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君AA(314)+番外

作者: 末果 阅读记录

守在门外的嬷嬷太监大惊失色,张罗救火,却无人进去救人。

她大惊之下,上前施救,惊动守卫。

就在这时,见平阳公主带着人匆匆而来,见人就杀。

她听说过平阳公主疼爱小公主,由此可见,她是前来搭救小公主的,果然见有人冲进末央宫救人。

故意挨了一刀,趴在地上装死,乘无人注意之时,滚入身边树丛,隐藏起来。

守在末央宫外的人,转眼被平阳公主的人杀了干净,尸体被丢入大火。

火势虽然未能被控制,峻言和小公主却被从火里抬出。

他们出来时,峻言是以一种保护的姿势,将小常乐紧紧护在怀中。

峻言的头发,手臂,后背被烧得难辩完肤,

两小好不容易被人分开,峻言一动不动,看不出生死。

小公主只得肩膀和手臂被烧损,但双目紧闭,面色泛青,唇角噙着一丝墨黑的血迹。

平阳公主抱着小公主,失声痛哭。

长宁从小在宫中,看得出小常乐是被毒杀,再看全无动静的弟弟,只道他已遭不幸。

心痛如绞,怎么也没想不到他对他的小妻子竟不离不弃,情深至此。

后来见平阳将峻言装入一个木箱中,差人送走。

平阳公主在末央宫中葬下小公主,又从灰烬中扒出一具小太监的尸体,放入本该属于驸马的坟中。

峻宣觉得事有蹊跷,等平阳离开,仍从暗道潜出宫,暗中查探,竟查不到丝毫线索。

峻言如同在人间的化去。

她身上有伤,又连日奔波,终于支撑不住,逃回斋堂养伤。

心想,秋千是峻言为小常乐所架,如果他在世,说不定会回来这里。

然而她一等几个月,峻言全无音讯。

直到舅舅传召,她才不得不回了南朝。

后来传闻平阳的女儿兴宁,向西越女皇讨要了封号,改兴宁为常乐。

接着便在此封地建府。

这时距那场大火已经事隔三年。

总觉得这件事,另有蹊跷,于是偷偷潜入婉城。

月夜下,她看见秋千旁的白衣少年,整个心都悬了起来。

一时间忘了顾虑,急奔出去,低唤出声,“言弟。”

她分明看见少年身体一僵,但当他转过脸,她却怔了。

面前的少年,如同被磨去光润表皮的珍珠,沉暗无光。

与她记忆中灵秀无匹的二弟辩若两人。

少年看了她半晌,却一垂眼,淡淡的道:“姑娘认错人了。”

说完转身就走。

“别走。”她抢上前,向他的手臂抓去,他侧身避开。

然就这么一动,长宁发现他的左手臂,一直垂着,没做过一点动弹,想起三年前被从火堆里抬出来的峻言。

左边肩膀和胳膊被烧得不成样子。

鼻子一酸,泪涌了上来,“你忘了娘和弟弟们怎么死的?她死了,难道你就要跟着她去死。”

他默了不答,只看眼前的秋千。

“就算你天天看着这秋千,她也活不回来。”她强忍着,不让泪滑下。

少年死水般的眼,终于涌了涌,半晌才道:“就是不能忘,才想你好好的活下去。你已是南朝的公主,不要再来。”

峻宣明白,无论她和峻言谁的身份暴露,都只有一个死。

她不怕死,但母亲和弟弟们的仇不能不报。

“斋堂的人,是你遣走的?”

“是。”

“你可知道,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如果在哪里认出你,只要多上一句嘴,你的性命就不保。”

“死过两回的人,何必在意再多几回?皇姐走吧,就当我已经死了。”他笑了,那笑却入不了他的眼,淡淡的。

十三岁的少年,却心如死水……

她看着他离开,从此姐弟形同陌路。

母亲和幼弟被迫害而死,他却这么龟缩着活下去,她又如何甘心。

第二天她再来,那秋千已经不在。

她找人照着记忆一模一样的重做出来,好在那对铃铛本是寻常百姓之物,随处可买,秋千做出来挂上后,与原来那架也没什么不同。

以后秋千三个月一换,即便是她不来,也会派人前来更换秋千。

因为她知道,只要他看见这个秋千,就会想起死去的小妻子,对过往的一切仇恨,就不会淡去。

她不容他淡去,总有一天,他得站出来,与她一起,将那些人赋予他们的痛苦,加倍的还回去。

那些久封的过往一一浮上长宁脑海,恨得咬牙,握着围栏的手,别断了长甲。

深吸了口气,看向无忧,她真象极了言弟死去的小妻子,“你刚才也说过,无人知道他是谁,无法控制,你认为该如何做才能牵制于他?”

“我派个人给你,他行动的时候,就通知这个人上阵。”

无忧垂下眼睑,虽然不该这么做,但只有这个办法。

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动,可以收发自如,万一鬼面当真不能动,她顶多也是在长宁那儿得不到,她想要的答案。

※※※

很多亲说没看明白人物关系,我把细心读者们整理出来的关系谱发上来,和大家共享,其实如果大家不明白的,可以多看书评,多发评,会有意外收获的。

这是宝妈整理的:

首先是关于无忧和常乐的:当初王妃和女皇同时怀孕,王妃因为有遗传基因,其实怀的是双胞胎,而双胞胎在皇家是不被允许的,一定要死一个。

而女皇,生下来的是个死胎,正好,王妃有2个,就抱走了无忧,留下了常乐,至于无忧和常乐谁是天女,众人都认为常乐是天女。(这里也是有疑惑的,如果我是女皇,我就把天女抱走,这点还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