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211)+番外

作者:叶不鸿 阅读记录

走到最高处的楼层时,眼前的风物便骤然明朗起来。

偌大的堂内,每个座位前都摆了笔墨纸砚,茶盏香炉在一旁煨着,半掩的窗口处,便能瞥见窗外的雾山雪梅,水榭亭台。

季君皎拿着请柬,递给了站在门口处的书童。

他牵着秦不闻的手,找了个不显眼的位置,缓缓落座。

今日雪天路滑,来的人不算太多,大多是下人书童忙里忙外的,房间内烛火长明,亮如白昼。

“大人,”秦不闻小声叫了季君皎一声,轻声问道,“这还是白日,为何这么早便点了蜡烛?”

虽说今日雪天,外面的天色阴沉了些,但倒也没到需要烛火的程度。

季君皎耐心解释道:“第一年在明镜台举办的宴会,其实是晚宴,当时在宴会上,便点了蜡烛。”

“那年,长安王府中一幕僚无笔无纸无书,当着京城所有名人才子的面,吟诗作对无数,从天黑一直到烛火燃尽。”

“是以,之后的游诗宴,便承袭了这样的习俗。”

秦不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当年她来到京城不久,宴唐便说要去参加什么酒宴。

秦不闻虽然知道那一晚他风光无两,却也只是听旁人提起过。

如今当真来到了明镜台,心境又不一样了。

她抬眸,这才注意到正堂高处,一席位早早地摆了熏香火炉,又备了笔墨纸砚,只是来往的文人墨客全都绕开那张桌子,坐在了别处。

而那张座位后,挂着一句诗,笔锋遒劲,潇洒恣意。

【来年春风又度,少年垂暮,浊酒一杯足慰吾。】

——是宴唐的诗。

第175章 大人您在哪儿学的?

秦不闻看着这句诗,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她似乎问过宴唐一个问题。

“宴唐,等天下太平了,你想去做什么?”

那时候,秦不闻躺在长安王府的银杏树下,漫不经心地开口问他。

宴唐正在用秦不闻的字迹,帮她批折子。

听到秦不闻的话,宴唐指骨微顿。

他缓缓放下笔杆,看向在藤椅上哼着小曲,眯眼假寐的秦不闻。

“属下不能留在殿下身边吗?”

他这样问,声音清朗舒润。

秦不闻打了个哈欠:“当然可以啊,但是那个时候,你就不需要当我的幕僚了。”

“那你到时候想做什么呢?”

大概是没有想象过这个“如果”,宴唐微微怔神,似乎是在认真思索。

许久。

宴唐微微蹙眉,双手端正地放在双膝之上,语气轻缓:“属下不知。”

秦不闻终于睁开了眼睛,她眨眨眼,有些错愕:“不知?”

宴唐乖乖地点点头:“属下以后想要做什么,取决于殿下需要什么。”

秦不闻面露不解。

宴唐勾唇:“待天下太平,若殿下需要一位马夫,属下便学牵绳遛马。”

“殿下若是需要一位花匠,属下就学着裁枝修芽。”

“若殿下想要整个曜云,”宴唐眉眼温和,嘴角笑意清浅,说出口的话却字字清晰,“亦可以踩着属下的血身,登临高处。”

秦不闻闻言,微微蹙眉:“宴唐,那是你为我做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呢?”

宴唐眸光清雅贵气。

他久久地看向秦不闻,眉眼柔和温润,再没移开。

“殿下。”

“什么?”

“没什么,秋日露重,莫要贪凉才好。”

……

其实那时候宴唐说的话,秦不闻并未当真。

她想着,等天下太平,百姓安定之后,她或许可以给宴唐京寻一笔银钱,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她从未想过,宴唐说的那些话,字字句句不作假。

【来年春风又度,少年垂暮,浊酒一杯足慰吾。】

——他什么都不要。

功名利禄,钱权声望,于他而言,甚至不抵一杯薄酒。

她不喜欢宴唐这样。

她所见的宴唐,曾白衣拂雪,谈笑间退敌军百万;也曾曲高和寡,一曲青琴盛名远播;他甚至可以高坐明镜台主位之上,笑对那些夹枪带棒的诗句,一人比天下群贤。

宴唐就是宴唐。

肆意明润的少年郎。

如今长安王身死,只要她完成自己的谋划,远离宴唐京寻,他们便能安然无恙。

想到这里,秦不闻垂目,不再看向主位。

“冷吗?”

季君皎以为秦不闻是冷了,便让人往她身边的火炉中又填了几块新碳。

秦不闻顺势缩了缩脖子,笑道:“还好,屋子里很暖和。”

外面风雪交加,屋内却温暖融洽。

不过一刻钟的工夫,便又有文人墨客不断到来。

这明镜台的游诗宴,是为天下有才学的文人才子准备的,并不单单是男子,就连一些名声在外的千金小姐,也会来凑一凑热闹。

未出阁的小姐会坐在事先准备好的帷幔后,若是有心仪之人,亦可用诗抒情。

这样一来,若是两情相悦,便是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若是对方无意,也只当做没听懂其中意味,一笑而过。

今日应当是事先知晓了首辅大人会来游诗宴的消息,今年来赴宴的佳人千金,格外得多。

也不过一会儿工夫,帷幔后便坐满了长安城的名门才女。

佳人们衣裳各异,五彩缤纷,犹如漂亮的蝴蝶鸟雀,引得帷幔外的男子纷纷驻足观望。

只是季君皎这人,大概是缺根弦。

那帷帐后的小姐千金们,摆明了是冲着季君皎来的,有的娇柔,有的大胆。

有几个女子娇娇地笑着,毫不避讳地聊起那位芝兰玉树的首辅大人,还时不时地掩唇娇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