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脱离剧情后(118)

作者: 川与山 阅读记录

不过,冶王转着拇指上的玉戒,垂眸思虑,

谢惓救了四皇子,程家小少爷救了他。

这关系网虽然不广,但是谢惓借着四皇子进了皇上的眼,而程家虽然和宋国公府有些龃龉,但程慈却颇得几个舅舅宠爱,借着这层关系,只要谢惓进入仕途,对他们的助力确实不小。

但是……

冶王视线又移向墙上那副画,

谢惓能如谢致远设想的那样,走上高位后回来协助他们吗?

冶王眉心拧成川字型,转玉戒的速度越来越快,

这两年谢翊似乎有了其他心思,要是再浪费时间,等他成长起来,恐怕就不是他和谢致远能控制得住了。

“先不管谢惓那边,把主力都放到南州,”

……

清晨,阳光透过晶莹的露珠折射出道道浅金色光芒,五月中旬,书院山下树木葳蕤葱郁,深绿浅绿的叶片拥挤在一起,蓬勃出强大的生命力。

谢惓锻炼完身体,转头就见程慈披着头发坐在连廊台阶上,撑着下巴看他。

“你怎么不梳头发就出来了。”

“立夏被我爹叫人喊走了,我不会,”

程慈捋了捋散下来的长发,神情有些苦恼。

立夏是照顾程慈的小厮,程老爷子虽然没有杀到书院,但他完全拿捏住程小少爷毫无生活自理能力的性格,让人将程慈小厮强制带走了,想用这种方法将他逼回家。

然而,程老爷子千算万算,算错一个点,程小少爷有个自理能力极强的舍友。

“去拿梳子来,”

“咦,你要给我梳头发吗?”

程慈跳起,连忙进屋拿梳子,他还想等宋邑小厮来,帮自己梳呢。

谢惓将特制木棍放好,接过梳子,为小少爷梳头发。

墨色长发从指尖穿过,发尾有些弯曲,谢惓垂眸,用梳子梳开,发尾先是拉长随后又弹回去,

“你是卷发?”

“只有一点点卷哦。”程慈两根手指比出米粒大小的间距,坐在木凳子上,腰挺得直直的,感受梳子从头发到发尾的拉扯,还有谢惓指尖从发丝间穿过的触感,很舒服,程慈忍不住偏头去追逐那种温柔。

“别动,歪了。”

程慈虽然还没有及冠,但他喜欢骑马,半披着头发不方便,头发平时都是用玉冠高高束起,谢惓也给他全部梳起,用玉冠束着,额前和鬓角留一些卷曲头发。

“怎么样?怎么样?”

谢惓放手,程慈连忙蹦起,狂奔去拿铜镜,边看边问谢惓。

“和平时一样。”谢惓平静回他。

“一样啊,”程慈照镜子,他明明觉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但又说不出来,

“宋邑,你觉得我今天发型怎么样?”

宋邑刚到书院,就被程小少爷逮过去,然后在自己面前转了一圈后,

“不错,很好看,很漂亮。”

宋邑虽然不知道程慈今天的头发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但小表弟专门来问,那一定有特殊之处。

宋邑仔细观察一遍,没什么变化,小表弟还是和平常一样可爱,但他还是竖起大拇指,夸赞的话不要命的往外吐。

谢惓经过连廊,听到两人的对话,深深看了眼宋邑,当程慈表哥也不容易啊。

早晨两堂课结束,谢惓正在就餐,就见程慈和宋邑朝他走来,程慈表情有些担忧,而宋邑神情则有些奇怪。

“怎么了?”

谢惓放下筷子,虽然他和宋邑没什么相处过,但因为程慈,两人经常见面。

“谢惓,我堂哥找你。”

来了,谢惓在心里想着,“好,不过宋殿帅寻我有什么事?”

“不要担心,表哥人很好,他只是例行询问。”程慈安慰。

宋宣,殿前都指挥使,虽然担着节度使名号,却是个虚衔,不需要赴本州府处理政事,在京任职。

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合称两司,两司下属三个机构合称三衙,两司三衙是禁军最高指挥机构。

宋宣不过三十出头,已经做到武官顶点,难怪国公府其他子弟都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甚至去经商。

仕农工商,商人一直以来是备受歧视的群体。

大魏王朝建立不过百年,而且是从分裂走向统一,奉行重儒轻武,对读书人需求量极大,因此对商人要求不算严苛,商人之子可以读书做官,但之前的朝代,不仅对商人要求颇多,而且一旦入商籍,家中子弟三代内不允许入朝做官。

宋国公三房家中子弟经商,成了上京城一桩笑料,后来三房搬出国公府,自立府门,和大房二房逐渐有了隔阂。

但是这何尝不是一种保全自家的手段呢,要是国公府子弟皆能文能武,在朝中做事,国公府早就湮灭在历史烟云中了吧。

谢惓和程慈、宋邑走下书院,在半山腰见到宋宣。

“谢公子,关于前天晚上的事,本官有些问题想询问你。”

宋宣朝谢惓微微颔首,谢惓拱手作揖,

“不知宋殿帅有何问题。”

谢惓和宋宣对视,宋宣三十出头,一身玄色甲胄,身材健壮,小麦色皮肤,脸右边从额头至太阳穴有一道狰狞的褐色疤痕,眼下有些青黑,估计许久没睡了。

他能走到现在的位置,都是在战场上厮杀拼来的,身上带着比实际年龄还要厚重的压迫感,盯着人的时候,像是巨石压在人身上,压力倍增。

谢惓垂着的手指忍不住攥紧,眼神却没有退缩。

“前天晚上,四殿下宿在临渊书院,半夜遭遇刺杀,当时你也在现场。”

宋宣见谢惓承受住自己给的压迫,心里讶异,面上却是公事公办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