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脱离剧情后(122)

作者: 川与山 阅读记录

谢惓指节敲击栏杆,迎面前行的风浪。

真的是随便踩一步都是龙潭虎穴,但是不踩进去,如那晚的刺杀还有多少?科考时防不胜防的算计他又如何解决,

好歹是自己选的路,而不是被逼着往前走,走到绝路想回头才发现后面全是杀机。

“徐大夫想在到南州之前研究出一张合适的药方,我刚才和他一起整理呢。水患容易引起瘟疫,若是治理不当,危及全城,那后果不敢想象。”

自古因为瘟疫烧城的例子数不胜数,四皇子不想看见那场景,这两天在船上没什么事,只有担忧与日俱增,一闲下来他就慌,只能去一遍遍问随行大夫药材够不够,问舵手大概还有多久才到。

谢翊和四皇子一起走出船舱,四皇子手里拿着几张泛黄陈旧的纸,举到谢翊面前给他解释这个药材能治什么病,那个药材有什么效用。

“你是这次赈灾的主力,若是一直在船舱内会引起别人注意,若是回宫参你一本就不好了。等到扬州,我们去后面和海大人商量一下,看他有什么想法。”

皇上虽然让四皇子当赈灾主力,但是四皇子才十六岁,谢翊十七岁,都未及冠。不管今上还是朝廷官员都难以信任他们能处理好南州水患一事,因此还派了户部侍郎海陈从旁协助。

海陈没和他们乘一条船,而是在后面漕船上,监管运粮事宜。

“哎,好吧,到苏湖地带,就离南州不远了,估计沿途都要有流民,我们要做些准备,”

“嗯,”

程慈快马加鞭,沿途一路收粮收药材,出发时一辆马车,到扬州时,已经成了一个车队。

“今日歇在码头客栈,明日换水路出发。”

程慈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尘,让人看好车队,带着两个护卫前往码头问运船。

南来北往的船聚集在码头,商行旗帜飘飘,招摇威慑,各色的人拥挤在一起,摩肩擦踵,沿途是客栈、酒肆、酒楼、海货买卖,海腥味浓重,风一吹,空气中都是腐烂的臭味。

程慈踮着脚跳过一滩滩污水,穿过装卸帮工,让过抬着一筐筐海鱼的搬运工,目光锁定不远处靠岸停下的一艘三层高的运货船。

“小郎君可有什么事?”

程慈刚走近,穿着青黑褙子的船舶管事就走过来询问。

“我家少爷要运批货去南州,不知道商家接不接。”

管事看向程慈,像是在衡量什么,没犹豫多久,就坚定答,“接!当然接,不知道小郎君要运什么,这是我们海丰商行的船,小郎君看是要去船上聊还是去茶楼细说。”

管事带着热情的笑容,转身指着三层高的巨船,船上的船首船尾都插着青黑旗帜,旗帜上写着“海丰”两字。

船停泊岸边,不停地有搬运工上上下下搬运东西,包括但不限于冰块、各色晒干的鲜货、水果等,

护卫看了眼程慈,程慈上前和管事交涉,“如果方便的话,麻烦管事带我们上船逛逛。”

程慈从十岁开始就和他娘学习管理家中诸事,十三岁开始独自打理他的几个铺子,在做生意这一门路上,他的天赋就比读书高多了。

管事领着三人将船逛了一圈,程慈约了明天一早装货,带着护卫下船准备离开。

却不想远远走来七八个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汉。

三十岁左右的大汉身穿石灰白色粗麻布短衫,提着棍子,凶神恶煞驱赶码头沿途卖活鱼活虾的小商贩,

“你、你、你、还有你,你们是不是不把我们商行放在眼里,我们商行之前就规定不允许私自在码头卖鲜货,你们是耳聋了吗?”

沿途小摊贩吓得缩成一团,甚至还有人提着桶和盆快速跑了。

“你是什么眼神,不服气?”领头大汉吼了半晌,没一个人理他,他随意踢了一脚身旁的桶,

“啪——”

“哗——”

码头主道用青砖铺了一层,方便来往贵人行走,而其他边边沿沿的小道还是褐色泥沼,灰土混合运货船带来的湖水海水,脏乱不堪,

黑瘦少年望着翻飞的木桶,四处掉落的鱼虾,眼眶马上就红了,不顾自己和大汉彪悍身材对比,冲上去推攘大喊,

“你们什么意思,不准大家在这里卖东西,但是我们将鱼虾送去你们商行,你们商行挑三拣四,不是说不新鲜,就是说太小了,五文钱一条的鱼,被你们商行压到三文,甚至两文。”

他的嘶喊得到不少一起摆摊的商贩的附和,却没有人上前帮助少年,只麻木地看着他被打。

少年虽然看着高,但是太瘦了,像冬天的竹竿,又干又尖锐。大汉一棍将他打得飞起落地,地面蜿蜒留下一道血痕。

少年仰躺,身体轻轻颤动,鲜血从他口鼻汩汩冒出。有人终于看不下去,上前拦住还想打少年的大汉。

“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捞鱼,一家老小就靠这点鱼货为生,你们商行压价,是想让我们都去死吗?”

“什么叫我们商行压价,你不要血口喷人,你自己看你们捞的这些鱼虾,值钱吗?我们商行东家有善心,你们却不领情,都是一帮杂碎。”

大汉朝一旁啐口水,手腕粗的棍子在脚边几个木桶木盆里一搅,刚才还清澈的水变得浑浊,血混着泥土,没一会,鱼虾翻着肚子浮上水面。

都死了。

“你别在颠倒黑白了,扬州城谁不知道你们盛昌商行欺压弱小、恃强凌弱。”

鱼被碾碎的老夫人哭天抢地,旁观者皆面露不忍,却没有多余动作,脸上都对这场景习以为常的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