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461)
“你还给我带了礼?”杨玉环好奇道。
李长安示意冯初娘把包裹放下,笑道:“嗯,给你带了礼。”
“怎么忽然想起给我送礼来了?”杨玉环葱白的手指捻起一枚果子塞入口中。
“我要离开长安城了,走之前来看看你。”李长安轻描淡写道。
杨玉环目中流露出一丝失落:“你又要走……这次去哪?”
李长安沉默片刻,缓缓道:“兴许是剑南。”
“可是我那个没用的堂兄又把这事推给了你?”杨玉环柳眉横竖。
杨玉环也知道一些朝中事情,先前李林甫还活着时便要让杨国忠去剑南打仗,杨国忠离开长安城之前还特意入宫来求她,求她在李隆基耳边多吹吹耳边风,早点把他弄回来。
“与他无关。”提到杨国忠,李长安语气有些冷淡。
杨玉环叹了口气,托住了腮:“罢了,能出去也是好事,长安城没什么值得待的,你本就不是个能耐得住的性子。”
二人又说了一会话,都是李长安诉说,杨玉环安静听着。李长安走南闯北有太多精彩的故事能说了,杨玉环嘴里则是除了李隆基就是她的几个姐姐,不外乎听了什么曲子看了什么歌舞。
杨玉环听的极认真,目中异彩连连,李长安停下她还意犹未止。
“下次你再回来,再把剑南那边的事情讲给我听吧。”杨玉环依依不舍拉着李长安。
李长安笑笑没说话,她拉着冯初娘,目光郑重看着杨玉环:“我这次来还有最要紧的一件事要告诉你。”
察觉到李长安的严肃,杨玉环也不禁直了直身体,端正了脸色。
“玉环,倘若有一日你离开了长安城,到时候她会来找你,你一定要跟着她走。”李长安轻声道。
第215章
杨玉环这才认真看向这个被李长安拉着的女郎。
相貌不算丑,可放在宫中就实在只能算平常了,宫中哪怕是一个寻常婢女也都是百里挑一精挑细选出来的清秀美人。不过通身的气派沉稳,手上还带着一层厚茧,不像是婢女,倒像是侍卫头子。
“她叫冯初娘,是跟了我许多年的心腹,我离开长安城后,她会一直待在寿安公主府暂代公主府军务。”李长安道。
冯初娘,是从漳县就跟着她的人,后来自己把重心转移到了洛阳,冯初娘也就跟着她到了洛阳,如今李长安要离开长安城了,她就把冯初娘调了过来。
冯初娘出身虽只是农家女,资质也只是平平,可十分勤奋刻苦,为人也踏实忠诚。十年前李长安为了培养自己的基层小吏在漳县设立了寿安学堂,她是第一批入学的人,因着实在缺人手,所以第一批人只培训了半年就被安排去安置流民了。
从那开始冯初娘渐渐冒了头,她不是李泌和李明锦那样天资卓绝,什么事情只要一上手就能做的完美的天才。可她很能吃苦,把张九龄和李长安撰写的经验手册翻来覆去的学,每次任务都做的比其他人要好一点,洛阳水患的时候,因着她做事稳妥张九龄便派她主管救灾粮食运输,她也做得很好,就从那个时候入了李长安的眼。
李长安又让冯初娘做了几回事情,冯初娘都完成得不错,于是后来又让冯初娘进入军伍历练了两年,跟着她四处剿匪……如今李长安又把冯初娘调到了长安。
“玉环,往后几年长安城的形势兴许会不太安稳。”李长安攥着杨玉环的手道。
杨玉环心猛然跳了一下,被李长安严肃的语气影响的有些坐立不安。
“长安城的形势能有什么变化呢。”杨玉环俏脸发白,不自觉攥紧了李长安的手。
她喃喃道:“圣人虽说年纪大了,可身体却还硬朗……”
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有皇子想要政变了,毕竟长安城这百年来每次发生动乱都是因为政变。
李长安看着杨玉环苍白的脸,心里不禁软了软,语气也软了几分:“无碍,还有我呢。”
杨玉环担心又有什么用呢?只要李隆基还在长安城,杨贵妃就哪也去不了。李隆基离开长安城后,杨玉环才有机会离开他。
“罢了,我担忧再多也没用。”杨玉环也想到了自己的处境,轻叹了一声。
贵妃风光无限,可终究也只是攀附在帝王身上的一颗菟丝花罢了。
倒不如安心享受富贵,反正只要李隆基还掌权,她就是贵妃,倘若真有政变,最着急的人也必定是李隆基。
杨玉环面上又恢复了红润,依然是艳若桃李,她伸出葱白的手指轻轻戳了戳李长安的额头,嗔道:“你这小东西,净会吓我。”
忽然杨玉环像是发现了新奇一样凑近了李长安,抬手摸了摸李长安的脸颊:“长安,你怎么脸红了?”
“啊,我想起来了。”杨玉环故意拉长了声音,又把一张芙蓉面凑的离李长安更近了一些。
她想起来李长安小时候就爱盯着她看了。
“我见犹怜?”杨玉环一双水眸笑盈盈看着李长安打趣道。
李长安也笑了:“玉环笑起来胜过三月之花,我见了便喜欢。只是我见犹怜这个词寓意不好,李势女国破家亡,为桓温所迫,生死不由己,玉环日后莫在提此词了。”
看着时辰不早了,李长安就起身告辞,杨玉环一路把她送到殿前才依依不舍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