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美人谋(353)+番外

作者: 月落 阅读记录

河东道节度使郑奉安代管晋州,作主从刺史周赐的家资里拿出许多,赔偿在监牢中死去的百姓家眷。

除此之外,他把集结兵力闹事的蒲州校尉彭金锐关进监牢,却把周赐绑在刺史府内,大门敞开,以示绝不会徇私。

虽然周赐的位置距离大门挺远,又有官兵守卫,但如果拿个鸡蛋,努力瞄准,还是能够砸到。

唯一的遗憾是鸡蛋得是新鲜的,那些守卫不让扔臭鸡蛋,说是影响他们值守。不让扔臭鸡蛋,更不让扔屎,所以丢鸡蛋的百姓觉得有些不够解气。

即便如此,晋州市售的鸡蛋还是被一夜抢空,供不应求。

周赐受了重伤,直挺挺躺在刺史府的门板上,承受日晒雨淋,还要承受不断砸来的鸡蛋。

禁军统领白泛兮看到这一幕,有些怀疑郑奉安是不是想把周赐弄死,以免他指证李琛。

毕竟郑奉安娶了鲁氏女,也是在这次宫变后,圣上要求拘拿进京受审的官员。

白泛兮不准备久留,只歇了一日,便要带着周赐和郑奉安回京。

李策虽然病重,却还是写了一封奏折陈情,亲手交给郑奉安。

“把这个交给圣上,”他的脸色有些苍白,好在精神很好,“圣上自会酌情发落。”

郑奉安双手接过,神情感激,单膝跪地。

“殿下,这个交到御前,御史必定会弹劾您挟功干涉朝政、拉拢官员、意图党争。微臣虽然怕死,但何德何能,得殿下如此眷顾?”

李策看了看旁边,抬手道:“这也是为何本王当着御史的面,把这个给你。”

御史林清正坐在不远处,认真地写他自己的奏折。闻言抬起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变幻不停。

李策这次到晋州来,林清一直跟着,写了不少奏折送回京,基本上每个人都被他弹劾了一遍。

“林御史,”李策故意又唤他,“您会弹劾本王吗?”

既然御史就在前,不如问一问。

林清拱手道:“御史风闻奏事,若下官有得罪过殿下的地方,还请见谅。”

李策颔首,笑着对郑奉安道:“对,他会弹劾。不过——”他话锋一转,郑重道,“人生在世,无悔二字。郑节度使能抛弃立场一心为民,本王又怎能畏手畏脚违背本心呢?如果这本奏折不够,等本王回京,也一定会到御前禀明此事。”

郑奉安神情动容,施礼时张了张嘴,竟感激得说不出话来。

等他们都离开,叶娇走进房间。

她把药碗重重放在几案上,走到床前,用手指勾住了李策的下巴。

“思思,你这病,最好是装的。”

她的眼中泪光闪烁,显然已经忍了许久,也担忧了许久。

……

第222章 今晚别走

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一次次扑向最危险的地方,像是要去经历百千万劫。

虽然那些劫难逼不退他、打不败他,却把他的身体,损耗得千疮百孔。

叶娇低头看着李策,希望他说自己是装的,又不相信他是装的。

而李策只是伸开手臂,把叶娇拉向自己,跌进帐幔,重重地贴在他身上。

“我想抱抱你。”他轻声道。

叶娇挣了挣,没有挣脱开,便埋头在他怀里,闷声道:“我怕压死你。”

李策笑起来,笑声中还夹着轻微的咳嗽。

他轻轻抚摸叶娇的脸颊,手指把她的头发拢到耳后,红润的唇贴着她的脖颈,柔声道:“有娇娇,我怎么舍得去死?我的病没有那么重,养一养,也便好了。”

叶娇“嗯”了一声,扭动腰肢换了个姿势,不再压着李策,而是窝在他怀里。李策侧身搂着叶娇,几乎用身体把她圈住。

他们闭着眼,享受这番波折后,静谧幸福的时光。

不知过了多久,叶娇唇瓣轻启,问:“思思是想让白泛兮放下戒心吗?”

河边那口鲜血,是当着白泛兮的面吐的。李策是要强的人,平时就算病重,也总是忍着。宁肯把那口血咽下去,也绝不示弱。

“主要是太子,”李策仍闭着眼睛,轻闻叶娇的发香,解释道,“这次之后,我们要快些交还朝政。三日后大婚,大婚后请赐封地。就算是我挟功请赏吧,我要求父皇赐一个娇娇喜欢的地方。要委屈娇娇,跟我一起离开京都了。”

“这么急啊。”

叶娇有些依依不舍,却也明白李策的用心。她悠长地叹了口气,道:“这便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李策唇角微弯,声音愈发湿润:“娇娇还懂《道德经》?”

她当然懂。

因为父亲出家修道,她看了许多道家的书。老子说:“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说如果显露锋芒,锐势就难以持久。金玉太多就不能久藏,富贵到了一定程度,一定会骄横生祸。一件事做得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样才是上天昭示的道理。

这一次李策稳定晋州局势,又间接破了李琛的夺位筹谋,必将声望显赫,被人拿来与太子比较。

如果他觊觎皇位,该一鼓作气拉拢朝臣、把持朝政,与太子一较高下。

但他不是,他想要的都已经得到。

母亲的健康、父亲的看重,还有心爱的姑娘。

他感恩上苍,感谢这一路的颠沛流离,终有奖赏。

所以退出朝堂、离开京都,和叶娇一起,一生一世一双人,已经足够。

“我哥呢?”叶娇问,“我们离开京都,我哥还要在朝廷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