放碗了。
石梅用了一碗碧米粥,一个桂花糕。
这时候,林母进来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
林母满脸笑容,见面就给石梅作揖:“多谢亲家太太,你是我林家的恩人啦。
老婆子我一辈子记在心里了。”
又给张氏作揖:“难为亲家奶奶,丢下那么小的小公子跑了来,老婆子心里真是过不去,多谢,多谢。”
然后,就开始劝饭。
石梅张氏贾珠贾琏都是吃不下了,坚决辞了。
几个人只有贾琮起得晚了,没吃饭就来了。
本来已经喝了一碗碧米粥,在林母的劝慰下,很给面子的干掉一碗肉菜粥,两个包子,一个鸡蛋。
花卷、切糕、桂花糕,一样吃了一块,这才放下筷子。
林母笑眯眯的只摸贾琮的头:“多可人疼的小公子啊,我们孙孙将来也是这个样子吧。”
林忠忙着凑趣儿,笑眯眯说道:“老奴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这么俊俏的小公子!”
会吃的孩子逗人喜欢!
贾琮又得意了,冲着两个哥哥摇头晃脑做鬼脸:瞧吧,瞧吧,小爷又被人夸了!
小爷人见人夸啊!
张氏带了许多婴儿的小衣服鞋袜俩。都是只穿过一次两次的衣服。
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前不准备衣衫。
有句话叫做:宁可人等衣,切莫衣等人。
人等衣,是添人进口的喜事。
衣等人却是夕阳落山,别离的悲哀。
小儿的衣服都是出生后抢着缝制,或者别人赠送。
张氏怕林家针线忙不过来。
再者,穿过一两次的衣服特别柔软舒适。
林家不缺银子。
但是,张氏给的旧衣服,林母高兴的收了。
张氏可是生了三个儿子。
这些衣服就如同庙里开了光宝物。
自家孙孙穿了,下面的弟弟妹妹跟着就来了。
林母一高兴,吩咐给收拾了许多的南方干果给张氏带上,说是干果吃了补血。
又给贾珠贾琏贾琮塞了荷包。
九枚七钱,状元及第的金锞子。
这是大手笔。
林母今日真的很高兴!
林母还要去看孙子,拉着张氏的手再三邀请:“舅奶奶后日一定要来啊。”
这是希望孙子得到张氏的祝福。
一般洗三,都是请尊贵朋友,德高望重的长辈,为的就是给孩子添福添寿。
张氏原本要去探视贾敏,无奈贾敏直到巳时还没睡醒。
张氏只得告辞了。
贾珠贾琏回去读书。
贾琮却赖着祖母不回去,说要看过弟弟再回去。
石梅遂留下贾琮作伴。
石梅略微歇了一个时辰。
午时,带着贾琮去探视贾敏。
贾敏已经醒了,林如海陪着在喝鸡汤。
贾琮就笑着作揖:“恭喜姑姑姑父,弟弟呢?“
如海也很喜爱机灵的贾琮,放下汤匙,让位给石梅,自己牵起贾琮的手:“弟弟在隔壁悠车里,咱们瞧瞧去。”
贾敏噘嘴不乐。
石梅挑眉摸摸贾敏的额头,温度不高。又数了脉搏,七十次,顺滑平和。
这才问道:“怎么不高兴?”
贾敏道:“婆婆真是很霸道,我还没看好呢,就把孩儿抢去了……”
石梅唬了一跳:“她要养?”
贾敏摇头:“这倒没有说,只是一直霸占着哥儿,睡觉看,喂奶看,把我都闹醒了。”
石梅一笑,很理解林母,真心喜爱孙子。
石梅替贾敏嬷嬷捏背:“我给你捏捏,明儿就要胀奶,头奶挤出来可不要倒,留给孩子吃,有抗病预防的作用。
这个比吃多少营养都要好,且莫倒了。
最少给孩子吃五天,若是可行,吃七天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