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397)
贾赦便在腊月二十,让贾琮跟金山手里十二位十五六岁的徒弟比试。
贾琮无论是拳脚还是刀剑都在这这些徒弟之上,且这次出行,金山会派遣四名斥候随行护卫。
张氏这才安心。
想着这一路顶风冒雪,特特把贾代善曾经使用的大马车进行改装,车壁车顶车轮都是精刚打造,刀枪剑戳之不破。
然后,整个车厢都用貂裘装饰,坐垫却是厚厚的新棉絮。
即便不能赶上客栈,在路上也不至于受冻。
贾赦只是叹息:“这样沉重的马车,不知道要累死多少马匹。”
贾琮却跟父亲挤眉弄眼,贾赦这才闭嘴,不再跟张氏争执。
石梅耳聪目明,知道父子们要弄鬼。
石梅只好居中协调:“带着你父亲的名刺,沿路遇见驿站就换马吧。”
腊月二十五,贾琮在贾数与赖大的陪同下出京,返回金陵去了。
石梅张氏拉着贾琮的手送出荣宁街。
然后,石梅张氏这里正在告辞,贾蓉带着八名护卫出来了。
贾蓉也要去江南林家参加林母的周年大祭。
张氏这才没话了。
贾蓉才十二,比贾琮小两岁呢。
杨氏原本是让贾珍去的,结果贾珍却说等年后再出门。
林家正月初八就要大祭,年后哪里赶得及?
贾蓉不愿意跟贾珍碰面,便跟贾敬请命,要随着贾琮一起去江南。
贾蓉说:“索性孙儿今后也要靠自己,不如跟着琮儿叔叔出去历练一番。”
贾敬一想,荣府那边有护卫。
贾数的二十几个车把式手低都有功夫,还有八个镖行的镖师。
可谓万无一失。
关键是贾琮贾蓉的功夫也不弱,能够自保。
贾赦贾敬贾政,贾珠贾琏贾璋几个,一直把贾琮几个人送出了京郊十里亭,方才返回。
纵然贾琮带了大管家,四名护卫,再有贾数一行二十几人护卫,张氏还是忧心不已。
正月初六,贾赦亲手把金陵的鸽哨捎回平安信交给张氏。
她一颗悬心才落地。
随即摸着眼泪;“才十四的孩子,心那么野,主意那么大,我怎么劝说都劝不听,竟然敢把我准备的车架撂下了。真是气死我了。”
贾赦笑道:“你就是嘚瑟,十四岁的儿子会办差了,恭喜大奶奶,您教子有方。”
张氏嗔怪:“你做爹不心疼,还不许我心疼。”
贾赦道:“你也不看看他出门什么阵势,这一行人不打劫别人就好了。
谁敢打劫他们?“
贾琮原本说好了要在二月十二吃了表弟表妹的寿面返回。
结果,贾琮写信回来,要在林家跟着林姑父读书。
张氏难免又悄悄落泪。
跑来跟石梅诉苦感叹,黄嘴丫子翅膀硬了,要飞了。
然后,杨氏也来跟石梅诉苦,贾蓉也不回来了,要在江南跟着姑祖父读书。
杨氏抹泪道:“蓉儿这是怕了珍儿了。
赦弟答应了,开年之后,让珍儿在西山做校尉,蓉儿肯定听见了,心里害怕,躲出去了。”
石梅不免劝道:“这也好。
林如海可是探花出身,如今正好有空闲,这是别人请都请不来的恩师大人。
又有琮儿青玉陪着,加上江南人灵地杰,只怕比在家里还学的好些。”
且荣府的私塾先生要跟贾珠一起参加会试,年前又辞馆了。
叶筝贾璋的恩师还没着落呢。
他们去向林如海求学正好。
回头却说史家。
史鼐史鼎都递上了丁忧的折子。
兰州海疆暂时没有战事,兄弟丁忧的折子都获得允准。
正月二十五,史鼐史鼎兄弟扶灵返乡。
荣府石梅贾赦贾政再有府里的几位少爷一直送到城外十里亭,方才祭酒告别。
二月便是贾珠下场的日子。
石梅原本希望贾珠三年后再下场。
但是,贾珠说他想试一试,不成只当积累经验了。
然后,不出意外,贾珠名落孙山了。
虽然贾珠的人缘很好。
但是,考试就是考试,来不得半点虚假。
贾珠后来默出了文章求教山子野与杜尚书。
两人都说他的文章辞藻华丽,内容却有些虚浮。
但是,孩子的灵性有,有待磨砺。
贾珠沉默大约一个礼拜,重新振作起来,决定到江南向林姑父求学。
然后,石梅就说:“索性就把贾璋叶筝都带着吧,还有几个伴读也一并带了。珠儿好好指点几个族兄,今年好歹过了童生试。”
然后,三月初。
贾珠带队,冰雪消融之后,带领一路人马十二人,浩浩荡荡出门了。
贾琏眼红的很,却是他在侍卫处挂职,逢年过节要当差,走不开。
然后,张举人又考中了进士了。
荣府的私塾真是成了进士摇篮。
哪怕贾珠自己败落,竟然有好几个落地举子到荣府应聘。
却是荣府的学子都出门游学了,唯一的贾琏在国子监。
这些举人只得遗憾而去。
三月中旬,贾珍到西山任山字营校尉,手底下也有三百人。
正五品的武官。
贾珍做得有模有样,还跟副将冯唐的儿子,西山郎官冯紫英混成哥们。
虽然冯紫英只有十五岁,贾珍已经二十九。
但是,这两人都是喝酒骂娘的脾气很对胃口,见面不久就成了兄弟。
贾敬杨氏对贾赦真是千恩万谢。
如今,杨氏嘀咕的事情就剩下两宗。
一宗是牵挂贾蓉。
一宗就是嘀咕余氏怎么还不怀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