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421)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大臣们心思百转。

考生们也人心骚动。

科举明经拢共取中二百人。

科举八十,从保和殿一直排道大殿之外的广场上。

贾珠贾贾琏有幸坐在殿内。

考官除了两位皇子,还有如今当红的忠靖王。

据说很受宠的义忠郡王。

那些考生糊涂。

贾珠贾琏却不糊涂。

觉得嘉和帝简直就是大玩活人。

这个阵法摆出来,这些考官就成了这批进士的恩师大人。

这倒底是要复立太子,还是想干什么?

有好些考生考试中就有些分心。偷偷瞄着这些身着蟒袍的皇子。

代天子取士啊!

这些皇子贵不可言啊。

贾珠贾琏在家,那是被祖母拧着耳朵再三交代,不能跟皇子结交。

莫说主动眉来眼去,就是皇子主动结交,他们也会退避三舍。

再者,这两人都在御书房读过书,皇子等闲视之。

两人只是低头答卷,脑袋都没有偏一偏。

中午时分,吃了御膳房的点心继续答卷。

太阳西斜,两兄弟等着有十几个人交卷之后,方才低着头上前交卷。

等那考官吩咐退下。

他们低着脑袋退出了保和殿。

然后,去了一边等候。

保和殿的大门得等那所有考生考完之后,才会打开。

贾珠贾琏也不交谈,就背靠背靠着冥思假寐。

太阳落山,暮色四合。

最后一名考生终于交卷了。

这时还不能走。

考官开始封笔试卷。

然后,四皇子吩咐一声。

出来一行太监,点起了气死风的羊皮灯笼,照着考生们出了保和殿。

贾珠贾琏出了西华门,早有荣府的金山金峰兄弟等候多时。

两家豪华马车,前后点着橘黄色的灯笼,映出斗大一个字:荣!

金山搀扶贾珠上车,金峰替贾琏开了车门。

贾珠贾琏都道:“我们骑马回去就成了,何必要你们来接,也不是大姑娘。”

金山兄弟一起道:“老太太吩咐我们午后就等着了,这会子家里备好了酒戏,亲戚朋友们都到了,就等着二位爷回家开锣呢。

老太太说,您二位考试一天,这会子肯定疲倦,回去还要应付亲朋。

让我们前来迎接,马车里铺了厚厚的褥子,还准备吃的喝的,都是老太太亲自准备。

二位少爷先吃点喝点,然后在车上好好歇歇。

我们慢慢赶车,走上一个时辰。

您二位慢慢歇息,等到了家,二位爷精神也回来了。”

贾珠贾琏这才上车:“还是祖母思虑周到。”

石梅给孙子准备灵茶,灵米粥,再有灵气充沛的小馒头包子。

两人吃了热乎乎的包子馒头,喝了热乎乎的米粥香茶。

然后,闭目打坐。

石梅派遣马车,就是方便他们打坐,恢复精神。

殿试后第三天。

贾琏贾珠合着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

集中在□□前等候皇帝传召。

首先是三鼎甲觐见。

然后一批十人进宫。

贾珠贾琏都在这一批次。

贾珠第四名,二甲头名传胪。

贾琏第六名进士。

这一日,嘉和帝终于露面。

召见这一批新出炉的进士。

嘉和帝让状元当殿答对。

状元三十六岁,江南人氏。

按贾珠贾琏的看法,这状元的文章并无什么出色。

然而,他对于江南盐务的见解,却得到陛下的首肯。

贾珠贾琏对视一眼。

这人只怕是姑父的接班人。

江南巡盐使?

贾珠贾琏回家之后,方才知道。

这个状元,名唤徐勤,未出仕之前,就在江南盐道衙门做了师爷。

他在会试的时候谈到过江南的盐税。

嘉和帝授意,将他取了会元。

对于皇子监考,石梅觉得嘉和帝就是在拨火挑祸。

不安好心!

不止状元是炮灰。

大皇子四皇子也堪忧!

这话石梅却不会出口。

“现在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你们好好去翰林院学习吧。”

贾珠贾琏等第二批觐见的进士,就是这一届的庶吉士。

今后三年,贾珠贾琏都会在翰林院与六部见习。

学习做官的能力,也学习做人的道理。

贾珠多半时间就去造办处帮忙。

如今造办处搬去了汤泉。

故而,贾珠也三五天不着家,去汤泉歇息。

据说,嘉和帝十分礼遇他,给他在汤泉也安排了一个小屋子。

屋子里有一眼小温泉,他不出卧房,就能泡浴。

只可惜,贾珠年轻力壮,不耐烦泡温泉。

贾琏得中了武状元,不仅在金殿上得到了嘉和帝的夸赞,还特特吩咐了,让贾琏先去兵部观摩学习。

兵部尚书是王子腾。

燕候身上还挂了个兵部尚书衔。

贾琏到了兵部,简直如鱼得水。

当然,燕候要求贾琏从基层开始观摩学习。

兵部的门道可是多了。

它跟别的部门不同。

它不是户部,却掌握大笔的资金。

它不是吏部,却是可以插手任命各级军官。

当然,兵部提议,还需要皇帝允准。

但是,兵部提议的人选,皇帝几乎都是照准。

像是贾琏的亲爹贾赦,就是王子腾提拔,嘉和帝允准。

从武举人一跃而成了四品官儿。

当然,这也有荣府的根基在内。

兵部是个特殊部门,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权利。

战时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