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老太太(575)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林府林如海贾敏夫妻,托付贾敬杨氏贾赦张氏两对夫妻,上史家提亲,替自己的嫡次子林紫玉,求娶前保龄候史鼏之女史湘云为妻。

史鼐答应了婚事。

紫玉与湘云都二十岁高龄了,婚事程序推进快捷。

林家请了钦天监泽二月初二小定礼。

双方很快交换了更贴。

林家与史鼐约定了五月初八下大定,婚事顶在十月。

剩下的就是准备妆奁了。

史湘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已经替史湘云准备好了妆奁。

最大缺口是木质的家具。

女子没有订亲的情况之下,木器家俱无法准备。

但是,湘云的母亲替她准备了一批木材。

这些东西,都好好的封存在大房的屋子里。

唯一的缺点,就是史鼏夫人准备的锦缎丝绸,花色有些过时了。

林家如今在京都,算是顶级清贵门庭,

史鼐不敢马虎,招了儿子媳妇训话,命他们给湘云打妆奁。

若是大房的木材不足,就用史锋女儿的木材顶上。

孙女嫁妆由他出钱补足。

二月中旬,史锋的夫人百年亲自带人去另附丈量房屋,着手替小姑子打妆奁。

石梅得到史家派人去林家丈量房屋的消息,十分欣慰。

除了湘云与紫玉的亲事,荣府还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宝玉的亲事。

贾政跟杜宗元已经搭了亲家。

元春杜璟夫妻做媒,把杜婉儿许给宝玉为妻。

第二件事情,宝玉预备参加熙宁二年的恩科。

这也是宝玉心里堵着气。

据说这一年多憋足了劲头读书。

湘云的小定落定,宝玉也出了考场。

三场的试卷默写出来,林如海看了,言称很是不错。

二月二十一。

会试放榜。

荣宁街上想起了就位的喜报锣鼓。

宝玉他考中了第二十四名贡生。

说起来这一届的恩科,举人们却是有些占便宜。

新的举人没有产生,原本的举人两年前已经选拔了六十名进士。

宝玉这一群举人,便是矮子里面挑将军。

无论如何,宝玉总算中了。

凡中了贡生,殿试就不再罢黜。

宝玉是稳妥的进士及第。

熙宁帝大约也知道这一批举人的特殊性。

这一回加大了明经进士的选拔,缩减了进士科的选拔。

这一次取中明经进士一百二十名。

科举进士,却只有三十六名。

宝玉这个二十四名,属于中等偏下,能不能成为庶吉士,尚在两可。

贾政已经替宝玉打算好了。

若是宝玉中了庶吉士,当然最好。

留在京都成亲,在翰林院干三年,也方便他学习成长。

若是成不了庶吉士,就替他谋一个国子监训教的职位。

宝玉虽不是贾政期盼的孩子。

但是,他中了进士,贾政还是很高兴。

三月初三,宝玉参加殿试。

三十六名科举进士取中十二名庶吉士。

宝玉毫无意外的落选了。

很可惜,庶吉士是宰辅的根苗。

好在宝玉本人不在乎。

新科进士有一月假期。

宝玉与杜婉儿小定礼。

之后,宝玉去河南探亲,顺便护送杜婉儿回湖广探亲。

四月放官,宝玉进入国子监成为一名训教。

专门负责教授学子们诗词歌赋。

同月,青玉进入督察院做御史。

五月初八,湘云与紫玉大定。

林家十六抬聘礼,五万银子下聘。

同月,紫玉通过考核,成为御前侍卫。

宝玉与贾璋都笑话林紫玉,说他投考侍卫,是因为飞鱼服穿戴起来威风。

这一年六月,太上皇万寿节,贾琮叶筠回京。

贾琮在长宁县做了六年知县后终于升官了,成为荆州府知府,正四品。

贾葳七岁了,对爹娘有些陌生。

贾琮的膝下的菡姐儿,也四岁了。

长得粉白细嫩,对上石梅老祖,一点也不认生。

贾菡机灵古怪的很,头一次见面就赶往石梅怀里爬。

她一边爬还一边跟石梅讨论:“老祖宗,您们家的房屋好漂亮,比我们家的房子,舅舅家的房子,都漂亮呢。”

她童言童语,逗得石梅直乐呵。

她还不罢休:“老祖宗,您也比我们哪儿的人漂亮哟?”

石梅逗她:“哦,老祖宗哪儿漂亮?”

小丫头伸出粉嫩小手一一指点:“老祖眼睛也漂亮,眉毛也漂亮,嘴巴鼻子都漂亮,脸蛋也漂亮,头发也漂亮,什么都漂亮……”

张氏这时来了,喜欢的不得了,上前逗趣:“小丫头,你说我漂亮不漂亮?”

贾菡争着一双黑瞳瞳的眼睛,盯着祖母,却不认得。

张氏想逗孙女儿,不许贾琮叶筠插嘴。

贾琮夫妻却是先来拜见祖母,还没得就去荣禧堂拜见父母。

贾菡看了父母,见他们不提示。

她看着自己的祖母,虽然不认得,却觉得祖母也很漂亮。

然后,小丫头翻找有限的记忆,就想起她母亲所言:府里大伯母最漂亮了。

故而,贾菡就拍手咯咯一笑:“菡儿知道了,您是我的大伯母,母亲说,大伯母最最聪明漂亮的了。”

满屋子女眷闻听此言,一起哄堂大笑。

小孩子其实也没说错多少。

张氏虽然将近五十岁。

然而,她因为修炼的缘故,唇红齿白,满头青丝。

脸上的皱纹也很少。

难怪小丫头会认错。

贾菡看见大家笑,她也跟着笑,一点也不犯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