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美人谋(174)+番外

作者: 月落 阅读记录

“明明是不小心丢你马车里了,还给我!”叶娇想起来了。

“是我的了。”

李策说着话,认真地给叶娇擦干净每根手指,这让同时拿起热毛巾的叶长庚有些无所适从。

从今往后,妹妹的手,只能别人擦了吗?

这场面也让李璟瞪大眼睛。

你们都不害臊的吗?

本王吃饱了。

离开赵王府时,格桑梅朵请叶长庚送她一程。

叶长庚没有拒绝。

百里曦诬陷安国公府和吐蕃使节勾结的那件事后,他们反而要趁机多来往,以示清清白白。

两人没有乘坐马车,缓步走回大学习巷。

或宽或窄的街道内,大大小小的灯笼悬挂着,把他们的身影拉长又缩短,或者重叠在一起。

可他们之间,永远隔着两个人的距离。

行了约半刻钟,格桑梅朵才开口说话。

“对不起,”她的声音很真诚,神态充满歉意,“我没想到那日进帐为你敷药,会致使你被人诬陷。”

似乎早料到她会道歉,叶长庚脱口而出道:“没关系,清者自清。”

格桑梅朵准备说的话哽在喉咙中,她想了想,摇头道:“但你似乎在生气。”

叶长庚停步,格桑梅朵也下意识停步,她转过头,看到叶长庚严肃的脸。

“末将想问公主殿下一件事。”在灯笼的照射下,他俊朗的脸上罩着一层微凉的霜。

“请将军直说。”格桑梅朵屏息道。

“公主今夜为何要来?”叶长庚道,“麟德殿晚宴的事我听说了,如果是别人,该对我们疏远开。怎么公主偏要来呢?”

吐蕃公主不是自取其辱的人,今日她不请自来,虽然李策和叶娇都没有说什么,但赵王李璟的话,并不好听。

听他这么问,格桑梅朵反而放下心来。

她抿唇微笑道:“我出使大唐,一言一行,都是代表吐蕃。麟德殿上蓄意挑衅令妹,是希望大唐官员知道,吐蕃并不惧战。这个道理,叶将军比我明白。”

慎战而不惧战,才不会招来攻伐。吐蕃已经失掉战争,但不想失掉尊严。

“那今日呢?”叶长庚蹙眉道。

“今日我不是吐蕃公主,”格桑梅朵莞尔一笑,“我是寻常外邦女子,仰慕诸位人中龙凤,想要亲近,想要在大唐认识显贵,想要……”她眼眸低垂,脖颈间项圈闪烁,声音细微道,“见你一面。”

格桑梅朵欲语还羞,似烈日下躲避进荷叶中的花苞。

这么直接的话钻入耳朵,叶长庚只觉得心神乱了一瞬。但他很快理清思路,笑道:“大唐朝中显贵又何止一二,既然公主殿下要多认识些人,不妨趁着年节临近,走动走动。”

他主动忽略了格桑梅朵的告白,只当没有听见。

格桑梅朵抬头看他。

眼前的青年人身量挺拔、衣容整洁,黑色的大氅压在肩头,衬出几分山川般的峥嵘。

他是好相处的人,豪爽、大度、粗中有细。大唐朝野波谲云诡,他却坦荡清朗、真诚可靠。

格桑梅朵同样笑了笑。

她抬头看天,幽幽道:“明日如果天气好,奴家便去走动走动。”

叶长庚也看了看天。

冬日的夜晚星空疏朗,看不到银河,但三三两两的星辰在空中闪烁,月色皎洁。

“明日会是好天气。”叶长庚负手而立,笃定道。

大学习巷到了,晚风送来冰凉,也送来不知何处飘来的酒香。吐蕃使馆的护卫就等在巷子口,叶长庚同格桑梅朵告别。

“公主殿下,”他郑重道,“大唐,不只有边关将士浴血守护。这京都朝廷,也有许多人在守着。”

格桑梅朵对叶长庚含笑点头,目送他阔步离去,这才对前来迎接的使臣说话。

“信送回去了吗?”

使臣恭谨低头道:“送回去了。”

格桑梅朵接过奴婢递来的手炉,长出一口气。

送去就好,大唐有许多人守护。吐蕃,也有。

而此时正是大唐册立太子的关头,这种时候,那些人是顾自己,还是顾大唐呢?

格桑梅朵看向距离大学习巷不远的大明宫。

那座宫城气势雄浑,虽然不像吐蕃宫殿依山而建,却也借了龙首原的地势,居高临下,俯瞰整座皇城。

多么像一条栖息的神龙,而此时长安城闪烁的灯火,像神龙在睡梦中呼吸。即便睡着,也森然可怖。

等贵客们告辞离去,已经是亥时末了。

晋王李璋走出前厅,神情中看不出半点疲惫。

管事这才上前,禀告说赵王刚刚来过,带着个姓白的武侯,这会儿等不及,已经走了。

“姓白的武侯?”李璋略一思索,便道,“是白昭仪的弟弟吗?”

管事想了想,不太确定道:“看年龄,有些像。”

李璋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

“明日差人到他府上去,就说本王请他来坐坐。”

管事应声是,李璋又问:“老五来干什么?”

管事没有回答。

有时候主人看似在问问题,其实是自己思索。

果然,李璋自言自语道:“这半年父皇罚没他的薪俸,又让他去修玉琼楼,他是来借钱的吧?你明日去白府之前,先到赵王府去一趟。”

一大早,李璟就听说晋王府来人了。

“来就来呗,本王很忙,让他等着吧。”

“去吧,”王妃劝他,“二哥这么早差人来,万一是要紧事呢?”

李璟这才起身,不情不愿地去见,哪知来人是送银票的。

“晋王殿下此次从北地回来,圣上赏了好些银子。殿下差小的折换成银票,送一千两给赵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