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47)
对方露出诧异的眼神。
铁柱连忙解释道:“实在对不住,我这个兄弟嗓子坏了,说话也发不出声……”
“这样啊,那你们还挺不容易的。”男人信以为真,露出同情的表情。
他默默将铜钱收回怀里:“也对,现在消息可比钱实用多了,那我就说些我知道的事吧。”
“我们的确是从县里来的,这会儿里面情况很不好,如果不是必要,劝你们干脆别过去了。先不说别的,只进城这事,一人就得先交五十文。”
“一人五十文??”铁柱的魂都快吓出来了。
“唉,是啊。”男人叹了口气,“对了,如果你们没钱进去,最好也别在城门跟前久待,免得被人抓走当苦力。”
“这么吓人?”
“对,你们是不知道,县衙那群驴养的东西,一天净做些没理的事!”
“前些日子,那衙役的头目还绑走了一个在书肆帮人抄书的书生,说是要让他做自家的女婿呢!你说这事干的,和山里的匪人有什么分别?”
“那书生长得忒俊,在我们那片很有名气,一般人都喊他宋小郎君,落入贼窝也是可惜了。”
男人语气遗憾地说完,忽然想到什么,赶忙叮嘱:“对了,这事儿没几个人知道,你们可别随便往外说啊!”
要叫狗头目得知是他走漏的风声,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
铁柱使劲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们肯定不说!”
枣儿对书生并不感冒,开口问起正事:“城里的富户张家,几位大哥知道多少?”
“不多。”男人开口说了一些,可惜都是她们也知道的事。
又问了些别的,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枣儿她们就告别三人,继续往县城的方向去了。
走在路上,想到县城的乱象,两人心里都在发冷。
“枣儿姐,我爹和大牛不会已经被抓去当苦力了吧?”
铁柱苦着脸说,“他俩又没钱进城,这么久都不回来,还能到哪儿去?”
枣儿心里的猜测也差不多,但总不好顺着铁柱说,便安慰道:“说不定没被抓,只是在城门附近待着呢?听刚那几人的口风,县里也不是天天抓人的!”
铁柱点点头:“也是,那就等过去再看吧。”
因为心里急,两人腿上也走得飞快,没多会儿就看见了城门。
枣儿扫了眼周围的状况:“这附近还有些人,咱们先找一遍,看看你爹他们在不在里面。”
“行!”
两人很快挨个找寻起来,因为怕被当成歹人,引起别人警觉,她俩的动作都很小心,并不惹眼。
等所有人都找遍了,也没有任何收获。
铁柱抹了下眼睛,眼圈泛红:“这下可好,我姑没救出来,连我爹也搭进去了!我老李家的祖宗到底造过什么孽,咋就这么倒霉啊!”
枣儿心里也沉甸甸的,相处这么久,发宗叔就像是她自家长辈,大牛也跟她亲弟没两样。
看了眼天,已经到了正午,枣儿把铁柱拽到远处,摸出块饼干递给他:“先吃,吃饱了咱们再想法子!”
铁柱却没有伸手去接:“对不住,枣儿姐,我这会儿是真的吃不下……”
枣儿也没强迫他,自己慢慢吃起来,边吃边转着脑子,思考接下来该咋办。
刚起了个头绪,她的肩膀就忽然被人拍了一把。
枣儿一惊,饼干渣差点呛在嗓子眼里。
她慌忙转过头,发现是个面生的中年男人。
枣儿立马拉着铁柱后撤两步,将手里的饼干也掩到了后面,警惕地问道:“大哥,你找我有事儿?”
就是到了这样的危机关头,她也没忘遮掩声音。
男人一愣,很快露出歉疚的表情:“对不住小兄弟,刚吓到你们了。”
接着,他就从兜里掏出一块压缩饼干来:“我刚看到了你在吃这个……”
枣儿看见饼干,眸子一震,下意识攥住了手心,忍耐着心底的焦灼听对方说下去。
“你们是来这里找人的吗?”男人,也就是石叔低声问道。
第26章
石叔一开始注意到枣儿她俩,是觉得她们的状态和大牛二人很相似。
胳膊腿脚干瘦,肚子也大,精神却比普通难民好上许多。
这点异样叫普通人来看,并不显眼,但石叔见的人多了,就能瞧出差别来。
因为这个,他忍不住在两人身上多投了几分心思。然后就发现,其中一人居然拿了块饼糊干在吃。
他对这东西印象深刻,那种方方正正的形状和特殊的质地,绝对不会认错。
石叔立马联系到大牛身上。
他觉得这两拨人就算不认识,或许也有些关系,于是便主动上前,拿出饼糊干试探起来。
然后就有了刚才那出。
枣儿见石叔这么热情,又点出了找人的事,心里并未松懈半分,也不回答,只哑声反问:“你为啥会有这个?”
石叔道:“别慌,我就是个卖消息的,这饼糊干也是从别人那换来的。”
听他这么说,又叫出了饼糊干的称呼,枣儿倒是觉得这番话可信了。
进城费用那么贵,大牛他们身上也只有吃食值几个钱。
但他们的吃食特殊,绝不可能直接交给看门的兵卒,免得招祸。这样的话,跟眼前这人做交易就不失为一个好路子。
“跟你换东西的人长什么样?”她问。
“也是两人,一个年纪大,另一个小些。”石叔回答。
他想了想,又道:“如果你们是来找他俩的话,我可以帮忙,等晚上你们在这等我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