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38)

作者: 圆月柚子 阅读记录

这活一看工作量就不小,还细致,也不知费神挖了多久,才弄出这么一条道来。

但看木头有些陈旧了,这地道的存在很久远也说不定?

或许不是他们亲自挖的?

洞道两侧的地上还摆放着不少杂物,各种样式规格的木箱筐子都有,想来这条道除了过人,还是个囤放东西的地方。

大牛忍不住有些困惑,这么重要的地道,对方怎么会拿来收钱带人进城呢?

万一他们把这里泄露出去,损失可不是区区几块饼糊干就能弥补的。

想不通其中关窍,大牛并不知道他俩是走这条地道的第一批外人,能进来都是托了压缩饼干的福气,纯属意外。

他只能认为对方是艺高人胆大,有足够硬的手段,不怕这种事儿。

很快,三人就来到了一处奇特的关卡。

这里与之前的宽阔不同,顶上支撑的木质结构更加精细,顶也更低,需要稍微猫下腰才能过去。

杵生停下脚步,转头跟二人解释道:“这是到城墙根下面了,为了不毁地基,避免墙体塌掉,只能多费些心思做支撑,辛苦你们弯腰进去。”

大牛听了,心里又冒出几分惊叹。

他们这次运气真不错,能找到这样厉害的人帮忙,救出西娘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等过了城墙根儿,往里又走了好一会儿,这地洞终于看到了头。

杵生将火把插进一旁的洞壁,从附近的地面拾起一把木梯,在洞的尽头架好梯子,灵巧地爬上去,伸出手,屈起食指节,按三急两缓的规律敲击顶上的木板。

没过多久,顶上的板子就被掀开了。

杵生对上面的人说道:“石叔让我带了两个人进来,你们帮忙接应一下,等会儿上去我再细说!”

交代完话,他就跳下来,示意大牛他们踩梯子上去:“你们先上,我来把火一灭!”

“麻烦你了!”

大牛说着就要爬梯子,被李发宗拽到了一边:“我先上。”

他没多解释,三两步就抢先上了梯子。

大牛却知道他是心中谨慎,为了防着上面出事,才把自己护在后面。

“上来吧,小心点儿爬!”

再次听见李发宗的声音,大牛应了一声,也跟着爬出洞了。

第23章

等从洞里探出头,大牛借着昏暗的火光,看到这里似乎是间废弃的破庙。

周围一堆乞丐模样的人正新奇地看着他,有大有小。

大牛被盯得不好意思,赶紧从洞里爬出来,转头俯身去看洞里杵生的情况,还殷勤地伸手将后者拉了上来。

“谢了。”杵生莫名地看了他一眼,道了声谢。

回到地面以后,杵生蹲下身,先将洞口的木板盖好,又将杂草铺上去,这才重新站起来,跟周围人交代了情况。

倒也没细讲,只说是石叔同意的,与大牛他们做了交易,帮忙提供住处,再给他们打探些消息,就可以换到一些吃食。

一听是石叔表态过的事,这些人就没继续问了。

一个年轻儿郎说道:“进城这事,夜里行动更方便。但打听消息的话,还是等白天再说吧。”

大牛有些好奇他们打听消息的法子,但也不好多问。

他忽然想起什么,开口道:“我记得石叔说过,打听不同人家消息的价格也不一样?”

杵生一拍脑袋:“哦对,是有这回事!都忘了问,你们到底要打听哪户人家?”

大牛说了自己知道的事:“是家姓张的富户,主家一直没有孩子,似乎在城东住着?”

周围忽然有个小孩叫道:“我晓得了,你说的是张媒婆他家!”

大牛困惑道:“张媒婆?”

这怎么听都觉得不像啊!

那小孩道:“你是不知道,那张家老爷脸上长了个又黑又大的媒婆痣,我们就私下喊他张媒婆了!”

原来如此。

李发宗听了,又问:“听你们的意思,应该是对这家人有些了解?”

大牛也忍不住看向那小孩。

小孩摆了摆手:“还好,我们也没刻意打听过他家的事,不过那张媒婆的媳妇儿,特别喜欢看黑指演杂技!”

他口中的黑指也是个小孩儿,不过没在这里。

大牛猜测,他们这群人估计有好几个据点藏身。

杵生似乎也知道张家,想了想说道:“你们运气好,如果是打听他家的消息,也不是太难,就算你十二块饼糊干如何?”

十二块,也就是三小包。

大牛和李发宗对了下眼神,点头道:“可以,我们具体是要找一个女人的消息,那人现在就在张家。”

杵生说:“行,那就这么定下。”

大牛从衣服里摸出几个小纸包,数出六块包好,递过去:“还是老规矩,先给你一半吧,等打听到眉目了再给另一半。”

“行!”杵生看着纸包眼都直了,很快就接过了东西。

大牛悄悄留心了一下周围人的动静,并没有什么异样。

不怪他警惕,毕竟他们现在就站在人家的老窝里。对方老实规矩的态度,也让两人心里更加放心。

杵生顶着四周一众期待的眼神,恋恋不舍收起纸包,说:“想来你们都吃过东西,今晚就不吃它了,明儿醒了再说吧。”

大牛提醒一句:“你们这么多人,可以考虑拿三块出来煮一锅糊分着吃,这样就够一顿了。”

杵生惊讶道:“三块煮开就够我们所有人吃一顿?”

大牛笑着点头。

他们成天倒腾吃的,已经吃出经验了。

不过煮开分着吃的话,并没有一个人吃那么顶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