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324)+番外
慧珠明白乌拉那拉氏的意思,德妃病危是一回事,可德妃口里至今都呓语不止,辱骂胤真不仁不孝。若是让外人听了去,无疑会成了胤真政敌皇八弟胤禩他们的一党的把柄。思及此,慧珠再次看了眼已陷入自己为自己设下心魔的德妃,叹了口气,撇过头,劝慰了乌拉那拉氏几句,就和乌拉那拉氏亲历亲为的照料起德妃。
当日午后,胤真摆驾前来,进了永和宫正殿,见慧珠侍立一旁,目光一顿,复又一至陈太医身上,问道:“太后她的情况怎么样?”陈太医上前回话,却语焉不详,半晌未道格所以然,胤真顿怒,抚掌一拍,吐字道:“说!”(本段由百度在清朝的生活吧睡莲手打)
陈太医心神一惧,哆嗦道:“回皇上,太后娘娘她已成日薄西山之兆,昨日所吐得便是那心头血。”言毕,忙不迭磕头道:“奴才该死,无法再医治太后娘娘。”胤真沉默良久,闭眼道:“她还有多少时日?”
陈太医震惊的抬头,不解胤真声音为何如此平静,好一会儿,方才打了个冷颤,不确定的道:"最多两月光景。”闻言,胤真霍得起身,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径自往内堂走,至门栏处,又停下来,头也不回的道:“陈太医能多几日就多几日,尽量减轻她的病痛。”陈太医应声,胤真又道:“皇后,曦妃,太后就有劳你们相陪了。”吩咐毕,胤真方进了内堂看德妃。
随后的日子,乌喇那拉氏何慧珠照就衣不解带的悉心照顾德妃。胤真也总会坐在寝房沉默的看着昏迷中的德妃,那个时候,乌喇那拉氏便会带着众人在外间候着,任由德妃,胤真母子单独相处。
同时,也是这个时候,二十年来,慧珠头一次深切的体会到德妃,胤真的母子情,尽管有一次送药进寝房的时候,见到的是德妃抓着胤真的手叫“胤媜”而胤真也是由德妃如此的那刻,虽有遗憾,但里面流露出来的脉脉温情却不容置疑。
胤真心里是有德妃这个额娘的若是德妃将用在允提身上的关爱,分给胤真哪怕一星半点,也许,也只是也许,她母子二人,或是母子三人也不
会照成今天这个悲剧。
时常夜里,慧珠还会忍不住的想,前些年,德妃对胤真是有为母心的,可为什么自今却变了样,那么又到底是何事让德妃对胤真升起这般大
的怨念,甚至不惜会了胤真?
然,不管慧珠如何的理解不了德妃的作为想法,还是德妃是受了如何细心的医治照料,德妃的生命仍在一点一点的流逝。后至五月二十二这
日,已是弥留之际。
是夜,永和宫内灯火煌煌,亮如白昼,德妃在众人的目光下昏迷不醒,到丑刻(深夜一点至三点)德妃转醒,似乎回光返照般,全身来了力气,干涸的双
手向床外延伸,又一次抓住了床榻旁胤真叫喊道:"胤祯,额娘的祯儿,你是不是进宫来见额娘了?"胤真不言不语的仍由德妃死死的拽住,忍受着德
妃希冀的打量,最终想起了陈太医的话,沉重的闭眼应道:“是,额娘,儿子胤祯回宫看您了”
慧珠瞪大双目,不敢相信她耳里所听到了.胤真居然甘愿做了皇十四弟胤祯的替身。摇摇头,慧珠看着德妃一脸慈爱的抚摸着胤真的脸,口里却
不停的叫着“祯儿,我的儿子”。心里一涩,在理智回笼的前一刻,冲到榻前,含着一丝激动道:“他不是胤祯,您好好看,他是您的长子,
第一个儿子啊,曾经的四皇子,当今的皇上----胤真!”
本章完
第227章 心结
“胤真”二字的尾音似乎还在室内回响激荡,慧珠却已彻底懵了,她刚才做了些什么?是对着皇太后大呼小叫?还是胆敢直呼皇帝的名讳?
慧珠张了张口,嘴皮僵硬的嚅动,可最终也只能发出一个嘶哑的单音节,便再无一字蹦出。
相对于慧珠的沉默,屋室内更是寂静无声,一旁侍立的众人无不屏气凝神,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胤真眯着眼睑,看着眼前六神无主的慧珠,那一瞬间,波澜不惊的深瞳里澜着别样的波动。慧珠未察觉到胤真的异样,眼珠子慌神的转溜着,心下也不停的翻转思索着,在背脊又一次渗出一丝细汗时,只听噗通一声,慧珠已双膝重重的跪在了厚实的红木脚踏上,也顾不得膝盖处的疼痛,累声请罪道:“臣妾该死!臣妾该死!”
胤真浓黑的剑眉微含怒气的向上挑着,紧抿的薄唇却向下咧着,看着慧珠叩首惶恐的样子,眼皮微不可察的跳动了几下,似在强制抑着某种一触即发的情绪。
乌喇那拉氏率先回过醒,目光在胤真、慧珠上溜转了两眼,随即快步上前,一下跪在地上,求情道:“皇上,喜妃一时情急,才口无遮拦。她本意也是为了太后与皇上的母子亲情啊,请皇上不要怪罪喜妃。”
众人被眼前急转的一幕引了神,视线齐刷刷的落在了胤真、乌喇那拉氏、慧珠三人身上,却没发现躺在床上的德妃正艰难的坐起身,一张布满皱纹的脸难掩激动,垂死的双目迸身出希冀的这光,无力垂吊的双手颤微微的往外伸,激切难抑的话语脱出口内:“胤真,我的真儿,你回到额娘身边了,娘娘把你还给我了……?
德妃的话如夏日雷击重重的砸上了胤真,只见胤真全身一僵,一贯面无表情的面庞出现了一丝裂缝,一时间,慧珠也不知该如何形容胤真此时的表情,是激动,是欣喜,是不可置信,是胆怯害怕,还是一种深切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