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抄家流放,她要搬空皇帝的一切(465)

作者: 安安不黑 阅读记录

各种猜测中,又过几日。

大军路过下一座城。

这一次可要偏僻多了。

可惜大军依旧只是在城外休整一夜。

没要一颗粮食,再次起程。

这次彻底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说纷纭。

“明明侯元基可以拿着皇帝的旨意,理直气壮地去要粮食,他为什么不这么做?”

“他真要饿死那四十万大军不成?”

众多猜测中,有一种是比较靠谱的。

“上次发饷银的时候,皇城各大贵族还没遭贼,应是那时的没花完。

侯元基应该是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但上次发的饷银,最多还剩五个月,还是在原地驻扎的情况下。

开拔出征,最多就只能支撑半个月。

看吧,最多半个月以后,侯元基必定露出真面目。

这么大的好处,他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怎么可能不动心?”

这一说法,引起了极大的认可。

也是。

比起距离皇城较近的这些富裕的城池,哪有欺负普通人来得轻松。

然而,半个月过去。

一个月过去。

四十万大军,别说是进城了,连个小村子都没进过。

“他到底想干什么?”

“都一个月过去了,四十万大军,也该没饭吃了吧?”

就在这个时候,又有消息传来。

大军最新路过的村子,去年遭了水患,还闹过饥荒。

百姓食不果腹。

四十万大军照例没有进村,却派人在村口喊了话。

那些等着侯元基发难的人,像是找到了突破口:“看吧,我就知道,这小子欺软怕硬,之前肯定是没找到合适的下手对象。”

可惜,后续的消息,很快打了他们的脸。

侯元基派人去村中喊话,不是去要粮食的,反而是去送粮食的。

他们不知从哪里弄来了新鲜的米面,往村里送去了好大一堆。

足够村中百姓好好生活两三个月,熬到庄稼收成下来。

所有人都看不懂了。

“侯元基这是什么意思?”

“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多余的粮食?”

皇帝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大发雷霆:“好好好,一个两个的,都瞒着朕藏得深是吧?

给朕传旨过去,查明粮食来源。若说不清楚,朕要定他们的罪。”

齐宣侯是这样,侯元基也就这样。

真是好样的。

很快,传信有了回复。

“陛下,据侯将军所说,他们是卖了侯府、侯家祖宅,甚至所有的传家宝,才凑够了买粮食的银子。”

第395章 又出现神迹了

“什么?”

皇帝震惊:“侯家把宅子都卖了?”

还有,他怎么不知道,侯家还有什么传家宝?

“回禀陛下,臣已查明,大军开拔前两日,侯老爷子就以心如死灰,准备远离京城为由,将侯家所有地产房产都卖了。

此时侯家众人,皆已不在京城。”

皇帝倏地站了起来:“不对,不对,朕总感觉哪里不正常。”

那可是四十万大军半个多月的饷银,侯家得卖多少东西,才能凑够这些?

“去查查侯家那老东西,现在是不是已经跟侯元基会合了?”

“是。”

三天后,消息传回,侯老爷子确实已在军中。

“放肆!反了,真是反了。”

皇帝暴跳如雷:“传朕旨意,大军原地驻扎,命侯元基,即刻回京。”

他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慢慢脱离他的掌控。

“是。”

侍卫知道情况紧急,不敢耽搁。

皇帝这边心急火燎,感觉大事不妙的时候。

侯元基正苦哈哈地跟侯老爷子下棋。

一边下棋一边挨骂:“你小子连棋都下不通,怎么配跟在谢将军身边的?”

一个月过去了,老爷子还在为——自己殚精竭虑一辈子,差点没保住侯家;而这个只知吃喝玩乐的孙子,一个走运,站得比自己还高的事,耿耿于怀。

“爷爷,我是真没这天赋。”

侯元基痛苦地抱着脑袋:“我现在看见棋子就打瞌睡,您就饶了我吧。”

“你这没出息的小子,还好意思说。”

侯老爷子吹胡子瞪眼:“没点共同话题,你怎么当人心腹?”

这不争气的小子!

这不想学,那不想学。

谢璟辞和陆晚音现在身份还没完全暴露,还有机会。

等他们恢复身份,带领大军打回皇宫,全天下的人都绞尽脑汁的往他们身边挤。

这个除了活着啥都不会的孙子,还不被无数人替代?

“主子又不是这样的人。”

侯元基不满地抱着脑袋:“爷爷,我现在好歹也是个将军,您训斥我的时候能不能小点声。

要是被人听到了,那以后谁还听我的呀?”

“爷爷训孙子,谁敢说?”

侯老爷子一瞪眼:这“局你要是再输了,就给我抄祖训。”

他伸手就要去摸棋子,门外传来响亮的声音。

“报——”

侯元基眼睛一亮:“快请进,不不不,咱们还是出去说。”

他从来都没像现在这样觉得,底下人汇报的声音如此动听。

报信的士兵,莫名其妙地被侯元基拉了出去。

等他停了才敢继续说话:“将军,陛下有旨,命您即刻回京。”

“回京?”

侯元基一想就明白,估计是他最近送粮食的事,引得皇帝心理不平衡了。

“呵呵。”

他不屑地嗤笑一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懂不懂?你就随意敷衍两句,回去是不可能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