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生活(368)+番外
子一命处理。
一旁耿氏仔细听着,待慧珠交代清楚了,方不解的问道:“娘娘您这是?”慧珠对上耿氏迷惑的眼光,打着团扇道:“昨日太医向本宫回禀了
年妃的情况,说她再养上三五日就可出病。便想着年妃落水的事,本宫怎么说也亏欠一些情面,这便决定在她病愈的当天设宴牡丹亭,一来庆
祝年妃康泰,二来这众姐妹也可以一起聚聚。”
耿氏了然的点头,夸了几句慧珠想的周到的话,又就着年妃养病的事儿说道:“现在都七月间,年妃娘娘自初五那日落水后,这病情反反复复
竟将小小的风寒之症给拖了二月,实在是……”说着,一面打着团扇一面惋惜的摇头,好一会儿,不知想起合适,往几上凑前了身子,声音低
了几分道:“娘娘也是知道年妃娘娘和宁嫔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就是两年前分宫室的时候,宁嫔耿氏放弃了一宫主位的份例,去了翊坤宫的
后院正殿住,便可见一斑。”
一语毕,间慧珠摇着扇子侧耳听着,于是接着说道:“可是自八阿哥被宁嫔代为抚养后,她们的关系可不似从前了。尽管每日宁嫔都带着八阿
哥去看年妃娘娘,可年妃娘娘却不领情,直接让宁嫔在榻前跪了一个时辰,后面才说忘了让人起来。”顿了顿,耿氏好似一副理解的模样叹道:“也是,八阿哥当着年妃娘娘的面唤宁嫔为额娘,年妃娘娘不解气的说上几句也是平
常......只是把自个儿给气着了,咳嗽了几声,竞咳出了血来。”
慧珠一面听着,至耿氏说完,抬首一眼就见耿氏眼里闪过一抹嘲讽的快光,不由细想这番话来,的确有些讽刺,十来年的绑成一团,却在
孩子利益面前,毫不犹豫的撕破脸来。说起来,也确实不能怪年氏,年氏四个孩子如今只剩一个,福惠自生下来武氏就在旁宠着他,现在年氏
卧病不起,福惠自是与武氏更亲昵些,年氏眼红也属正常。
二人一时语休,各自心下唏嘘不已,却忽闻外间脚步声极重的响起,下要喝问了来人,就见竹帘一掀,去而复返的小然子一脸掩不住的惊
讶神情,慌慌张张的跑到跟前急道:“主子丨,宫里传来噩耗了,皇长孙永坤猝死!”
闻言,二人俱都大惊,慧珠猛地从凉炕上站起,呢呢不信道:“永坤真的病重,原来他真的是病重......”耿氏堪堪回过味儿,不禁重复
道:“居然是皇长孙......永坤猝死......”
慧珠从耿氏口里再次听见“永坤”二字,心底掠过一片惊然,目光有些涣散的看向小然子,哆嗦着嘴唇道:“皇上......他可知道了皇长
子永坤他...他...”话道一半,却难以再言。小然子一急,忙接口道:“皇长孙猝死的事,万岁爷还不知道,奴才是路上遇见传信的人
,这才急忙回来禀得主子。”
慧珠耳里嗡嗡作响,那日她将永坤病重一事只当儿戏来看的想法,不断地在脑海里响遍,她却只能呆呆的站在原地,吞咽着这个突如其来
的噩耗。
过了多久,许是片刻,许是更久,慧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道:“既然皇上还不知道,本宫亲自去给皇上说。”说完,也末顾得上耿氏
奇怪的目光,带着小然子匆匆寻了胤慎去。
第257章 假死
这厢慧珠心慌意乱地赶到胤真住的院子,却被告知他人在水阁,当下她恨不得插上对翅膀,一下子飞到水阁,幸好水阁离此处不远,兜兜转转一会儿,远远便见黄甲的侍卫、蓝衣的宫监、绿裳的宫娥簇拥在一方朱红镂空的水上长廊。
欲近反情怯,临至水阁入口,慧珠心下那股焦急的火焰瞬间熄灭,她踌躇不前的望着不远处时有飞鸟掠水,拂面柳枝摇曳的水阁呆愣怔住。
这时,位于池水中央的水阁撩起一方竹帘,小禄子抬袖半遮了遮曝晒的日头,眯眼一看,果然瞧见隐在假山后的慧珠主仆,忙迈步朝假山走了过去;拂尘一甩,向慧珠打了个千儿,做出侧身相邀的姿势道:“熹妃娘娘,皇上宣您入内。”慧珠此时犹如受惊的鸟雀,惊异的倒抽口气,方颔首应了。
随之进了水阁,只见漆红临水的两处栏杆放着一张紫檀木椭圆形美人榻,靠榻尾一边并设有两张紫檀平角条桌,一个上面放着酒盏杯持、时果糕点,一个上面放着茶笼等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此时,两名俏丽的宫娥正用着风炉煮茶,壶嘴放出腾腾上升的热气白烟。
看到这,慧珠不禁神游的想起胤真于饮茶一事曾说过的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饮茶他向来是一丝不苟,即使是盛暑时节,也要喝滚烫的茶水,市场对她惯饮的各色花茶凉茶嗤之以鼻。
“熹妃给朕递茶过来。”冷不丁正歇倚在美人榻上,闭目假寐的胤真如突然开口。慧珠“呀”了一声,旋即回过神,忙从宫娥手中接过用青瓷盖碗,及至榻前,双手奉上。
胤真掀开双目,捧过茶水啜饮一口,舒服的喟叹口气,又挥手摒退水阁内的宫人,方正眼看了慧珠道:“你为何事找朕?若是永堔的事大可不必,朕已经知道了。”听言,慧珠神经一绷,不可置信的看着一脸平静的胤真,想也没想,直接脱口而出道:“永珅当初病重,臣妾只是顺口提了一句,若是当时能重视些,您就去看了,也许……永珅也不会了……”说到后面,已是黯然无声。
胤真深幽的瞳仁划过一丝诧异,却又极快的带出一抹意料之中的神思,无奈溢出一声极短的叹息:“永珅猝死与你无关,你毋须心怀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