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画卷(341)
“啊一一”仪华猝然一惊,尖叫一声,一下从床上坐起。
“小姐!您怎么了?”阿秋手里抓着一只灯盏,赤着双脚跌跌撞撞地跑进来。
昏黄而摇曳的烛火下,是满头大汗的仪华。
阿秋心中惶然,赶紧放下灯盏,撩起两边烟云纱帐,凑到仪华跟前焦急问道:“小姐,您到底说句话呀!别吓奴婢了……”
仪华眨了眨双睫,眼里慢慢地有了焦距,微微侧目一看,正是一脸焦灼的阿秋。她扯了扯有些干涸的双唇,露了一丝安抚的笑容,道:“没事,可能是太热了!”
话音刚落,“咚一一咚!咚!咚”一慢三快地更声响起,已是四更天。
阿秋听到更声,咽下原要说的话,正待开口另道,宫门“啪啪啪”猛烈响起。
主仆二人一惊,面面相觑。
稍顷,仪华心神一敛,朝外扬声道:“去看是何人在敲宫门,立刻回报!”说时掀开丝被下塌。
随意穿了一件外裳,大步疾行至外间窗前,挑开湘妃竹帘一看,心跳瞬间加快,倘大的院子里数十名黑衣铁骑手持火把而立,一群内侍婢女惊恐地瑟缩在一旁。一看之下,仪华心中惊疑不定,忙有凝目细看而去,忽见众铁骑中为首之人是朱能,心下却是一喜:若朱能在的话,那朱棣不是也该回来了。
一念刚转过,熟悉的脚步声已至门口——真是朱棣!
仪华猛然转身,同一瞬,门帘霍然掀开,是朱棣。
朱棣阔步上前,近一米他脚下停驻,定定地看着神色惊诧的仪华,目中流连缠锦之色一闪而逝,只余一目凛冽的机锋:“阿姝,父王病卒。”
今上驾崩了?!
上月才下旨令朱棣备御开平,不过短短一月的时间就病卒了!
而朱元璋一旦不在,维系皇太孙与藩王之间的纽带即断,皇权与王权的平衡就将打破!
仪华倒吸一口气,震惊难言:“皇上宾天,您突然回来……是要……是要……”
朱棣沉默地点头,微抿薄唇道:“父皇宾天,我要带熙儿三兄弟上京奔丧,你带着明儿守好北平。”
仪华望着朱棣黑亮的双眸,恍惚间有一种看见森山野林里,嗜血野兽兴奋的眸子。她定了定心神,略动了下双唇,想着要说什么,却又不知能说些什么一一这世间百行孝为先,难道她还能阻止朱棣父子为今上送终?
再则上京已成必然,不是她能予以阻止。
天子宾天,丧礼繁琐费时,不逾数月下葬,乃不合礼仪规范之举。然而这数月之久.藩王纷纷奔丧至京师,在十数个手握重兵的藩王心里,他们如何愿意臣服于一个子侄辈的少年之下,这便将乱!
乱,却是朱棣之机!
如今这个契机在眼前,朱棣要争分夺秒抢下这个契机,以完成他的抱负他的野心。于她又何苦再自欺欺人,以为朱棣真是甘愿放弃这天下权势、至尊之位?支持,作为妻子,她只能支持……
仪华双手紧握,竭力压下心中翻诵的思潮,一步步走向朱棣,覆上他粗糙的大掌,强抑下泪水仰头笑道:“王爷,一路平安,臣妾在北平等着您和熙儿他们归来。”
朱棣不语,目光深深地看着仪华,手掌一翻重重地握住仪华的手,旋即一松转身即走。
手上的温度缓缓捎失,仪华一动不动地立在原地,直到再也感觉不到手上的温度,她全身一绷,随即追了出去。
步出正殿,灯火惶惶地院中已不见朱棣身影,仪华四下一望,见一直随侍朱棣身边的马三宝,立即唤道:“王爷呢?还有世子他们可告知要上京的事?”
马三宝一一答道:“王爷已经去府前堂了。世子府有人通知,小的这是在等二位王子出来。”
真是这般急!
仪华按着隐隐作痛的太阳穴,向燃着黄黄烛火的东偏殿扫了一眼,忙遣了马三宝下去,就赶紧向熙儿、燧儿住地东偏殿行去,方走上东偏殿的廊庞,不经意却见廊庞一端的红柱后,竟然是怀抱宁儿的余菡。
脚下一顿,定睛看去,四目相对。
“王妃……”余菡满脸泪水,目光哀痛。
第二百四十九章 是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何况有近两年的情谊。
仪华改变去路,转足向余菡走去。
看见仪华向她走来,余菡一下如惊弓之鸟,慌乱不已:“王妃,我不是置您的话如无物,只是……只是希望宁儿着一眼她的父亲,真的,就远远地看一眼…”说着话已是泣不成声,只是紧紧抱住睡眼惺松的小女儿。
仪华听得心中酸楚无比,同为母亲,若她的孩子从出生起就为见过他的父亲,那种痛她无法想象。
“把宁儿给我。”离开在即,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仪华伸手抱过宁儿。
余菡怔然,愣愣地看着仪华抱过宁儿向院中走去,她脑中紧绷的那根弦终于“嘣”地一下断开,脚上再无一点儿力气,软软的跪瘫在地上:“王妃……”仰头望着仪华走去的身影,已是泪水千行,话语凝噎。
不是没听见身后缨婴的哭声,仪华心下一叹,低头亲了亲宁儿柔嫩的脸颊,步入火光通明的院中。
一路向正对宫门的朱能行去,所过之处,昂首站立的铁骑纷纷垂首。
行至两步之遥,仪华蓦地止步,摒去那一丝不自在,她定然地望着朱能:“朱将军。”
已届而立之年的朱能,肩膀不再是少年一般单薄,他宽厚的肩膀在仪华轻唤声中明显一震。
“属下在!”沉默片刻,朱能回身抱拳一礼,低垂的面上着不清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