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288)+番外
翌日清晨,院里事定,慧珠又恢复如常的前去正院请安。一路人行来,过往奴仆亦如往昔的下跪行礼,只是恭敬中带着讨好,又是惧怕,比之掌府时,似乎还要得人攀附。
慧珠偏关思索片刻,微微挑眉。小然子机灵,见状,忙靠近几步,附耳说道:“自爷为了宝莲格格落水一事,大发怒气,让年李二位福晋禁了足,又重罚了三夫人,于是他们。。。”话道一半,已不言而喻,慧珠却轻蹙起眉头,小然子觑了神色,又继续道:“主子放心,宝莲格格耳疾的事,无谣言传出。”
说着话,不多时便到了正院上门,彼此见过礼后,慧珠在侧位坐定,对着正面空空如也的两方座椅,不觉自嘲,李氏、年氏同时被禁足,倒让晨安的氛围大变,就是她也微感怪异,稍有不惯。
正想着,只见和宋氏扯着闲话的乌喇那拉氏朝她看来,眉眼间带着几许轻愁道:“钮祜禄妹妹,这才几日,你就清减了许多。这钮祜禄府时逢白事,宝莲她又遇到了意外,现在还缠连病榻,真不知如何是好,妹妹可得放宽心。”
慧珠淡淡一笑,顺着话道:“谢福晋关心,家母逝去,宝儿又在病中,妾想带着宝儿去别的庄静养,又想为家母念佛些时日,却是难于宽心。”乌喇那拉氏似深思道:“爷也和我提过,让妹妹带着宝莲去静养些时日,也顺便散散心,不知。。。唔,妹妹,离京城不远的一处,有个香火尚可的寺庙,庙宇那还有处宅子,不如就让人买下来,让妹妹去那散散心。”
慧珠面上一喜,好似未见众人讶异的神色,起身向乌喇那拉氏一拜道:“谢福晋体恤,还请福晋恩准,妾带着宝莲去那静养些时日。”乌喇那拉氏双目 微凛,随即又温和笑道:“妹妹好福气,能去那远离尘嚣的古朴之地静养。好了,就依妹妹所言,好好带着宝莲养病,早日康复回府。”众人附和。
(看见月票200了,咕。。。谢谢,后天月票加更,…………_)
本章完
第203章 慧娘
请过安后,耿氏、安氏左右相伴于慧珠一周离开正院,路途一半,安氏屈身告辞,耿氏从安氏离开的地方移回视线,轻语道:“您带宝莲格格前往郊外偏僻野地,短时之类必是不得回府,那地苦寒,不如让婢妾求得福晋,一路随侍于您。”
闻言,慧珠驻足回头,上下盯视片刻,忽然展颜笑道:“弘历要留在府中,弘昼亦在府中,若你随我同去,谁又 悉心照料他哥俩呢”耿氏面上闪过犹豫挣扎,继而定下主意,语带坚定道:“弘昼也十余过半,不是那离不开母亲之人,且他要上书房习课,每日也已延长两个多时辰在宫,在府里的时间并不多,不需婢妾贴身照料。倒是您离开时日将不短,还是让妾服侍您前往。”
慧珠扶在小然子手臂上,前挪几步,然后停下,背对耿氏道:“你守着你的一亩三分地,是出不了什么事的。我也知你一翻好心,我心领就是,你留在府里比陪我同去更有利,毕竟弘历哥俩日常生活起居,你还要多方打理。若是府里真有事情发生,给一辽的文总管递信,他自会通知于我。”
耿氏吃惊的望向慧珠,好一会方咽下惊异,恢复如常道:“谢钮祜禄福晋指点。”慧珠回首道:“你好几日没见宝莲了吧,今晌午就在我院子里用食,再看看宝莲。”耿氏上前至慧珠身旁道:“那今晌午就去您那叨扰了。”说罢,二人一面闲话家常,一面相携回院。
几日收拾打理,很快就过,到了四月二十八日晨间,慧珠便趁着请安的时候,向乌喇那拉氏言了启程。乌喇那拉氏见端午将至,于是和众人纷纷言语相劝,让慧珠母女过了端午再行,但慧珠想着端午过了,日间暑热难耐,还不如早些去了乡间的好。遂第二日清早,就让二十六名侍卫护行,薜陈二位太医随行医治,并让小然子、小娟、荣嬷嬷、阿杏四人侍候前往。
庭院里连总管福贵在内,共六十四口人,伺候慧珠母女二人自是绰绰有余。而这总管福贵是从宫里出来的,也是有眼色心细之人,那是将慧珠母女俩的日常生活打理的舒舒服服,一些旁枝末叶也是样样精细到极点,比起宫里得势的贵人娘娘的精致生活都要强上几分。
慧珠母女在乡间庭院里过着舒适惬意的小日子,不用去应付府里的一切人情世故,也不用一言一行都在算计了再算计而为。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恣意悠哉,每日不是逛着院子,或是绣楼玩耍,就在带上侍卫丫鬟去乡间蹋青游乐,喜得宝莲日日笑声不离口,耳残一病许是因得心情愉悦,诊疗效果是异常的好,短短三个月右耳已能听见不小响声,薜在医更是断言,初秋时节,宝莲右耳必能恢复正常。
宝莲耳疾渐渐好转,慧珠自是比谁都高兴,看着年幼的女儿自来了这乡间庭院,开心的时候比起在府里多得多,心里愈发感谢胤真安排的这一切。就是连她见着了这乡间原野,朴素的庄户人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整个人也是豁然开朗,只觉心胸也为之开阔了,竟隐隐觅得十几年前的心境,不在拘泥于方寸之地的后宅内院,可谓是此次之行的意外收获。
此时已是七月中旬,因过了初七小署,就是全年最热的三伏。慧珠怕响午日头灼人,便在轻晓时分,天还未热之际,命福贵收拾了几身殷实庄户夏裳,让小然子、小娟和两名侍卫装扮的小厮随扈,带着宝莲又支了离庭院二十里外的小村子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