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251)+番外
长子李北辰似乎一夜之间长大许多。
他的功课进步了,给父亲看完夫子的朱批,坐在床边,战战兢兢问:“父王,是不是有什么坏事要发生?儿子觉得您和舅舅,这几日的脸色都很不好。”
李琛伸出手,慈爱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所谓‘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坏事,不必担惊受怕。”
李北辰似懂非懂地点头,李琛又道:“等会儿你去舅舅那里学箭,如果遇到外祖父,帮父王捎一句话吧。”
李北辰连忙起身,垂头称是。
“你就说,我问他今年春耕灌溉的事,不知道河北道还缺不缺水。”
李北辰的外祖父严廉是户部侍郎,他不明白父王为何询问工部的事。但李北辰还是认真重复了一遍父王的话,点头道:“儿子这就去说。”
李琛又嘱咐道:“别让他人知道。”
“也不能让舅舅知道吗?”李北辰挠头道。
“不能。”李琛拉平李北辰坐皱的衣角,正色道。
远远看,安国公府一切井然有序,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出入的小厮仆从,许多都一脸黑灰,原本整齐的衣衫上,甚至会烫烂几个洞。
原先叶娇炼丹的丹炉,已经被拆掉拉走了。那块空地上新起了一个高大的炼铁炉,粗壮的工匠烧炭炼化铁块,时不时催促小厮拉动风箱,添些木炭。
叶娇站在铁炉不远处,手里捏着一块断刀,摇头道:“难道是覆土烧刃的原因?”
覆土烧刃,是一种淬钢工艺。
也就是用土覆盖不需要太高硬度的位置,只在需要高硬度的刀刃处浸水。这样能烧出有韧度的刀身,和硬度比较高的刀刃。
李策站得更靠近铁炉,闻言翻看手中的的淬炼工艺书册,点头道:“可以换土试试。
“试就试。”叶娇说着走上前,就要吩咐工匠。李策拦住她道:“我去。”
话音未落,只听见工匠突然大喊:“闪开!”原来是铁炉烂了一个角,滚烫通红的铁水从缺口涌出来,烧火小厮大喊“逃命啊——”
安国公府后院乱成一团。
上回这么乱,还是上回,叶娇炼丹爆炸。
叶娇和李策也闪开好几步,差点踩到没有反应过来的青峰。
青峰连连后退,走到门檐下扇风喘气。叶娇的丫头水雯正手捧果盘走过来,见他惊慌失措,问道:“怎么了?又没炼成?”
“这不是炼不炼成的问题,”青峰苦着脸摇头道,“这是要不要命的问题。”
此时烧火小厮也跑过来,抹了把汗水,看着一片狼藉的院子,忍不住询问水雯。
“咱们家二小姐,到底……什么时候嫁人啊?”
安国公府,真的快盛不下她了。
水雯一巴掌拍在小厮头上,骂道:“夫人公子还不急呢,你急什么?”
青峰吓了一跳,退后半步。
果然什么小姐养什么丫头,他记得以前这丫头总是胆战心惊抹着泪,现在真是长进了。
“你……”他问水雯道,“不会陪嫁进楚王府吧?”
小厮幸灾乐祸地看了青峰一眼,乐道:“那是自然,你们楚王府——有福了。”
话音未落,又挨了一掌。
这时叶长庚放衙回来。
他抱臂站在铁炉前,看着淌出的铁浆把柴火点燃,皱眉道:“娇娇,你是不是嫌哥哥给的嫁妆少,要把咱家烧了?”
叶娇抬手抹汗,在额头留下两条黑印。
她娇憨地笑笑道:“可不是嘛。”
叶长庚把手中的帕子递过去,却见李策已经抬起衣袖,为叶娇擦汗,顺便也擦掉黑印。
叶长庚只得把帕子收回来,为了掩饰尴尬,给自己擦了擦汗。
“我特地回来告诉你,”他说起正事,“我要去一趟晋州。那里距离京都不算远,我会在你们成婚前回来。婚礼的事已经安排妥当,有母亲和叶柔打点,你放心,不会亏了你。”
叶娇并不关心会不会吃亏。
“怎么突然去晋州?”她更担心哥哥出远门。
“是因为农田水利的事,”李策帮叶长庚回答,“今日户部说起春耕,担心晋州年前的旱情影响播种,请工部派人修缮水利。”
而叶长庚,任职工部水部郎中。
“你懂水利灌溉吗?”叶娇笑话哥哥,“还有春耕,你倒是擅长吃耕牛。”
叶长庚哈哈笑大笑,反过来笑话叶娇:“水部郎中不懂水利,库部郎中不懂军械。咱俩半斤八两,长此以往,大唐危矣。”
“谁说我不懂制刀?”叶娇说着便拿断刀追打叶长庚,叶长庚逃开,向李策求救:“快管住你未婚妻!”
“还没嫁过来呢,”李策在日光下绽开笑容,笑得灿烂清亮又充盈激赏,“就算嫁过来,我也希望她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门廊下的青峰听到这句话,脸色瞬间黑下来。
安国公府的小厮用肩膀撞了撞青峰:“别害怕,起码已经不再炼丹了。”
烧个东西算什么,总比地震强。
叶长庚做事从不拖沓。
同叶娇说完,他便收拾行李,辞别母亲,比工部其他同僚快上一步,骑马往晋州去。
临近傍晚,朱雀大道挤满了出入城门的人。为了快些,叶长庚抄近路,走金光门。
路过居德坊时,他瞥见坊门口有个清丽的身影。转头去看,骏马已经掠过人群。但叶长庚隐约能分辨出,那是吐蕃公主格桑梅朵。
她穿着蓝裙,胸前的宝石项圈莹润透亮。
她来居德坊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