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449)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二叔的性子您知道,我是怕二叔吃几杯酒就漏了,他又经常去王家应酬,这才不敢让二叔知道。”

石梅颔首,又不放心的追问一句:“陛下真的没有什么不妥?”

贾琏道:“跟年前差不多,伤心还是有,比从前消瘦了,常常会一个人闭目冥思。

精气神还不错。

总之孙儿觉得跟年初没有变化。

因为太医每次前来请脉,孙儿都是主动回避。”

石梅再次掐算,红楼中没有写老皇帝薨逝。

元春封妃应在二十三四的时候。

那时候,老皇帝还在跟小皇帝别劲儿争权。

太妃殁了的时候,老皇子还活的好生了。

那个时候,宝玉十六。

后来一直没有提及老皇帝薨逝。

如何怎么算,老皇帝至少还能活个十年以上。

这老皇帝今年七十七,莫非活了九十岁?

这是仿照乾隆啊!

石梅舒口气,大约老皇帝眼下没事。

鉴于贾琏这般关心嘉和帝的身体,也因为嘉和帝不禅位的话,对于荣府更有好处。

石梅很是张罗一番,将家里的莲米,桃儿这些鲜果摘了几篮子。

石榴存放容易枯萎,石梅做成了石榴酒。

连同家里的葡萄酒,石榴酒也给陛下进贡两坛子。

不送贵重礼物,东西也要多凑几样,不然不像样子。

贾琏又托付祖母,让用赏赐陛下赏赐的灵玉,替水阳雕刻一个压袍边的挂件。

约定了下回休沐回来取。

贾琏只含糊的说,六皇子生辰快到了,其余没再细说。

石梅便问:“你跟小皇孙很熟悉?

小皇孙完全康复了吗?

我听说他曾经中毒很深,应该有些后遗症吧?”

贾琏眼眸一阵紧缩,然后又平静无波的说道:“身子是有点虚弱,后遗症什么还好,孙儿只管御前执勤,请脉的事情,孙儿一概不知。”

贾琏推得一干二净。

但是,石梅发现贾琏说到这位六皇子的时候,气息有些不稳。

石梅怀疑,贾琏跟这位六皇孙关系匪浅,却又不想让外人知道。

石梅因此就有些疑心了。

贾琏是御前带刀侍卫。

小皇孙养在陛下跟前。

贾琏跟小皇孙接触,根本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但是,贾琏对于小皇孙讳莫如深,生怕泄露一星半点消息。

贾琏从来不会对她隐瞒任何事情。

石梅觉得贾琏的行止有些不对。

但是,石梅也不会读心术,只得按下不表。

翌日。

贾敏到了荣府。

如海自从到御前当值,一旬回家一次。

因为青玉紫玉黛玉都在荣府附学。

贾敏每日清晨护送孩子过来,有时候回家,有时候不乐意就歇在荣庆堂。

这日,如海去了行宫伴驾,贾敏又随着三个孩子到了荣府。

石梅忽然间心里一动,就问贾敏:“姑爷还是在陛下跟前做侍读吗?”

老皇帝眼神不好,需要人给读书,或者读奏折这些。

贾敏道:“似乎是吧。

说的也不仔细。

不过,这些日子,相公陆续把他幼年的一些读书笔记找出来了,还有一些有批注的书籍,有些给青玉紫玉,有些拿走了,说是要给什么人……”

石梅原本就有怀疑。

闻听这话,脑袋轰隆一声就开窍了。

幼年的读书笔记与批注,老皇帝肯定用不上。

行宫还有谁?

肯定是六皇孙。

林如海凭什么替六皇孙操心?

答案呼之欲出。

林如海做了皇孙的师傅。

皇孙年前还缠绵病榻,一起中毒的都夭折了,只有他坚强的活下来。

然而,五月开始读书。

这中间只有半年时间。

皇孙不仅痊愈了,还开始读书了?

读书的辛苦石梅可是知道。

荣府的几个孩子,都是自小练武,不需要卯正开始读书。

每天跟着师傅摇头晃脑,读上几十遍都喊累。

一个五岁的孩子,腊月才脱离危险。翻年五月就开始上学?

他那些兄弟都死了,他那些叔叔还在缠绵病榻?

这个皇孙……

蓦的,石梅想起了贾琏眉宇间的忧虑。

他少年英才,天子宠信,大登科后即将小登科,有什么值得忧虑?

燕侯家的孙子!

这答案石梅不敢相信……

石梅也郁闷了。

抄家的皇帝啊!

当晚,石梅去给贾代善上香:“我已经尽力了。

如今的事情已经不是我能够控制,你在天有灵,就好好保佑你的孙子吧。

保佑老皇帝长长久久的活着,活到那个孩子能够独当一面吧!”

第149章 贾琏的政治生涯正式开启

石梅之后越发注意朝廷邸报。

吩咐金山收集各方消息, 没有皇孙的任何消息。

大家都猜测, 嘉和帝一直住在行宫, 是为了皇孙疗养。

嘉和帝做的机密。

整件事, 瞒的滴水不漏。

之后, 石梅不再跟贾敏打听任何有关皇孙的消息。

林如海并不认得燕候府的三公子。

且林如海这些年压力也很大, 没必要再给他一份心力压力。

石梅觉得她现在能做的, 就是看着嘉和帝下棋,看他如何把这一盘起给下活了。

贾琏却跟白锦堂暗地里开始通传消息。

贾琏手里很快就有了京都所有皇子的的详细情况。

然后,他发现, 如今唯有三个不定的因素。

第一个是五皇子没有中毒。

五皇子虽因四方当的事情被嘉和帝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