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330)

作者: 红豆不煮粥 阅读记录

她认定的这位主子,从来不是一个柔弱的人,可这命运是否过于偏心,怎能让她承受那么多?

最后的最后,明月站在原地,朝那远去的背影深深行了一礼。

既然主子把照顾摄政王的责任交给了自己,那她就一定会做好。

随着凤夕若的离开,澜沧院平静得仿若一池秋水,但秋水院那头,却在此刻炸开了锅。

秦泰一脸怒意,火气几乎化为实质,“他妈的,他一个被废了的太子,哪里有什么脸面来讨伐?居然敢围攻人王府,看我老秦出去不把他大卸八块!”

陈桐一听这话,立马皱眉阻止,“不可,他现在就等着我们的人出去,你这一去不仅是自投罗网,更是引狼入室。”

秦泰脸色涨得通红,“那怎么办嘛?”

王妃娘娘把这一切交给他们,这还没有到一个时辰,就出了这样的事情,算怎么回事嘛?

虽说百里青辰这个回马枪出乎众人的意料,但也的确是他们大意了,忘记了秦家家主虽然已死,但那秦家军却不是乌合之众。

“依我之见,成合纵连横之势,里外夹击。”柳松竹看着众人争执不下,慢悠悠的开了口。

秦泰瞥了他一眼,眼神变了变,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好办法,问题是他们现在人都被困在了王府里面,谁能够去完成这个“里外夹击”中的外啊?

他能够想到这个问题,其他有丰富经验之人自然也不会想不到,原本吵吵闹闹的场面,一时间竟因为这句话而彻底地安静了下来。

许箫声站在一旁,冷眼望着这一切,大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也是,她又上不了现场,能有她什么事情?

只不过话虽如此,但她也一直没有离开这纷争的圈子,目光要么看向柳松竹,要么更时不时看向院子外面,似乎在等待什么。

直到——

“我出去。”清朗的声音在众人身后响起,音量不大,但在这静得连树梢被鸟雀踩过都能听到“嘎吱”声的院子里,却显得格外的清晰。

众人心头一怔,纷纷回头。

看到当真是凤夕若时,众人不由得同时蹙了眉,“王妃娘娘,你?”

唯有许箫声,一脸淡然,仿若早就料到了这一幕的出现。

“都弄好了?”许箫声上前,就像凤夕若从里屋里出来时,她上前迎接那般。

说着,她还拍了拍凤夕若的肩膀,那向来整洁的衣裳,今日却是有了几道肉眼可见的褶皱,拍完后,她又轻轻按了按凤夕若的肩膀。

众人都以为这是因为许箫声看到了那褶皱,所以这么做;但有她和凤夕若心里明白,这是某个人上战场前,许箫声都会问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

所有的祝福都融入到掌心,祈求她的若儿平安无恙,大获全胜。

“嗯。”凤夕若点了点头,朝她微微一笑,便继续往目瞪口呆中的人群走去。

若说这里面还有谁较为神色如常,那便是要数柳松竹。

此刻的柳松竹,眼神那叫一个清亮复杂,但更多的却是跃跃欲试……

“王妃娘娘,你方才那句话,是何意?”秦泰第一个忍不住,皱着眉头上前询问。

王爷已经如此了,他们万万没有让王妃再涉险的道理,更何况王妃若是出了什么事情,王爷醒来之后,还不得将他们给大卸八块?

“什么什么意思。”凤夕若还没有说话,许箫声却是先她一步开了口,“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呗,不然你以为我若儿当真什么都不管了,跟着你家主子躺着睡大觉去了吗?”

说道最后,许箫声还煞有介事地翻了一个白眼,一脸嫌弃地望着这一群莽夫汉子。

她若儿才不是当甩手掌柜的人,也就是百里鸿渊运气好,碰到了她家这么好的若儿。

“王妃娘娘,你怎能……”秦泰听到许箫声的解释,脸上的愁云更深了。

在他看来,王妃娘娘虽然本事不小,但万万没有到能直接上战场的程度吧?

“你可别小看我若儿,她驰骋疆场的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许箫声最是听不得有人质疑凤夕若的能力,管他是谁,她都分分钟给怼回去。

秦泰:“……”

尼玛,他好像也没有说什么吧?这人至于把他们说得那么一文不值吗?

不过王妃娘娘是凤家的女儿,保不准当真有好法子?

一想到这儿,秦泰不禁又觉得此事或许也不是不可行。

第287章 出手

“末将愿与王妃一同前往。”在众人犹豫中,柳松竹第一个跪了下来,看向凤夕若的目光带着灼灼激动之色。

他期盼这一刻已经太久了……

凤夕若转头看去,轻轻颔了颔首,“那便你同我一起前去罢。”

当时在飞虎营答应柳松竹的话,尚且历历在目,眼下尚且没有重返战场的机会,但今天又何尝不是疆场?

“王妃,末将等人也愿一同前往!”秦泰一听凤夕若这么说,顿时急了,这种事情怎么能不带他们呢?

“王妃,末将也愿!”陈将军也上前一步。

“还有末将!”陈桐跟着开口,唯恐被落下。

……

一时间,众人表决心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庭院,再也没有了最初的懊恼颓然之态。

许箫声看着他们这转变,嘴角露出一丝自豪的笑容,瞧瞧,这就是她们若儿,寥寥数语便能激发起这群汉子的壮志豪情。

不愧是天生的将星之才!

“我知诸位心中所想,但王府内部也需有人守卫,以防敌军釜底抽薪。”凤夕若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不疾不徐,“柳松竹和陈桐跟我走,十四十六留守王府,其他诸位将军待得外面破开口子,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我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