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300)+番外
听后,慧珠有些陌生的看着眼前的俊贤,至在他眼底寻到关切之意,才屯生愧疚,心里也不由暗自嘲讽,对着自个儿看着长大的幼弟,她居然还心存。。。
摇摇头,慧珠不愿多想,敛了心思,便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弘历今年都十二了,又在万岁爷身边,旁人亲近不了,他自己也是晓事的。”俊贤听了这话,心里大抵是信了慧珠的说辞,不由失笑道:“小时候,额娘常叹,阿姐在王府生活处处需谨慎,现在知事了,见现在京里局势不定,各大亲王府又异常流动,想着阿姐在王府里身处高位,危机...唔,中奴。。。不,是弟弟过于忧心。”
慧珠一笑置之,另问道:“再过一年,你也该谋事了,可是有过打算,是继续外放,还是?”俊贤严肃道:“阿玛年迈,家里重担落在大哥身上,弟心有愧。这后,弟打算就在京里任职,一是照顾阿玛,二是索桌洛氏有喜了。”慧珠大喜,看着一脸娇羞的索桌洛很为他们高兴,这桌洛氏进府多年,只生育一女,能在多年后又有了身子,对钮祜禄府来说却是大喜,毕竟凌柱和俊贤都盼着嫡孙嫡子的出世。
于是后面,慧珠是拉着索桌洛细细的过问了生活起居,又让福贵取了许多妇人有身子时进补的食材,至晚间,留过钣后,方派了侍卫护送俊贤夫妻二人回城。
是夜,盥濑毕,慧珠宽衣就寝,闭目睡眠时,想起下午俊贤的话,心里对随侍人选微有定段,年、安二人皆有可能,其中年氏机会更大些,只是不知年氏可是舍得尚在襁褓中的稚子?
心念间,睡意渐渐迷蒙,至意识沉寂之际,一个念头划过,无论她二人谁去随侍,于弘历无碍,于她也就无碍,何况作于四皇子、雍亲王的胤真,没有年安二人随侍,也会有其他人随侍.
(惊讶,居然月票过了300,没想过的哈...咕....这章啊,就过渡,过渡..)
第211章 目送
一转次日,慧珠睁眼醒来,唤小娟服侍起身,一会儿,听见悉悉的声音响 起,以为是小娟打了洗脸水进来,一看来人却是阿杏领着三个丫环伺候,便问:“小娟呢?”阿杏福了个身道:“绢姐姐,去绣房那边了,正和针线嬷嬷赶活计,估摸着再一个来时辰,就能把言子新做的那件果绿色夹衣掐了牙。”回话时,已蹲下身子,伺候慧珠穿鞋下榻。
慧珠纳闷道:“作何这么赶?”阿杏抿嘴笑道:“今日是佛诞,早上天刚亮的时候,爷就派了人传话,已时正(10点)大概就要过来,让主子准备下,陪爷进香。所以娟姐姐想赶在爷过来前,好让主子能穿上那件夹衣。”
听后,慧珠当下无语,想起昨夜翻来覆去想的事,更是对好生妆扮了自个儿,只为迎合胤真提不起兴致,府里有年轻貌美的安氏摆着,她就是怎么收拾打扮也比不过的,何况她也根本不喜如此作为过逢迎任何人。
不过,这些话慧珠自是不会说出口的,又加之她昨夜入睡的晚,今早便贪了睡,因此睡的久了些 .倒有些头疼,人也恹恹的没开腔,就由着阿杏服侍她盥漱梳妆。
梳洗毕,小娟挑帘进来,见慧珠正让阿杏拿着把镜在后,对着梳妆台看头上的发髻,忙将手里的衣裳递给身旁的小丫环,顺手接过把镜,凑身笑道:“阿杏这丫头手上活计越发巧了,尤其是挑的这只白玉蝴蝶簪子,恰好配了衣裳摆上的彩蝶。到时主子这一身打扮,就是弘历阿哥站在身边,也只会说您们是姐弟,谁看出是母女呢。”
慧珠从镜子中见小娟一副眉开眼笑的样,只差没大张旗鼓的喊道:“胤真要来了”不由没好气的哼了一声。随即又想到胤真一月未来,小娟,小然子背地里暗自着急,但怎么说也是为了她,也就全做不知,坐起身,任小娟为她穿上那件簇新的琵琶襟果绿色绣花蝶纹半长夹衣,下身系白绿色长裙,裙摆下方镶阔栏,又换了双白色绣鞋,方收失踪妥当出了外间。
上房里,宝莲由荣嬷嬷一旁侍候着用食,荣嬷嬷一见慧珠进屋,先是怔了下,忙快步上前请安道:“主子,今天这身装扮看着新颖,可是要带着格格趁佛诞热闹,出去走走。”宝莲一扣,小脸蛋上光彩熠熠,拉着慧珠就道:“宝儿要去,宝儿要出去。”
慧珠含笑看着女儿,点头应了,也坐下来用早饭。可低头一瞥,就见自个儿这身着装,蹙了蹙眉头,她心里是存了几分顾忌的眼看也快三十了,这身打拆毁有些汉味不说,还不衬她的年龄,就像初成亲的小妇人打扮似她,想着胤真到时候见到必是要沉脸不悦的。一翻计较后,慧珠寻思着等用了饭,还是回房里换了好,免得招了训斥。
一时,母女二人边说边笑的用着早饭,忽见小然子跑了进来,打了个千儿笑禀道:“主子,爷过来了。”话语刚落,胤真带着小禄子就进了屋来。
慧珠放下碗筷,迎上前去请安,就着宝莲也噌噌几下,跑到胤真跟前行礼请安。
过了礼,胤真上位坐着,看了眼食桌上的吃食,冷眼扫向慧珠:“现在都什么时辰,你们才食早饭?难道这些个奴才都由着你们。”一屋子下人忙跪地俯首,慧珠是坐不下去了,只好起身解释道:“今日时辰是有些晚了,都快已时一刻了。昨日妾娘家内弟来了的,所以今起来晚了,平时最迟也不过辰时。”
胤真当着下人面,也得给慧珠留脸面,对此算是接受了慧珠的说辞,便想接着话儿问几句俊贤的事,只是刚一抬头,就注意到慧珠一身装扮,不由细细的端视了一番,却是越看面上越黑,直接将手里的茶盏合上搁置了,又打量了半响,沉声问道:“你何时做了这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