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脱离剧情后(163)

作者: 川与山 阅读记录

谢惓并未大吵大闹, 但刨根问底的质问, 让谢致远松了口气。

谢惓生长环境单纯, 初入官场有着读书人的风骨清高, 许多阴谋诡计只听过, 没见识过,性格较好拿捏, 和上京城自小就在尔虞我诈中长大的世家子弟完全不同。

谢致远敲了敲桌子,门口传来凌乱脚步声,谢惓侧身望去。

“这两个人一个是放火的,一个是在你回停州路上截杀你的。”

四个府卫押着两个约莫二十五岁左右的男人进来,两人容貌普通,穿着粗布短衫,嘴里塞着粗黑布,其中一个呜呜呜的摇头,神情疲惫惊惧,另一位则神情平静,无畏无惧,察觉到谢惓视线时,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

谢惓认得其中那个神色平静的人,上辈子他为了寻找真相,也查到这个人身上,但当时这人是某位权贵之家的管事,身后跟着随从众人,耀武扬威,他近不得他身,只听见别人喊他杨管事。

而且他没记错的话,这人做事的权贵之家,就是谢致远夫人娘家,兰家。

“我知晓真相后,就命人去追捕他们,今日早晨才押送回京,如今人在这里,随你怎么处置。”

谢致远站在书案后,目光落在谢惓身上,细细观察他神色变化。

谢惓盯着两人,面色紧绷,眼底闪过挣扎,最后侧过身体看谢致远,抿了抿唇,书房内众人都感受到他的挣扎,

被压着的杨三面上闪过一丝不屑,大人将他交出,就为了这么个软蛋,也真的是大材小用。

谢致远心底刚漫上的一丝感慨,瞬间荡然无存,他谢致远的儿子,绝不是这种犹豫不决,对待仇人软弱迟疑之人。

“送大理寺吧。”

谢惓不知道众人心底想法,他语气平淡地决定这两人命运。

大理寺,执掌刑狱案件审理,谢惓身为朝廷命官,爹娘被人谋害,葬身火海,若是找到证据或者证人,那这件事必然会引起重视。

听到谢惓的话,谢致远眼神一下变了,锐利审视,皱着的脸皮似乎抖动一下,不可置信。

如今的大理寺少卿为程家大儿子,程老爷在都察院任职,若是将两人交给大理寺,到时候三司会审,顺藤摸瓜,谢致远要交出的可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下人那么简单。

“交给大理寺不是不行,只是你知道这案件卷宗我是从何处调来的吗?”

谢致远让人将那两人带下去,望着谢惓,语气怪异,似在嘲讽谢惓想法单纯。

“这卷宗我是从大理寺调来的,这案件在你登科及第时,就已经移交大理寺,只是不知为何,明明没人调查,卷宗上却已经盖棺定论道你爹娘的死是意外。”

“谢惓,京中形势错综复杂,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美好,有些人只手遮天、权势煊赫,想要掩盖什么轻而易举,想让一个人死也轻而易举,说我冷血也好,无情无义也罢,若不是这半块玉环,我原也是不想管这事的。”

谢致远端起茶呷了口,望着谢惓的眼神没有了那些虚伪的情感,多了些运筹帷幄的算计。

“谢大人这话是何意?”

谢惓坐下,两人面对面,隐隐有对峙谈判之意。

打完感情牌,该到利益谈判的时候了。

谢致远有的是法子让谢惓和谢府还有四皇子捆绑在一起,所以他有恃无恐,谢惓感激涕零也好,无动于衷也罢,反正谢致远设下的坑,他跳也得跳,不跳也得跳。

“你知道身处我这个位置,牵一发动全身,若朝中没有发生极大事情,我单独拎出你爹娘的事,怕是无端惹人非议,但要是有其他事掩盖,届时浑水摸鱼将这事也掀到明面上,就好办多了。”

茶香袅袅,雾气氤氲,夕阳欲颓,橙橘色的光影打在书房,书房沉寂,只剩茶杯轻轻磕碰的清脆声。

谢惓垂在膝盖上的指尖轻轻敲击,半晌,才点头,“不知道谢大人觉得要什么样的大事,才能将我爹娘的事掀到表面上。”

……

大皇子府。

大皇子正在正厅焦躁徘徊,时不时朝外张望。

“殿下,元正回来了。”

穿着玄色交领窄袖腰佩利剑的男人匆匆走进正厅,朝大皇子拱手作揖,

“人呢,找到了吗?”

大皇子急忙往前奔去,神色焦躁急切,半点没有之前温和有礼、谦谦君子的模样。

“没有,我们到那里的时候,人已经跑了,我一路追踪,发现有几波人都在找他,属下怕暴露行踪,于是暗中探查,发现那人被带至京都,却不知道抓他的是哪方势力。”

元正一脸沧桑,风尘仆仆,说话时嗓音嘶哑,大皇子失魂落魄挥手,让他下去休息。

“被带至京都,要是被皇后找到,那……”大皇子想到后果,莫名打了个寒颤,

“去,找无师拿点东西,让凤阙宫的人动一动。”大皇子眼神一狠,咬牙道。

“这……”元宿迟疑。

“去啊!”大皇子面目狰狞吼道。

元宿转身匆匆而去,大皇子瘫坐在软榻上,神色张皇。

……

谢惓之前说了要和程慈回程府,但一直没抽出一整天时间。

今日恰好休沐,两人去了程府。

而今日程老爷和程大公子也休沐在家。

“程老爷,老夫人。”

谢惓将带来的礼品交给刘管事,程慈跟在谢惓身后,明明是回自己家,他却拘谨得像个客人,尤其是对上他娘似笑非笑的眼神时,肩膀一抖,更加瑟缩了。

程老夫人看见他那样子,嘴角一抽,有些无语,谢惓这个本该心虚的人都比他那蠢儿子更坦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