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美人谋(297)+番外

作者: 月落 阅读记录

叶娇替司天台和礼部的人打了个哆嗦。

她起身后退,再缓步离开,总算松了口气。

原以为臂张弩的事可以交给几位上司,自己回府衙去便好。可狼吞虎咽吃了一顿午饭后,兵部侍郎姜敏亲自传话,说皇帝命魏王李琛进政事堂,协理朝事,另命六部各抽调两人入政事堂,协助彻查臂张弩。

而兵部的人选,皇帝指名叶娇。

“我?政事堂?”不知道是不是吃得太撑了,叶娇差点站不起来。

她摸了摸自己的官帽,确认道:“姜大人,我升官了?”

“没有。”姜敏泼了一瓢冷水,“这只是临时组建,等太子清白回来,你们就散了。不过,”姜敏顿了顿,颇有些看笑话的样子,“你的确是政事堂里官职最低的,所以端茶倒水什么的……”

为防军机密事泄露,政事堂里没有仆役。

叶娇假装乖巧地点头:“下官会去做的。”

“不,”姜敏负手哼声,大声道,“别管那群老头儿!渴死他们也没什么。咱们兵部的人,才不听他们使唤。”

叶娇眼睛一亮,上前一步。

“姜大人也去政事堂吗?”

“本官不去,”姜敏不屑地撇嘴,又气馁道,“我去那里,官职也低。”

很快,各部把自己要送政事堂的人选拟定,呈报进宫。

虽然待不了几天,但这是难得的机会。既得到锻炼,又能在皇帝面前露脸。听说除了兵部,其余各部争抢名单,差点打起来。

皇帝看了眼名册,递给高福。

“看吧,”他冷笑道,“鲁氏子弟,有三个。”

鲁氏子弟,是指鲁僖公后裔,也便是魏王李琛的母族。

高福想了想,回答道:“他们树大根深,自然枝繁叶茂。”

皇帝疲倦地撤下引枕,躺在床上呼了口气。

“高福,”他问道,“朕这么做,是不是对小九和叶娇,太残忍了?”

高福神情微暗,嘴唇动了动。

皇帝是不会有错的,即便有错,也不能说。

“圣上器重他们,”高福肯定道,“是他们的福气。”

“这一回有些凶险。”皇帝微微摇头。高福正觉得事情会有转机,皇帝的手掌重重拍在床榻上,断然道,“不过朕给了叶娇金牌,危急时刻,她会用的。”

高福眼中的光亮暗下去,极轻微地叹了口气。

她会用,就能脱险吗?

“宣太医来吧,”皇帝下定决心,闭上眼睛,“朕因为臂张弩的事,病情加重,要搬去僻静些的南薰殿养病。”

旨意传进魏王府,惊起一片沸腾。

传旨太监拿着沉重的赏银离开许久,李琛仍激动地在寝殿踱步。

“太子禁足东宫,”他重复着圣上的旨意,“本王协理朝政,入主政事堂,同其余人等一起,查明臂张弩案。”

“这是好消息!”幕僚也喜不自胜,“太子不堪重用,三皇子在山里守陵,当今圣上能用的,也只有殿下了。”

李琛停步,脸上的笑容散去,看向幕僚道:“你的意思是,圣上无人可用,并不是本王能力出众?”

幕僚的脸色瞬间变了,他僵硬地垂头道:“小人说错了话,请殿下息怒。”

李琛淡淡地应了一声,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枝叶伸展的大树,声音平静下来。

“之前听到消息,本王还半信半疑,以为臂张弩而已,不至于动静这么大。现在看来,太子的末日到了。”

他的手指握紧窗棂,骨节发白。

“叶娇也去政事堂,金牌的事,不能再拖。”

……

第189章 太子癖好

太子出了事,东宫三师是要训诫的。

东宫三师,乃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官。大唐尊师重道,要求三师至,太子需在殿门拜迎,三师坐,太子才能安坐。

故而李璋被禁足东宫的第一日,清晨沐浴更衣,便侍立殿门,等候三师的到来。

过了半日,太师和太保都已经来过,但新任太傅白泛兮,却迟迟未到。

事实上,自白泛兮任职以来,从未到过东宫。

这个“太傅”的加官虚衔,他似乎早忘了。

但是李璋没有给白泛兮避嫌的机会,他差人去请,给足白泛兮面子,终于等到他。

相比气势汹汹的太师、惊弓之鸟的太保,太傅白泛兮,没有要训诫的意思。

“微臣以为,这是一场误会,查清楚了,便能还殿下清白。”

二人相对而跪,中间只隔着矮矮的凭几。凭几上有几本书,虽然叠放整齐,但从轻微翻卷的侧面,能看到多次阅读的痕迹。

“太子殿下还是这么喜欢读书。”白泛兮笑道,“微臣去剑南道前,便多次听朝臣说,太子博览群书又尊师重道,令人欣慰。”

白泛兮去剑南道,那个时候太子也不过十几岁。

寻常孩子在那个年纪,都是活泼好动、顽劣不驯的。就算是管教严格的皇子,也难免会突然生出叛逆的心思,做出种种越轨的事情来。

可是李璋却从没有过那个阶段。

他功课优异,尊重师长朝臣,礼仪上也绝无错漏。听从皇命迎娶王妃,诞下子嗣。身为嫡长子,他至臻无瑕,承载整个大唐的期望。

“太傅谬赞,”李璋谦和道,“西北道丢失军械的事查明前,本宫不能离开东宫。朝中,还请太傅费心。”

白泛兮点头起身。

“殿下放心,”他说话滴水不漏,“微臣已见过魏王殿下,正听从魏王安排,整肃禁军军纪、换防值守大明宫。”

李璋眼神微动,却并未打听朝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