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309)
可这长夜漫漫,要是不让百里鸿渊开口,这时辰还真不知道如何才好打发。
凤夕若给自己找到了顺理成章听百里鸿渊过往的借口,“好。”
只她这句话说完,百里鸿渊却没有立马开始,反而是定定地看了他好一会儿,这才缓缓开口。
他从自己儿时的记忆说起,在他的话语里,凤夕若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一场又一场的画面。
因是先帝幼子,百里鸿渊从小便备受宠爱,只要他想要的,先帝都会不遗余力地满足。
他年纪小,加之模样俊朗,性子乖巧,最初其他皇子也没有把他当做威胁,几乎整个皇宫的人都围着这位小皇子转。
在这样万千宠爱下长大的百里鸿渊自然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又天真烂漫的性子,他也理应是快活的。
但唯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其实一点儿都不快乐。
倘若说在先帝那里,他得到了十分的疼爱,那在宸妃那里,便是无尽的冰冷。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不讨自己母妃的喜欢,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讨宸妃的欢心,宸妃却依旧对他视而不见。
母子之间,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只这一切,先帝却并不知情。
为了让宸妃母子有更多的相处时间,他甚至破例让百里鸿渊十岁之前都住在宸妃的宫里。
殊不知,百里鸿渊在宸妃宫里待着的每一刻都觉得无比煎熬。
好在他有一个待他十分要好的太子皇兄,尤其是太子皇兄总会带他去见识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那是百里鸿渊十岁地之前,为数不多的欢快的日子。
但这一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被彻底击碎。
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太子皇兄照例过来宫里,他以为是找自己玩的,结果他却去见了宸妃。
她们说了什么自己并不知道,他只知道,那一天太子皇兄很是生气的离开了,而他母妃则是在他走后,将门关上独自待了三个时辰。
他担心母妃出事,故而偷偷爬到窗子去看发生了何事,屋里的一幕吓得他不知所措——他的母妃在哭。
他想进去安慰他的母妃,却又不敢,他每次出现在他母妃面前,她都会不高兴。
那个时候的百里鸿渊并没有太多的心思,但他记得自己父皇说过,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想,既然是太子皇兄让他母妃哭了,他就去找他的太子皇兄。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去,差点儿被最为尊敬的皇兄侵犯……
他年纪还小,不知道为何太子皇兄会将他衣裳褪去,压在身下,他只记得他嘴里一直重复在说着三个字,“太像了”。
要不是陪自己一起过去的太监见他太久没有出来,不放心去寻找,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天他是两个人一起去的太子府,但出来时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进去的那个太监,被他的太子皇兄一剑穿喉。
临走之时,他太子皇兄握住他的手,要他原谅自己,也叮嘱他不可以将当日之事说出去,只因为他是吃醉了酒,稀里糊涂才会如此。
第268章 真的勇士从不掩面哭泣
这段故事说完,百里鸿渊便停了下来。
屋里格外的寂静,二人都似乎特意收敛了呼吸,唯有那燃烧的火烛,时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许久,百里鸿渊才重新开口,“是不是很傻?”
他唇角勾了一丝弧度,眼神里意味莫名,像是冷嘲又像是热讽。
凤夕若嘴角动了动,傻吗?
宫里的孩子,莫说十岁,便是五岁都能长出千八百个心眼子,按照百里鸿渊这岁数来看,的确是傻得可怜。
可真要回到他那十年,似乎又无可非议。
表面上他受尽万千宠爱,先帝不想让他接触到那些腌臜事情,宸妃又对他视而不见,他又如何能知晓这世间的真心假意?
赤子之心尚在,却受到了最惨烈的打击。
凤夕若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得知真相的那一刻,那个曾经表面上笑得云淡风轻,心思却格外细腻的少年,是何等无措且无助的场景。
沉默些许,凤夕若开口,“后来呢?”
百里鸿渊被问得一怔,似乎没有反应过来,眼前之人会接着问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凤夕若对上他诧异的目光,眼神平静又理智,“弱者沉溺过去,强者迎面奋起,真正的勇士不是掩面哭泣之人,而是含泪奔跑之人。而王爷,显然连眼泪都不会随意流淌。”
百里鸿渊心里猛地一怔,仿若被什么狠狠击中,以至于他喉咙发涩,眼眶滚烫。
微微别开眸子,看向黑暗中的某处,百里鸿渊开始了接下来的故事。
他十二岁那年,终于在先帝的允许下,搬离了皇宫,成立了自己的府邸。
同样的,在那一年,他获得了封号,成为了大齐立国以来,最年轻的亲王。
在十二岁到十五岁期间,他只有每逢初一十五才去皇宫,其余的时间都用来了练功。
先帝虽然不舍,但见他这般上进也颇为欢喜,更是在其十五岁之时,为其加封七珠亲王之位。
彼时,他的地位仅此于太子!
朝堂之上,也不乏有见风使舵之人,开始议论起储君之事;更有好事者甚至直接深夜来到他的府邸,说愿助他的一臂之力。
五年的岁月,七珠亲王早已经不再是当年皇宫里那个见到自己母妃哭泣而手足无措,险些被自己皇兄侵犯而不自知的孩童。
他知道那些人的心思,也知道自己的心意。
于是乎,在十六岁生辰那日,他向先帝主动请缨,随凤家大军前往边境,开始了自己第一次长达三年的行军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