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34)
除了主子吩咐预留的胭脂米,碧米二十石,储备粮三千石,常米一万石,其余都折买了。
主子吩咐三牲减半,奴婢把鸡鸭鱼羊这些进贡的活物就地折买,秋季的出息一共是两万八千三百八十八两。“
石梅闲闲的翻着去年的账簿子:“去年秋季只有一万二千二百两?”
乌进忠一时语塞,拿眼偷看石梅,只觉得石梅给他的压力比贾代善的压力还大。
贾代善念着旧情,睁只眼闭只眼。
石梅可没这个闲情:“怎么啦?”
乌进忠一头的冷汗不敢擦拭:“回禀主子,去年,去年……“
石梅道:“是不是百十里连片的下了冰包子,把成熟的庄稼都打烂在地里了?”
乌进忠吓得脑袋龟缩,恨不得藏进胸口才好。
石梅又道:“东省地可不止咱们一家有田庄,四王八公,皇亲国戚,内务府也有御稻田,稍微打听打听就明白了。”
乌进孝就跪下了:“太太,奴婢,奴婢……”
石梅摆手:“起来吧,去年公爷卧病,这账目也没仔细对,你们或许写错了也不定,回去好好把最近三年的账目弄弄清楚,若还是一笔糊涂账我就无法姑息了,大家伙儿百十年的交情,不要闹得颜面不保啊。”
水至清无鱼!
石梅说三年,就是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只要他们从此有了畏惧之心,不敢再明目张胆的贪污盗窃也就罢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必定吴家跟老公爷贾源是生死之交,换了别人未必会更好。
乌进忠顶头一个就被老太太打得狼狈逃窜,其余的掌柜庄头再不敢掉以轻心。
东省地与京都距离几千里,史太君竟然能一针见血,戳破乌家的谎言,再不是没见识的。
这些人放下侥幸,各自默默回忆着,账簿有无漏洞。万不能被史老太君看出破绽揪出来当典型,折了几辈子的颜面。
石梅这里跟乌家人扯闲篇,一是要给后面的人提个醒儿,甭想蒙混过关。
二是要把五房的对账时间押后,就是特特等待贾玫的证人打上门。等五房被撕掉伪善的面具,疲于应付。
她才好借机发难,秋后算账。
五房不主动交出权柄,退赔赃款,这事儿就不算晚。
贾玫没让石梅失望,正当石梅听着丝绸铺子总掌柜与赖大交账的时候,外面一阵慌乱的脚步声传来。
议事厅对账,守门的护院不让进,两下争执起来。
石梅心中有数,心里猜测应该是贾玫安排的人到了:“怎么回事儿?”
金大带了个人进来:“回太太,贾敾大爷的小厮来了,奴婢问他有何事,又说并无,却要硬闯。”
石梅看向贾敾:“莫不是你家里有事,那就先回去吧,晚些时候再过来。”
贾敾这里正要跟贾母套近乎,博取贾母的好感。
他奶奶母亲都交代了,说是今后五房还能不能一直这样富贵下去,就看这史老太君一句话了。
他得跟着奉承伺候,务必让这位婶娘满意才好。
岂能中途离开,让别人有机会插手?
别的房头他不怕,就怕他那些叔伯兄弟使坏呢。
虽然他这些日子做了手脚,把那几个有几个有竞争力的兄弟都整治了。
事情成为定局之前不能懈怠。
贾敾赔笑道:“婶子这话让侄儿惭愧,再大的事情也没有婶子您的事大。”
贾敾回头斥责小厮:“我这儿有正事儿,太太奶奶在家里,你有事回去禀报就是,跑这儿絮叨什么,没眼色的瘪犊子,还不快滚!”
小厮却挤眉弄眼不肯走。
石梅说道:“只怕真有事吧,侄儿还是家去吧。”
贾敾心里恼恨的不行,这个狗东西平日机灵的很,今日怎么这样笨拙了?再看他挤眉弄眼,心知他有话不便让人知道。
贾敾干的坏事也多了,保不住哪一桩露了。
这一想,贾敾就跟石梅告罪:“侄儿出去一下,片刻就回。”
贾敾出了荣府的议事厅,将长随拉倒穿堂,飞腿一脚:“狗东西,这是什么时候,竟敢给我整幺蛾子,不知道我有正事儿?”
长随一个趔趄,却是不敢哭,反而贴近贾敾悄声禀报:“大爷,事态紧急,关家那个丧门星的儿子把他爹背来了,说是他爹发病了,眼见活不成了,要跟咱们家拼命呢。这会子正在大门口闹腾呢,已经为了不少人看热闹,大爷您还是想个法子遮掩遮掩吧,不然……”
贾敾一听就急了,一脚把他踹到了:“狗东西,这样着急的事情怎么不早说?”
小厮说道:“爷,这是什么地方,奴婢敢说吗?“
贾敾一个激灵:对啊,狗奴才怎么不把人弄走?让史老太君知道还了得?
然,这个时候,贾赦贾政兄弟正好从坟场回来,当头遇见这茬。
这倒不是凑巧,而是石梅特特安排。
守孝要茹素,理所应该。
二十几岁的男子若是长期茹素,只怕三年后,人都要瘦干了,还怎么参加科举,光耀门楣呢。
故而,石梅让他们兄弟每月回家请安一次。
石梅也不敢正大光明给他们进补大鱼大肉。
暗地里吩咐赖嬷嬷熬了鸡汤,撇干净油腥,给他们煮一碗用鸡蛋调和的黍米粗面的疙瘩汤。
石梅坚持用粗面,也是怕万一让人看见说闲话。
这日石梅带信让他们回家,这两兄弟一个读书,一个被石梅聘请的师傅日日监督着操练十八般武艺,没有油荤的饭菜不抗饿,兄弟饿的眼睛发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