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骄(120)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晦暗了。
两个仆妇正在前厅堂外的廊檐下撑杆上灯,见到甄柔来先是一愣,没想到少夫人居然来前院了,旋即纷纷停下动作,欠身行礼。
甄柔颔首,知道这两个仆妇,应该正是留下的那两个。
一眼瞥过,甄柔抬头四望。
虽然第二进和第三进这一前一后的院子格局一样,却到底不是同一个院落。
甄柔立于庭院中,忍不住深吸口气,感觉空气似乎都有一分不同。
半个月了,她半个月没出过后院的方寸之地。
只在这时,张伯从东厢的书房出来,见到甄柔,随即在廊下垂首躬身立定,“少夫人,您来了,公子正在书房等您。”
甄柔收回四望的目光,闻声回头,向张伯温和地点了点头。
无论如何,她初来时,张伯对她确实很热情,只是接连发生了姜媪的那番话,以及曹劲的搬走,张伯才对她冷淡了下来,但到底从不失恭敬态度。
如是,转身拾阶而上,走入书房。
张伯从外关上了门扉。
对于曹劲的书房,甄柔很熟悉。
在曹劲养伤的那一个月里,她经常亲自让侍女端了午饭,送到这里。
这间书房很大,是由东厢的三间并排的屋舍打通。
内设隔断,将书房一分为二。
隔断右侧是两间屋舍的大小,正对面的墙边是五层高的大书架,放满了一堆堆一累累的简牍。
犹记一个多月前第一次踏进书房时,看见这一墙五层高、堆满了简牍的大书架,她很是震惊了一番。
有道是天下之人,多常以貌取人。她非圣人,自然不能免俗。是以,见曹劲与时下饱读诗书的士子,无论气质外貌委实太过不一样,便总不自觉地忽略他乃公主之子,以为他只是一个孔武有力的沙场武夫。
到底第一印象常难改变,当时也不由怀疑过这一架子简牍,许只是摆设而已,却见不少简牍乃翻阅过,正半打开散在架子上。
如此,且不论曹劲看得是哪类书籍,至少可断定他应该是善阅读之人。
除了正对门的一排靠墙大书架,西墙下还设有一案一榻。中央的空地上则另外散发着数张坐榻。在曹劲养伤期间,隔三差五便有熊傲等人入院拜见,这几张坐塌想来是为他们准备。
而隔断的左侧是一间间屋舍大小的面积,里面设有床榻,可供休息。曹劲便是在这里住了半个月。
此时,书房已经掌灯了。
曹劲着身家居的深灰色常服,跪坐于西墙下的坐榻上。
他的前方是一长案,上置油灯、三四卷简牍,以及一份展开平铺在案上的简牍。
“夫君。”甄柔踏进书房,见曹劲坐在案前,她转身过去,就是欠身一礼。
曹劲正目视于案前的简牍,听到久违的柔美声音,他几不可查的一怔,旋即不悦地皱了皱眉,但抬起头时,却是面无表情,尔后淡漠道:“坐。”
言简意赅。
毕竟曾有过那样的肌肤之亲。
可以说,那种成年后的亲昵程度,如今便是生身母亲也不能匹及。
本该已极是熟悉了,却不知是曹劲的神情声音都太过冷漠,还是本就才熟悉上的男女,突然半月不见,所以才生出一种陌生感来?
甄柔摒去这股陌生感,在中央散放的几张原木坐塌中,择了一张背墙离曹劲最近的坐塌坐下,便直接了当道:“不知夫君唤我来,有何事吩咐?”
这是甄柔和曹劲一个多月的赶路,以及一个月的照料伤情所摸索出来的,曹劲喜欢直来直往,她便也随他的习惯,开始了开门见山地说话。
听到甄柔直接开问,曹劲也不含糊,拿着面前摊开的简牍站起,绕过长案,来到甄柔跟前。
“你先看。”
曹劲将简牍递给甄柔,便走到窗下负手而立。
第一百零八章 发现
难道是阿姐的消息?
甄柔接过简牍的一刹,脑中闪过这个念头。
她看了一眼立在窗下的曹劲,忙低头展开简牍一看,只见瘦劲清峻的四字——“阿兄台启”首先跃入眼中。
心中急切随之一淡,甄柔快速将简牍阅览一遍,目光落在最后的署名上——弟,叔初。
曹劲胞弟名昕,曹昕。
昕,意为明亮,黎明。
初昕,有旭日之意,太阳初升起,蕴含蓬勃的生命张力。
伯仲叔季,不与卞夫人所出的二公子排序,曹劲直接字仲策,其胞弟自然紧随其后择“叔”为字。
此署名一看,便知是指曹劲的胞弟曹昕。
听说曹昕身体不好,他的名与字都暗含朝阳之意,看来身体确实不好。
来信说他正在五十里外的北山庄园修养,如果曹劲执意来接他回府过年,望曹劲将她带上同往,一来交流比府中自在,一来也可顺道祭拜阳平公主。
如若信中所述,难怪曹劲会在事隔半个月之后主动找她,原来是因其胞弟曹昕所言。
看来曹劲极其看重手足之情,但仅限阳平公主所出。
先是为了曹勋以身涉险,现在又为了曹昕不惜主动找她。
甄柔握着曹昕的来信,心中暗忖道。
曹劲则估计甄柔差不多该看完了,他转回身,看向甄柔,便是直接吩咐道:“你收拾一下,明日上午出发,大约六七日回府。”
一贯的发号施令口吻,却听得甄柔眉头直蹙。
曹劲目光锐利,察觉出甄柔的不愿。
这显然是极其不给面子的行为,毕竟半月前才那样拒绝过他,但曹劲并未生气,他只是眼睛微眯,看着甄柔问了一声,“怎么?你有其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