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明画卷(227)

作者:西木子 阅读记录

见仪华退后,谢氏像受了刺激一样,挣扎着要下榻拉仪华。

徐增寿急红了眼,回头焦急的叫道:“大姐,娘叫你呢!还是你来服侍娘用药吧!”

望着曾救自己于危难之中的徐增寿,这般脆弱的叫她,仪华心中不由一软,将小高熙交给常氏看着。她上前跪上脚踏,接过药碗,眼神复杂的看了谢氏好一会,又看了一眼殷切期盼望自己的徐增寿,才说:“娘,您病了,女儿伺候您喝药。”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

听到仪华叫“娘”,谢氏停止了挣扎,依言躺回了床塌。

那嬷嬷连忙放了一个靠枕过去,让谢氏靠在上面。

仪华拧起白釉勺子,舀起一小勺,吹了吹上面的热气,递到谢氏的嘴边:“娘,喝药。”

谢氏偏着头在枕间,嘴边绽放了一个温柔的笑容:“还是闺女好,知道孝顺娘。”说着,吃力的喝下汤药。

跪在仪华身边的徐增寿,见谢氏难受的皱眉,忙紧张的问:“娘,您怎么了?是不是太苦了?”

谢氏闻言又一笑:“你以为娘是你,每一次吃药都得哄上半天。”

徐增寿想起小时候,再次悲痛袭上心头,扭头无声的抹眼泪。

仪华回头看了一眼徐增寿,越发细心的服侍谢氏喝药。

一刻多钟后,谢氏安静的喝完药,心满意足的睡去。

那一天下午,谢氏一直拉着大女儿与小儿子的手没放开,苍老的面容上一直挂着安详的笑容。

到了晚间的时候,太医看了谢氏的情况,又听徐辉祖描述了病情,便说了几句文绉绉的话。简而言之,就是谢氏不愿意接受徐达逝去的事实,记忆回到了多年以前。让大家尽量顺着谢氏,最后尽为子女的孝道。

于是后面几天,仪华每日从王府来到魏园公宅,在谢氏身边服侍汤药。谢氏大概是因为仪华、徐增寿的伴在身边,精神也比前些日子好了。徐辉祖见了,犹豫好些天,终是愿生母安心的是,到底拉下脸面让仪华留在魏国公宅里。仪华没有迟疑的一口答应,当日就带着小高熙搬入了谢氏养病的小楼,与徐增寿随侍身边。

如此豪爽的答应,让徐辉祖很吃了一惊,仪华看在眼里,却什么也不说。

她会这样,倒不是什么善心之举。不过多多少少也怜惜谢氏的慈母心,但更多的却是为了徐增寿。同时,也算是卖了徐辉祖一个情面,并解了自身的麻烦,可以以伺候病入膏肓的谢氏为由,减少入宫请安的次数,避免遇到朱元章或招惹麻烦。

接下来的日子,仪华就深居简出的入住在明楼里。

每日除了在谢氏清醒的时候,服侍一二,就是与兄弟媳妇略做来往,教导小高熙。

在这样简单的日子里,有两件事让仪华分心注意了一下。

其一,是三月底蓝玉率师十五万,声势浩荡的向漠北进军。此事让仪华略惊,漠北经去年一仗,现在只剩残兵残将和北元皇室,这个时候谁去打仗,都是赢面极大建立功勋的时候。她没想到蓝玉居然挤掉了原本的主帅,率师远征。而另一则,是魏国公宅与太子府关系甚笃,往来亲密非同一般。期间,朱允炆还前来拜访过她,言谈间可见他与朱高炽关系不错。

第164章 恶五

日复一日的生活,过得很快、日子也就闪电似的过去,不知不觉之 间,又是一年端午。端午正值盛夏,暑气蒸腾不说.又多生病瘟.一向被古人视为恶五。五月初五这一天就更不吉利.因此又要饮雄黄酒,插艾人系彩 纸。

大清早晨,宫里就送了葛砂、纨扇、彩线、香囊等物什过来。仪 华打了赏钱谢了思,为应时节在头上戴了一朵石榴花.又给小高熙衣 襟上系了雄黄香囊、左譬上缠了五色彩线.母子两就下楼来到一楼正厅。

进去的时候,徐余三兄弟正在和太医商量什么.徐摩绪、徐增寿 两只眼睛红红的,就连不苟言笑的徐辉租也满面愁容。仪华知道是与谢氏有关.可谢氏最近不是精神极好.一天总能清醒 一两个时辰?

她心里思忖着,不过自队为是外人.这两月来都井僻开徐家之 事,所以与徐家三兄弟见过礼后.她就牵了小高熙往里屋走,等撩起湘纪竹帘时,隐约听到“回光返照”之类的字眼.随即进了里屋.便再 听不清楚了。

屋内燃着净空气的仓术、白芒、艾叶.墙壁上喷洒了雄黄酒、艾 茎酒、石灰水,整日弥漫的浓浓中药味被覆住了.让人呼吸不觉都顺畅 了些。童言元忌,小高熙一进来,就仰头对仪华道,“外婆这.不臭臭……”

小儿的声音又脆又响,再配上一副皱眉的小老头样.惹得日惭端 庄持重的常氏“嗤”的一声轻笑,又忙敛了笑容.将空药碗放在床头的 半边台上,迎上去:“王妃,您来了!母亲刚喝了药正念着您 呢.'

小高熙听谢氏醒了,忙丢开仪华的手.蹦蹦哒哒了过去,踩着脚 踏趴在床沅上,歪着脑袋咧嘴一笑:“外婆!”谢氏涣散的目光,随着声音凝胶于一起.看着小高熙慈爱的笑了。

仪华听到那脆生生的一声“外婆.不由地摇头一笑”她真没想 到,谢氏病倒后,一身戾气少了.人变得平和了.与高熙一起时就像 一对感情极好的粗孙两。心念间,与常氏走到了床榻前.仪华就见谢氏蜡黄的脸上.呈不正 常的红晕,精神也比前两日好了许多.不禁想起方才偶听得的话.看向 谢氏的目光多了几分深思。

这时,谢氏已喘息着笑道:“炽儿喜欢吃甜食,今儿正奸是端午. 我就和炽儿一起吃些角黍做早饭罢“”仪华抛开思绪,拧眉劝道:“母亲.角黍是糯米做的.究易积 食”话音刚落,小高熙已扭过身子.一脸儿的坚持道,“母妃,我就要 和外婆吃角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