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画卷(240)
手腕上柔嫩的肌肤,不堪粗心对待,手上不禁一个颤动,茶盏险些落地而碎。
仪华秀眉轻颦,不着痕迹的抽回发红的手腕,将茶盏往高几上一搁,指腹按在细腕处轻轻揉捏。
楚王妃粗心哪有发现,仍一个劲儿的追问道:“四嫂您说是不是啊?
四哥他天赋异禀!”
天赋异禀? 仪华揉捏的手指一滞,无端想起朱棣粗粝的手指,以及掌心下那层薄薄的死茧。
朱棣,他从不是天赋异禀,如今一身精湛的骑射,是他多年来不论酷暑寒冬,从不间断的勤练所获,一次次拉弓射箭,一次次反复射之,直至箭链发发入靶方休!而朱棡少负盛名,只是少年时的几年学射,却有如此精湛射技。
这般,若说起天赋异禀之人,晋王朱棡才是! “恩.'
这些仪华自不会相告,遂只含糊的应了一声便罢。
楚王妃对仪华的意见并不重视,只是需要一个附和的人而已,听见仪华吱应了一声,正要接着说什么,忽然猛抓住仪华的手腕,凑耳低叫:“四嫂,您快看!四哥往这边看了!”
这时一场烈风吹过,锦帐旌旗随风招摇不定,耳鬓碎发也吹得乱了,却不用手拨开眼前发丝,只是侧眸,避开飒飒秋风,目光顺势落在明黄耀眼处,一个似松苍劲的挺拔身影。
那道身影,背众人而立,身上黑袍绣金的光泽,在阳光下折射出轮轮垂光,明晃晃地让人无法直比。
仪华眨了眨眼,欲避开耀目的强光,却发现眼睛移不开一分一毫,只能与一道熟悉的目光凝胶一起。
远远地,朱棣刚硬的面庞逆了阳光,模模糊糊的看不清:但他双目如电,灼灼明亮的仿若阳光也失色。
这一刻,仪华想,朱棣心里是骄傲的,神情亦是骄傲,才会有堪比骄阳的夺目眸光。
相隔一丈之外的凝视,不待一念转过,一眼之交已过,朱棣巳转身阔步上前。
在转身的刹那,仪华似乎看见他嘴角扬起满意的弧线,她不禁一阵恍惚与迷感:方才那须臾的对视,她确定是朱棣有心为之,可这十余日同床异梦的相处,他为何对她满意一笑,又或这只是她看错而疑惑未解,场中又爆发一轮欢呼。
仪华定下心,不去想今日朱棣射技场上意气风发,只一边淡淡含笑的接受周边轴娌姑嫂的捧贺之词,一边望向御帐。
御帐之内,朱棣正双膝跪地,从朱元璋手里接过御弓金箭。
仪毕,朱棣将弓箭起身,朱元璋回龙椅坐下,朗声大笑,声如洪钟:“听凉国公(蓝玉)说起你在行宴射上,骑射本领了得,朕本还当他言不属实,没想到……”
摇头将了将胡须,心情大好道:“哈哈,是联小看你了,你在北平磨砺了这些年,也该能独当一面,给你下面的幼弟带个头!”
话音未尽,御帐内气氛陡然一凝。
立于一旁的朱棡反应最大,早在听见“独当一面”
时脸色大变,额头青筋暴凸,狭长的细目中阵阵怒火,想同以往一样立马进言,又想到上次派人行刺一事,巳让朱元障对他不满,万不能再面前草率行事。
一念转过,朱棡迅速敛去怒容,不敢流露出一星一点不满,反而笑着附和道:“父皇,四弟明年已届而立之年,当自立于世……”
只说到这,朱棡已说不下去。
他到底是跋扈惯得人,心里又本来气朱棣竞赛获胜,又可能即将独揽北平民、军、政大权,打破他作为诸位藩王实力之最的情形,当下便忍不住讥讽道:“倒也真是自立于世,四弟这还不到而立之年,骑射巳有大成,可愚兄到现在才知道,就连父皇也是从凉国公那知道的.'
听罢,朱棣心中冷笑,他素来不屑朱棡来朱元璋僵他,此时自然更不会理,一脸平静谦虚道:“三哥谬赞,此次多亏三哥承受,而愚弟不过是侥幸险胜.'
侥幸险胜?
五发全中额红,还是侥幸险胜?
分明是用来讥讽他!朱棡脸膛渐涨起紫红,箭袖下双拳紧握,眼看就要争锋相对,只听朱元璋抢先一步,道:“老四,你去开箭击锣吧,朕还等看你们场下围猎.'
“儿臣遵旨.'
先时,他心中亦是巨震,却唯恐流露出来,一直小心遏制情绪波动。
这会儿能暂离御帐,朱棣自是愿意,立刻便领旨而去。
说罢,转身即走。
朱元璋眯眼望着阳光下朱棣离去的背影,忽而转头,看向下昔个日特赐于蓝玉的坐席,笑道:“前两年,让你去冀州、燕山等营,可是让老四跟你学了不少,如今看倒是能出山了,晚些宫宴上,朕可得让他给你敬酒啊.'
蓝玉魁梧的身躯一僵,扭头望向朱元璋,双唇动了动,一宇未说,帐外已响起一声锣鸣,他循声看去__原来朱棣一箭射入,金锣应声坠地。
第174章 醉了
明初尚武之风甚浓,朝官贵胄大多热衷骑射。
今日围猎竞技虽以九 王为主,众人依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直至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才纷纷 勒僵而回。
骑射场之争,历来必有输赢,在众人只参与的情况下,九王 少不得一番龙争虎斗。
不过结果与住年无异,晋王虽射术败于燕王,围 猎却稳居第一,而众人以为的黑马燕王,也不过屈居第三,位于楚王之 晚上宫宴,作为主持射典的燕王,围猎斩获第一的晋王,二人自然 风光无限,俨然成了凯旋而归的蓝玉以外,另受众人追捧的对象。
犹 是燕王,雌伏多年,如今皇思渐浓,朝官贵胄多与结交,宴席上纷纷 举杯相邀,敬酒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