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286)

作者: 香溪河畔草 阅读记录

王慧心闻言顿时面如死灰,喜娘也罢了,稳婆拿了她那么多的银子,答应回乡下养老去了,如何又回到京都?

黄尚书乃主审,他与大理寺卿都御史三人碰头商议片刻,然后回禀大皇子,他们决定添加稳婆与喜娘为人证。

大皇子只是旁听,不会审案,颔首道:“三位大人以为该传,那就传证人上堂吧。”

一时喜娘先上堂。

黄尚书便一拍惊堂木:“堂下妇人,本官问你,你可认得这堂上两位夫人是谁?”

喜娘将米篪与王慧心各看一眼,回身禀道:“回禀大人,这位跪着的夫人民妇不认得,哪位站着夫人民妇认得,她与十五年前没有大变化,她是王家的二小姐,后来由民妇做媒嫁给了丧偶的李明堂李大人。记得当时,王家赏赐民妇五十两银子,那可是民妇这一辈收到的最大一笔谢媒钱,也是因此,当时的情景,民妇记得清清楚楚。”

黄尚书颔首:“很好,本官问你,当初你与王家小姐做媒,后来又替李家迎娶,跟这王小姐可谓接触甚多,你可发现这位王小姐有何不妥之处?”

喜娘闻言愕然,偷瞄了王氏一眼,被王氏一冷眼一瞅,她便下的一缩头。

都察院见状冷笑,插言道:“堂下喜娘听了,你若敢胡说八道作伪证,事后查明,与本案案犯同罪,你可要想清楚了?”

喜娘闻言吓得浑身一个哆嗦:“民妇说实话,当初迎娶这位王小姐的时候,她已经怀孕,吐的昏天地暗。”

她顿时疯狂怒吼:“我不认识她们,她们胡说八道。”

惊堂木山响:“喜娘,你怎么说?”

喜娘忙着言道:“回禀大人,这王家小姐几次下轿呕吐,差点误了吉时,误了吉时,可是不吉利,故而,民妇记得很清楚。”

虽然王慧心疯癫怒吼,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不容狡辩。

尚书挥退喜娘,再拍惊堂木:“带稳婆!”

稳婆上堂,顶头对上王慧心,顿时吓了一跳,当初王家可是说了,在京都再见她一次就会打她一次。稳婆忙着跪下辩解:“小妇人原本在乡下养老,是被这位官爷才接上京都来的,不是民妇自己进京来的。”

黄尚书面色一沉:“稳婆,你告诉我们,是谁勒逼你不许你上京?”

稳婆闭着眼睛一指王氏:“就是这位王二小姐。”

王慧心再次失态:“胡说八道!”

黄尚书斥道:“李夫人,你再咆哮公堂,休怪本官依法仗责。”

王慧心气哼哼撇开脸。

黄尚书又问:“稳婆,我来问你,当初你替李夫人接生,他拿孩儿十足月生产,还是早产儿?你可要实话实说,否则,律法不容。”

稳婆言道:“回禀大人,李夫人的儿子死足月生产,只因他们给了民妇一百两银子,民妇这才按照她们的交代胡说是七月早产。其实……”

都察院都御史是断案老手,瞬间察觉到了新案情,追问道:“其实什么?”

稳婆道:“民妇是京都人氏,王小姐结亲之时吐的昏天地黑,民妇亲眼见过,也见过她的怀像,她当时腹部微隆,应当是怀孕四月之像。若是要掩人耳目,当初应该号称六月早产才对得上,不知道为何王家人要民妇对外宣称七月早产。”

堂上中卫堂官闻言顿时心领神会的交换眼色,却是按下不表,这件事件不归本案勘察。

众人再看尚在懵懂的李明堂,各自露出怜悯之色。

李明堂不是呆傻,而是他在急速的几思索脱身之计。故而,他不仅没听见稳婆之言,更没瞧见堂上众人的眼色。

直到黄尚书点名问他之时,他方惊觉:“回禀大人,下官方才耳边嗡嗡作响,没听清楚大人之言,还请大人恕罪,再行告知。”

黄尚书叹道:“本官问你,那对李夫人当年未婚先孕知情不知情?”

李明堂当然之情,他若不知情,岂非成了绿头龟,忙着点头:“知道。”

堂上众人抿嘴暗笑。

冯紫英差点绷不住,直憋得面红耳赤,喉咙呼哧呼哧作响。

李明堂以为众人笑他偷情,忙着请罪:“下官当年乃是酒后失德,并非有意为之。后来也是恰逢发妻亡故,这才迎娶了夫人。这是我身为男人的职责。”

这一次,很多人破功,笑出了声。

堂上三人大人连同大皇子齐齐咳嗽,终究是涵养过人,忍住了笑。

黄尚书于是旧话重提,问道:“米氏,虽然证人证明了王二小姐未婚先孕,李明堂有杀妻动机,却不能证明他就杀了人。”

米氏言道:“回禀大人,民妇有人证。”

“是谁?可否上堂作证?”

“民妇的陪嫁丫头嫁给李明堂的书童,李明堂因为带着对亡妻情深的假面,故而对他们夫妻不错,那书童如今做了李府的管家,李明堂何时受伤,大人将他传来一问便知。”

李明堂顿时惨笑:“篪娘,你我结发夫妻,你真要做的这样绝吗?”

米氏讥笑:“既然我们是结发夫妻,你为何要为一个不守妇德,珠胎暗结的女人杀妻灭子呢?”

李明堂强辩:“你是失足落水,并非……”

米氏哂笑:“请看看你的小手指吧!”

这一次,黄尚书不再询问米氏,而是询问贾琏冯紫英:“当年的书童现在何处?”

贾琏面色讪讪,拱手言道:“他们夫妻正在殿外。”

黄尚书便道:“传证人上堂!”

李明堂的书童虽是李家的仆人,其实是米家替他买的小厮。

书童上堂跪定磕头:“回禀大人,小人在堂外等候多时,小人证明,李大人手指正是在夫人失踪那一日受伤,虽然他掩盖的很好,可是小人是贴身伺候之人,他岂能瞒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