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242)

作者: 圆月柚子 阅读记录

过了许久,他才开口道:“若不是你们前来,眠崇早就是死城一座。我已经听说了,大半的人都活了下来。眠崇人的命是被你们挨个救活的……”

县令说着,慢慢环视四周,看着眼前暖融融的帐篷,还有帐中冒热气的火炉,感受着空气中传来的阵阵饭香。

他闭了闭眼睛,嘴角却不自觉勾出一个笑:“所以,日后眠崇也不会再认旁人,只认它的救命恩人。”

秋娘心里一松,听出对方这是投诚的意思,比想象中的还要快。

眠崇县令是个聪明人,交流也不费力,这样很好。

不过看对方的样子,估计也是被之前求助无门的处境伤到了,心灰意冷,才会这样决绝果断吧。

也好,这样她们也能知道,后面该拿什么态度对待眠崇。

自己人有自己人的相处方法,手段不会那么强硬。

秋娘笑道:“那县令大人就好好休息罢。等你好起来了,我们就一起重建眠崇。”

县令忙道:“某担不起大人的称呼,你直接唤我程顺便可。”

他将姿态摆得很低。

秋娘却摇了摇头:“程县令做得很好,百姓们也一直在为你说话。以后你别辜负大家的期望就是。”

她们要忙的事情也多,眠崇这边还是先让程县令管,不过在一些政策上肯定得随兴和。

说完这话,秋娘就要抬脚走出帐篷。

程县令连忙叫住她:“主事请留步!”他听旁人都是这么叫秋娘的。

秋娘驻足,疑惑地看回来。

“我之前召集过几家大户,一起包了两处庄子养鸡鸭,育禽苗。想等开春后组织百姓们来养,也好多个进项。只是,冬日里修缮完城中的房屋后,再修鸡舍似乎就有些晚了,没能修好,那些鸡鸭估计也没养住。趁着它们冻死不久还能吃肉,主事可以尽数搬走。”

“说起来,那农庄上还留着人,附近的村庄也……”程顺的声音越说越小。

秋娘闻言有些惊讶,没想到那农庄竟是县令带人弄起来的。

不过她也听出来了,程县令是想求她们去救周围的村民,又觉得麻烦她们,心中不好意思,才将那些鸡鸭肉举在前面顶着说。

秋娘忍不住笑道:“程县令心系民生,我们自然也不会让你失望。时至今日,眠崇周边的村庄已有大半获救,你不必为此忧心。”

“说来也巧,今日我们正好找到了那养鸡鸭的农庄。你猜得不错,鸡鸭的确被冻死大半,但也有一部分活了下来。”

“我本想着要找农庄的主人,交换一些鸡苗去养,如今看来可以省些功夫了。”

程县令一听,立刻放下心来,道:“真是太好了,多谢你们,多谢你们肯过来,也多谢你们这样无私地救人!至于那些鸡鸭,无论死活,请你随意取用。”

比起对方在救助中付出的人力与物力,以及四处救人的大义来说,鸡鸭倒又算得了什么。

“不必客气,这都是我们该做的。”秋娘道。

得了程县令的准话,她很快走出帐篷,要去处理那些鸡鸭。

活着的鸡鸭苗可以先养着,冻死的就得赶快吃。

说起来,正常的杀禽步骤都得先放血。

那些冻死的鸡鸭,血都凝在肉里,口味恐怕不会很好。不过,怎么说都是实打实的肉,也是稀罕东西。

一部分可以运回兴和县犒劳百姓,剩下的就给眠崇人补身子吃吧。

秋娘很快安排下去,叫人去搬鸡鸭来。

盛珺通过两只得知这件事后,就让它在地上画出了两个字给秋娘作提示:调料。

秋娘立马悟了。

和运送物资的马车说,再拉补给时,可以带少许调料过来。烹饪前处理鸡鸭时,用上一些,可以去腥遮味,味道就会好上许多。

这样就不浪费肉了。

包括运到兴和县的那批鸡鸭也可以如此处理。

其实除了调料,盛珺还想到一种做鸡肉的办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裹上方便面粉做炸鸡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眼下两个县城都没有充足的油水,眠崇还全是病号。算了,就这么吃吧!

鸡鸭用处多多。

除了吃肉,秋娘还组织恢复的病患们帮忙,把鸡鸭毛都扒了下来。

鸡毛可以做肥料或者饰品等等,鸭毛则是在保暖上很有奇效。

秋娘转述了方仙儿教的一种方法。

大伙听话照做,很快把鸭毛上的绒和大毛分开,清洗过烘干,缝进了衣服里,穿上就和薄棉衣一般暖和。

不过,单纯把衣服缝起来,毛就会乱跑,甚至团在一起。

方仙儿那边很快又出了个主意。

让大家在衣服上缝出一小块一小块的菱格,把绒毛均匀地圈在格中,这样绒毛就跑不掉了。

做出来的款式也很新奇,穿身上还挺好看。

这样的衣服被称作“羽绒衣”。

兴和县的棉花堪堪够用,肯定无法分到眠崇来,眼下这些羽绒衣就解决了不少问题。

因为条件受限,这种羽绒衣肯定与盛珺在现代见过的有差别。

御寒效果倒是还行,但经常会有跑毛钻毛的情况发生。

好在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

有几位婶子靠着精湛的技艺,在走线上做了一些设计,缝了特殊细密的针脚,跑毛就没那么频繁了。而且菱格周围也像是做了专门的刺绣工艺,在盛珺看来相当时髦。

在这一刻,古今人类的审美达成了统一。

无数鸭毛被发到眠崇的百姓手中。

大伙在休息之余就做些活,给自己缝制羽绒衣穿,抗寒能力就提上去了,出门活动也不怕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