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160)

作者: 圆月柚子 阅读记录

前段时间,她们在方仙儿的协助下,已经成功把麦子初步伺候好了。

不得不说,你方仙儿就是你方仙儿,给的法子都神异得很,都不用等到秋日收获,就能看见明显效果。

当麦子分蘖后,老人一数那分株,全都笑开了怀!

再一看那株苗的状态,也是青翠喜人,生机勃勃。只要后面小心些,按方仙儿的指点精耕细作,科学勤快地布施水肥,及时处理病虫害,今年肯定会有好收成的!

说到水源,她们如今在山中种地,临着源源不断的山泉,反倒是不那么忧心地旱的事了。

大家伙还曾好奇过,为何之前天是旱的,山里这股泉水却没像河水那样干掉,成了她们的救命泉。

后来从方仙儿那终于得到了解释。

会干掉的山泉,基本都是地表水,层浅,经不起耗。

但像她们遇到的这种,大概是从地下涌上地表的,藏得深,储水量也高,就不容易干。

盛珺说完后,还忍不住在心里感慨,村人们的运气是真的很好了。

大伙听了,也成功收获了一个新知识点。

原来不仅是地面有水,深深地下也可能藏着水呢!

盛珺就说,日后她们要是出山生活的话,或许也可以打井开发一下地下水,这样就不用看老天脸色吃饭了。

扯完有的没的,重新说回种地。

小麦这边暂时没太多要动手的活计,及时追肥补水,偶尔中耕松土,仔细盯着株苗的状态就行。

眼看又离清明近了一截,接下来她们要做的,就是为种豆和山药做准备。

之前给种豆选好的耕地,土色比麦地更深些。

有位老人说,以他的经验来看,土色深的地方肥力或许会更好。

来到地里,一伙人抄起家伙,又开始了风风火火的翻地环节。

只是,这次没干几天,她们就从方仙儿那里得了个噩耗。

方仙儿说,这块地方不太行,土质太酸了。

村人们听完又难受又困惑,因为她们并不能理解土壤酸碱的概念。

一听是土酸,李家老头还偷偷捏了一小撮土,放进嘴里尝了下,疑惑道:

“这吃着好像也不酸呐,又咸又腥,土粒子还磨舌头得很!”

李婆子见状,急得咣咣两拳猛捣在他背上:“磨个屁!你这根老舌头到能尝出甚么?一天净瞎逞能!方仙儿都说过别吃脏东西,你还往嘴里塞,赶紧把土吐出来!”

李老汉抱头鼠窜:“哎呦,我那不是脑袋迷糊了的嘛,我这就吐!”

一场闹剧结束,大伙又对着酸土地发起愁来。

已经干了好几日,几块地都被翻好一半了,期间辛苦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要再找其它地方的话,重新开荒翻地得费多大劲啊,只是想想,她们嘴角都急出燎泡了。

一群人丧着脸,求到了方仙儿跟前,请它支招。

盛珺见状,自然是帮忙想办法。

她之前说土质不行,绝不是空口无凭。

记得是某天,枣儿无意中提了嘴土壤颜色深的事,她给听进去了。

本以为是像黑土地那样的好地方,但后来查了查,就发现还有其它可能。

农事就是大事。

出于谨慎,盛珺就让枣儿抓了捧土来,这回一看,就发现那土也不是黑深色的,竟然发红。

赶忙把土塞进肚子里,让系统一分析,果然发现问题,原来这土是酸度超标了啊!

如今,看着满脸焦急的村人。

盛珺查完资料后,很快出声安抚道:

“别急,这事还有余地。我这里有些办法,你们拿去试试,应该可以把地救回来。”

第72章

改良酸性土壤,眼下能用上的就是草木灰和熟石灰。

草木灰很好得到,功效也丰富,除了中和土地酸碱度外,还能当肥料使,好处多多。

而石灰就要花些心思,从特定的岩石中提取。

石灰这东西有生熟之分。

在现代,生石灰大家都不陌生,生活里经常会用到,可以消毒用。而熟石灰则是由生石灰转变来的,不仅含碱,用在地里还能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两者之间,也只有它能用在地里。

虽然草木灰与熟石灰都是碱性物质,但具体该用哪种还得看土壤的情况。

对盛珺来说,分析土壤不算什么难事。

因为她手握系统,之前在吃土的时候,就得到了较为细致的数据。

像枣儿她们遇到的这块地,氧化锌含量高,有机物也不多,酸性较强。草木灰的话,属于弱碱性改良剂,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不比熟石灰有效果。

虽然石灰这种东西,烧制起来耗费功夫。但也可以借这个机会,让古人们多烧点生石灰囤着,日后杀菌消毒啥的都能用上呢。

盛珺很快把这事一说,顺道提了嘴草木灰的功效。

大家伙听了,先是感慨一句,草木灰可真是万能的灰,啥情况都能用上!

然后就都开始好奇那提炼石灰的法子。

盛珺翻了翻资料,很快找到一个荒野求生视频,内容就是教人如何在简陋的条件下烧出石灰来。

大概扫了一眼过程,得先用泥土搭个烧炉出来。整体看着,与搭建炭窑有许多相似之处。

对有烧炭经验的古人们来说,应该不算太难。

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费时间和燃料,估计得源源不断地烧个整天才行。

盛珺将情况一说。

李婆子忙道:“只累一天,压根不费劲儿!总比我们重新找地开荒轻省万倍!”

盛珺一听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