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568)
石梅看了名单,顿时吓得一跳:
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的庶弟陈瑞水,任兵部主事。
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的弟弟,刑部主事。
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的弟弟侯孝廉,户部员外郎。
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之弟蒋长直,任刑部主事。
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之次子-谢炆。
任户部郎中。
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之弟戚建荣。
工部员外郎。
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的内弟杨校尉。
这些人都是因为恩荫出仕,却不甘寂寞,想要更上层。
所有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荣宁二府跟张道爷闹翻之后,跟张道爷纠结在一起炼丹的官员。
如今知道害怕了。
八公府中只有荣宁二府,再有理国公与缮国公府置身事外。
然,涉及其中这些人,多跟荣宁二府有旧。
也得亏石梅提前让贾敬贾赦跟他翻脸,把官司打到了金銮殿!
不然,只怕很难说清楚。
然而,这些人只是出钱,并未参与制药。
而且,醇正帝明面上,并没有采用张道爷炼制的丹药。
这些人当初也因血本无归,跟张道爷闹翻。
只是没有一如荣宁二府,闹到上皇面前。
如今,这却成了他们唯一的生路。
三日后,贾敬就给石梅送了消息,张道爷逃离京都,不知所踪。
石梅知道,张道爷只怕这一回难逃性命。
人死账烂!
张道爷只有死了,这些勋贵子弟才能逃出性命。
第190章 战事
石梅不仅闭门谢客, 还叮嘱贾赦父子们不要插手张道爷的事情。
那么多人要活命,自管有人去收他。
荣宁二府最好片叶不沾身。
半个月后, 张道爷被人发现跌死在山涧。
死得毫无破绽。
据说是天黑赶路, 失足跌落。
刑部介入,周边没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这一年中秋,皇宫气压低迷。
皇帝病了,谁也没有心情过节。
太子除了治理朝政, 每日早晚还要去乾清宫伺疾。
民间也不敢大肆庆贺。
荣府里。
石梅悄悄给孩子们打了各色口味的月饼,却不敢送人,免得被御史抓住做文章。
虽然是关着门。
但是, 荣府孩子们的伙食并不差。
石梅无事便给孩子们琢磨各色的吃食。
薯天琢磨各色的粥, 小米粥,碧米粥, 南瓜粥……
冬日来了,便给孩子们煲汤,猪骨汤,牛骨汤,羊排汤,鸡汤、飞龙汤、鱼汤。
总之想方设法给孩子们补身子。
每日还带着孩子们登山舞剑,锻炼身体。
咱们不出去娱乐,咱们躲在家里锻炼滋补长个子。
这一年冬月,醇正帝还熬着呢。
结果,惠妃名下的二皇子顺溜皇子殁了。
惠妃胡莹儿哭得的死去活来,总觉得是有人治死了皇子, 要找皇帝做主。
皇后阻拦,她便跟皇后拼命。
皇后不得已,答应让胡莹儿远远的看一眼皇帝。
结果,胡莹儿见了皇帝便大哭大闹,直接说是皇后故意治死了皇子。
醇正帝这些日子偶尔也会清醒,有人探视也会流泪,有些知觉。
胡莹儿这一哭,算是要了醇正帝的老命了。
醇正帝在这一刻竟然清醒了。
他竟然还说了话:“大皇子怎么啦?”
醇正帝心里其实从来没有把水阳当成儿子。
平日精神好,还能注意言辞,此刻竟然露了破绽。
胡莹儿没有听出皇帝口里的失误,顿时抓住皇帝大哭:“皇上,二皇子死了,被人害死了。
他本来可以不死的。
但是,有人故意使坏作梗。
皇儿病了,竟然拦着不让派遣最好的太医安太医……”
胡莹儿直指皇后害死了二皇子。
因为,她要求安太医给皇子诊脉。
皇后派遣的却是庸医。
皇后低头站着,任凭胡莹儿犯蠢。
安元芝被下狱,只是封锁了消息,可不是她阻拦。
醇正帝眼下却顾不上谁怠慢了胡莹儿。
他关心的是自己的血脉,当听说儿子死了,想着更加虚弱的福哥儿。
醇正帝顿时心头一热,嘴里的鲜血喷射而出。
正趴在床上哭诉的胡莹儿被喷了一脸的鲜血,顿时发出凄厉的尖叫。
汲汲营营一辈子,方才登基做了七年的儿皇帝的醇正帝,与醇正七年冬月十五,龙御归天了。
这一日,石梅正熬了高汤,准备了十几种涮菜,带着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子吃锅子。
大晌午的,忽然从宫中传出来了三次九声丧钟。
丧钟有讲究,帝王薨逝,敲三次丧钟,每次三下。
后妃薨逝,也敲三次,每次敲两下。
九声丧钟!
石梅顿悟,醇正帝龙御归天了。
唯贾葳贾蔚不知。
正式的讣闻发布之前,谁也不敢声张。
石梅与张氏水灵,面面相觑,不敢作声。
贾兰已经读书明理懂得礼仪。
他听完之后满脸的肃穆:“老祖,宫中圣驾殡天了!”
石梅颔首,却伸手摸摸贾兰:“乖孩子。”
饭还是要吃。
石梅吩咐继续用膳。
除了贾葳贾蔚,再没人吃肉了。
一顿饭,鸦雀不闻吃完。
贾敬也悄悄从后花园子到了荣府。
他冲着石梅行礼:“婶娘,您说,要不要出去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