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221)
这种方法需要给井底埋火药,然后引爆,再让人把炸碎的煤渣煤块背出来。
相当于省了一个人力手工挖凿的过程,这样可以省出不少时间。
他们之前就做出了炸药。
而且这个煤矿所在的位置,离其它县城很远,就是产生较大的动静,应当也不会引起主意。
条件已经有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方仙儿说,这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危险,得要谨慎注意才行。
他们自然也见识过那火药的厉害,便找地方做了些小型的实验。
火药的用量从少到多,先挖浅坑,爆破一些石头练手。
等实验多次,把相关技术掌握得差不多了,就正式开工。
县城蒸蒸日上。
煤矿也建设得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深山这边。
因为走了不少人,盛珺久违地感到了清静。
虽然大半的孩子仍留在这里,信鸽也不断带信飞回来,李婆子她们总会按时念信给她听。
但盛珺却觉得,自己年纪轻轻的,好像就享受到了孤寡老人的待遇。
好在,枣儿她们最新传回来的信里说,城里水泥路已经开始铺了。
她很快就能派遣两只进城,暗搓搓参与大家的生活了。
那就再小小忍受一下吧!
“咕咕咕!”
这次,李婆子念完信后,空中忽然又响起了鸽子的叫声。
她抬头眯起眼睛道:“是韦家的飞奴过来了。”
韦家商队早就回来,开春才会走。
入冬以后,枣儿她们都在县城忙活,韦家那边也在做工,顺便筹备过年的事。
两边都忙,只偶尔才会问候对方,这段时间几乎没有见面过。
李婆子召下飞奴,从它身上的小信筒中拆出一个小纸卷来,展开一看。
盛珺见状,也立刻竖起耳朵。
然后就听李婆子说道:“咦?这次不是普通的问候,说是他们那边有件事想找咱们出谋划策。”
第99章
说出谋划策也不准确,这更像是盟友间的求助。
韦家来信说,因为商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名号也响了许多,隐隐鸡汤在县令跟前挂上了名。
近来,韦十八便得了县令寿辰的请帖,五日后就要赴宴。
他有些摸不清县令的意思,不知道对方是瞧见了利益,也想跟着分一杯羹。
还是单纯看重他们,想提供一个建交情的机会。
如果是前者。韦十八说心里没底,想和枣儿她们提前商讨一下这事的对策。
就算要分利出去,也有不同的分法,他们总不能白白付出,总得将好处吃够才行。
若是后者的话,韦十八就打算带枣儿她们同去,一起混个面熟。
不管哪种,他们肯定都得做两手准备。而且还要考虑到寿礼的问题。
总而言之,这寿宴的事与两边人都有联系。韦十八不可能自己做主,就给她们递信询问。
当然,如果枣儿她们实在不想掺和这些事的话,他就自己拿主意了。
不过也希望最后得了什么结果,大家都能有个心理准备。
韦十八说得细致,接下来就看枣儿她们怎么想。
盛珺听完,暗道幸亏大伙去县城扩充了地盘,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了更多的出路和经济来源。
只能说在这个朝代,手中无权,生活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端看眼下,韦家那边刚起来一点,就有了被人分羹的可能……
如果那个县令真要好处,韦家肯定拒绝不了,毕竟一村人都要在县里生活呢。
枣儿她们当然也可以劝元宝村的人迁到这边来,但在这个节骨眼不太合适,大伙正在县里苟发育呢,低调才是硬道理。
唉,只希望那县令是个好的吧,别太贪了,少给大家添点堵。
这边,李婆子不知盛珺想法,面色凝重地捧着信。
她肯定不能替全村做主。
刘二山他们这会儿已经带着物资离开了,今日不会再过来。
李婆子抬手唤来飞奴,将韦家的字条原封不动装回它的身上,让它去给枣儿她们送信。
傍晚,回信到了。
信中说,大伙得了消息,就在县里商量好了对策。
不过,枣儿和其他人都走不开,不能赴约。
只有铁柱把县里富户的合作谈妥了,如今零食生意也都迈上正轨。最近两天,他稍微空闲下来,这次就让他当代表去韦家谈事。
正好铁柱和韦家人也熟。
事情就这么定下。
次日一早,铁柱就背着简单的行囊,跟着刘二山的运输队伍回来了。
稍微歇了会儿脚,他就被几人送到了山另一端的元宝村口,独自进村。
许久没来这边,铁柱很快发现村里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是村里的房屋大多重新修缮了一遍,修得更漂亮结实了。
路上遇到与他打招呼的人,也都换上了簇新的衣服。
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是洪武有力的。
看那一张张脸,俱是面色润红,带着喜意,眼角下意识带着笑。
想来赚到钱以后,元宝村的人生活也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见他们过得好,铁柱心里也很高兴极了。
脚步轻快,一路走到韦十八家门口,铁柱意识到这里的变化反而是最小的。
仔细想了想也是,韦家之前屋院就建得不错,没什么翻修必要。
听见铁柱的声音,韦十八和韦老根很快迎出来,韦平安也跟在最后。
这次他们祖孙三代倒是来得齐全。
“韦阿爷,韦叔,平安!最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