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错撩权臣后,我被娇养了(630)

作者:布偶 阅读记录

宁宴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温江口中为情所困的自己,他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不过这个白卿卿却也有令他惊奇的地方,连牧曙都没能有所收获,她远在淮西却精准地抓住了一个重要的人。

此人知之甚多,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着先下手为强的打算,意图撺掇苏尧,成功后他便可以是最大的功臣,能牟取最多的利益。

本想着万无一失,哪怕不成功,以他对苏尧的了解,也断不会轻易对他出手,谁知命不好撞见了盛怒中的淮西王妃,连犹豫都不曾直接将人拿下。

宁宴去审问的时候,此人见到他后连晕好几回,只以为自己也来到了地府,一股脑全都交代了。

宁宴身边的奸细是他许久许久前亲手救下的一个人,见他机敏勤快,又有知恩图报的心,便留在了身边,一直以来对自己忠心耿耿,全无二心,温江和牧曙对他的怀疑是最少的。

因为这人是个孤儿,无依无靠,几次为了宁宴身先士卒险些遭遇不测,怀疑谁也不会怀疑他。

但正是这人,将宁宴的安排泄露给了敌方,原因是临王帮他找到了家人。

第1139章 打算

世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宁宴一样放下对家人的憧憬和期盼,越是不曾得到过,就越是渴望拥有,做了一辈子孤儿的人,忽然得知自己还有家人,他们还在期待与自己团聚,这样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淮西从前的匪患,在临王暗中的庇护下躲过官府一次次围剿,始终盘踞在淮西周围,临王与山匪各取所需,山匪求财,临王则是用他们造成混乱,让淮西一直乱下去。

没想到皇上居然封了宁宴为淮西王,他是个凶起来不要命的,脑子也好使,到了淮西大刀阔斧地整改,不管其他人对他有多大的意见,一封封弹劾的折子雪片儿似的往宣城送,皇帝都不曾责问他,还给他送来了嘉奖。

眼看着宁宴就要将匪患彻底拔除,临王怕他发现自己之前与山匪勾结的证据,先一步借机动手,又假装从宁宴手里救出几个可用的人,安顿在离淮西不远的地方,并承诺定会为他们报仇。

据抓回来的这个人交代,只要等淮西王死了,淮西一旦乱起来,就会有人助那几个山匪破城而入,以泄他们心头之愤,到时候临王便会出现,将一切平息,淮西又会恢复从前的安宁。

宁宴审完后都不禁有些后怕,幸而当初白卿卿当机立断地去找了苏尧和南青,说动他们出面稳住淮西,否则淮西必将经受一场灾难!

给那几个山匪报仇不过是个幌子,帮他们破城的只可能是临王的人,到时候临王带人再来平乱,只要将那几人杀了,死无对证,他便是淮西的大英雄,将山匪的“部下”收编也名正言顺,淮西又会落入他的手里。

宁宴去见了南青后,把苏尧也叫过来,直接了当地将自己审问出的东西说给他们听。

两人听完脸色白得跟窗户纸一样,明明屋里也不热,头发里却冒出一颗颗的汗珠来。

苏尧牙齿都在打颤,“临王此举,将淮西百姓的性命置于何地?”

破城而入,多么简单的几个字,为了坐实是山匪作乱,无辜的百姓定然要遭殃,他们何罪之有?

南青亦是面如铁色,“饶是城中的兵力反应及时,等临王的兵马一到,怕也只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对,城中的兵力也不少,他怎么敢有这种计划?莫非……”

南青呼吸有些急促,他道临王要用匪患掩盖什么,如今看来,临王怕是一早就已经私自豢养兵马了,他手里的兵力究竟有多少,他们可能都猜不到。

宁宴悠哉地欣赏着他们的反应,翘起的嘴角含着嘲弄的意味,“临王比谁都先到这里,却安分守己地始终待在角落里,你们就一点怀疑都没有?”

“临王殿下素来不喜过问俗事,也不喜欢被人打扰……”

“他要真这么清心寡欲,怎么不直接出家呢?”

宁宴哼笑了一声,“当初临王来淮西便是他几番上疏奏请,说身子垂垂老矣,得了高僧指点,只有在这里才能安养天年,那时候淮西还未乱,反而是他来了之后开始鱼龙混杂,渐渐成为无法无天之地,谁家正经人能在这儿安养天年?”

第1140章 追究

宁宴其实知道得更多,他就是在追击临王余孽的路上死的。

临王故意将淮西弄得乌烟瘴气,暗地里大肆敛财,豢养出数量惊人的兵马,藏在淮西近郊的村落里,又借着匪患的名义,让官府也不敢多有举动。

他经历的世界里,淮西就一直得过且过地乱着,直到临王觉得时机成熟,让心腹率兵叛乱,他则打着平乱的名头慢吞吞跟在后面,占尽了好处。

临王在宁宴这里也算是个人物,有着巨大的野心却能韬光养晦这么多年,耐着性子徐徐图之,又想要天下又想要名声。

只可惜,他就是什么都想要,最后才会功亏一篑,宁宴以为,但凡他能放下脸面亲自叛乱,事情都会变得更加棘手,结果是什么还真不好说。

“王爷,如今该如何是好?还请王爷示下。”

苏尧反应得很快,“既然知晓了幕后之人,王爷打算如何做?”

宁宴垂下眼眸,嘴边的笑意让苏尧有些心惊,“我这人吧,从小就是个讲礼数的人,临王给我这么大一份礼,自然是要数倍奉还才是。”

巧了不是,对付临王,他已经有了一回经验,一回生二回熟,还可以给自己报个杀身之仇,多有意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