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明画卷(244)

作者:西木子 阅读记录

“不!檀儿你怎么了,可千万别吓母妃啊!皇上,檀儿他这是怎么了……”虽无皇后之名,却掌皇后之权的郭宁妃,此刻已仪态尽失,只顾跪坐在他唯一的儿子身旁哭喊,高髻上珠翠凤钗随着剧烈颤抖得身子晃动。

一旁还未脱稚气的鲁王妃,早已不见春风满面的傲色,只是六神无主的跪着,掩面低泣。

朱元璋看着阶下陡变的场面,一脸铁青的冲下龙椅,暴怒道:“哭什么?无知妇人!来人,宣太医!”

第176章 过了

不久前还是觥筹交错鼓吹喧阗,转眼间,却是人心惶惶骚动莫名。

烛火明耀的金殿内,没有一个人料想到,就在戒备森严的皇宫家宴上,统摄六宫的后宫之主,与今上唯一的一个儿子,竟然当场中毒昏迷!

今上,一位少为游僧,后推翻蒙元暴政,重建汉人政权的开国之君,在得知爱子身中剧毒的那一刻,他威严的面庞出现的不是作为慈父的担忧,而是一种发至内心深处的恐惧。但他终究是一位威武的帝王,即使他已届花甲之年,仍在众人发现之前,将那一刹的恐惧化作龙颜震怒与对整个皇室的担忧。

也在这时,朱元璋几乎立刻下令调集锦衣卫,严守金殿,不准任何人进出大殿。同时,将殿中侍候的宫人以及御厨诸人关押,严密看管盘查并召太医院众太医入殿,为殿中的皇室成员请平安脉。

“燕王妃,还情您随小的来。”一个面无表情的内侍走到仪华的身边,躬身道。

仪华方及起身,又来了一个白面太监走过来躲身道:“请楚王妃随小的来。”

闻言,与仪华同坐一席的楚王妃如惊弓之乌,霍地一下起身抓住仪华的衣袖,脸上尽无血色:“四嫂,你等一下,我们一起去。”不过寥寥数语,却带着不自然的颤抖。

见眼前这两名内侍无异议,仪华仅迟疑了一下,便向楚王妃点了点头。

一得回复,楚王妃几乎立刻上前,紧紧抓住仪华的手。

两手相握,手心里渗满了粘腻的汗。

楚王妃诧异的扭头,望着一脸平静镇定的仪华,瞠目道:“四嫂?”

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又怎么会不怕?仪华苦笑:“走吧。”

楚王妃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仪华,不再做声,与仪华沉默的随内侍走向西面的偏殿。

一路走过柔软的猩红地幔,眼前人影幢幢,叫不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却可以从他们看似平静的面孔上看见了同一种神色——害怕与戒备。

原来,这就是天家贵胄。

原来,这就是他生长的地方。

心念间,不觉走到了偏殿的入口,仪华蓦然回首,东面席次上仍然寻不见那抹熟悉的身影。

没来由地,仪华心里有几分忐忑,却理不清为了什么,她己迈步走进了西偏殿,身后两扇厚重的漆红雕花门也“嘭”的一声关上。

随即两名神色严肃的嬷嬷过来,将她和楚王妃分别引入一间屋子,如选秀女一样衣裳褪尽,由医女嬷嬷细细检查后,这才穿回衣裳走出屋子,由太医请平安脉、喝下那所谓的清姜汤。

一饮而尽,仪华放下只剩残计的药碗,就见楚王妃一脸羞愤的从对面的屋子走出来,等看见她已出来了,楚王妃忙要过来寻她说话,却被一名内侍抢先道:“燕王妃,燕王殿下正在后殿等您,请您随小的过去。”

朱棣最先被请入东偏殿,却一直没有见他出来,仪华到底是担心朱棣的情况,便只向这几日迅速攀起关系的楚王妃歉意的点了下头,快步随那内侍去了后殿。

后殿与正殿隔了一个院子,穿过大约数丈方圆的院子,便是后殿。

许是行布匆匆,未走上片刻,己到了后殿门外。

“启禀皇上,燕王妃到。”领路内侍尖细的嗓子在风雪肆虐的冬夜,阴森森的让人心颤。

未几,厚重的幔帘从里掀起,一个有几分熟悉的内侍站在门槛里,笑道:“燕王妃,您可来了,燕王等您许久了。”说着隔开帘子引仪华进去。

就在跨过朱红门槛的刹那,仪华猛然记起这内侍是徐达离世那年,随朱元璋探病的那位公公。

这令 她下意识的就要抬头,却听前方一个微带倦意的声音说:“老三,你们 两下去吧.'

,少时一男一女回道:“儿臣(臣媳)告退.'

稀疏平常的回答,却硬生生止了仪华抬头的念头,即使与晋王夫妻 擦身而过,她依然莫敢抬头,只快行碎步上前,旋即双膝跪地,匍匐拜 倒:“臣媳徐氏,参见皇上.'

话音落,久不闻上方之人回应,室内寂静无声。

仪华对朱元璋有一种莫名的惧怕,可能是目睹过他定下的残暴酷 刑,也可能是那一次被迫饮下毒药的阴影,总之此刻,她只感到朱元 璋打量的目光,如锥如刺如芒,扎入她每一根神经,让她呼吸停滞。

“父皇,大内戒备森严,贼人想要下手并不易。

儿臣以为可以从 鲁王府和十弟身边之人调查起,不定能找出解毒之药,让十弟早日脱离 危险.'

沉寂中,立在一旁的朱棣忽然说道。

朱元璋目中精光一闪,转头看了一眼朱棣,捋了捋虎须道:“但 愿如此.'

说罢,又看向仪华道:“起来吧.'

仪华依言起身,这才看见屋里的情形。

朱元璋毕竟年事已高,这会儿正搭了一条明黄色的褥子,半卧半 躺在一张罗汉床上,床头下还放着一个大火盆。

而朱棣和屋里唯一的 一名内侍,分别立在床尾床头两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