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399)+番外
当一位父亲发现孩子死了,无论他多么疯狂,都情有可原。
所以现在,只用担心另一件事。
“李北辰能出城吗?”
李策似乎有些疲惫,枕着叶娇的双腿道:“兄长肯帮忙,这件事就成了八分。”
可太子已经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搜查了。
要搜出夜晚出逃的全部死囚,完成皇帝交代的差事。
“不知姐姐怎么样了,有没有被吓到。”叶娇既担忧又窝心。
让一向温婉内敛的叶柔站在马车车顶,大骂白羡鱼,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唯有她同叶娇体型、面容和嗓音都有些像,方便冒充。
“娇娇,”李策安慰道,“姐姐是外柔内刚的人,没问题的。”
“吓死我了!”安国公府内,叶柔裹着被子坐在床上,自言自语。
一件绯红色的衣裙丢在床尾。
叶柔从不穿这么鲜艳的颜色,除非像昨晚那样,等在楚王府,等崔锦儿接上她,一起到朱雀大道去。
到处都乱糟糟的。
亡命奔跑的囚犯,挥刀砍杀的卫士,擂鼓般的马蹄声,飞溅的血液。
在这种混乱里,她需要指挥马车小心滑入御沟,以免伤到崔锦儿的胎气。再爬到车顶上去,破口大骂。
“白羡鱼呢?给我滚过来!”
莫名其妙地,叶柔重复了这句话,然后掩着脸,咧开嘴角笑了。
那孩子平白无故挨了骂,真是委屈他了。
但楚王说,这句话最能表明叶娇的身份。
“小姐醒了吗?”外面有人敲着门,轻唤。
叶柔瞬间沉静,抬头道:“醒了,有事吗?”
“奴婢伺候小姐梳妆吧。”窗外的丫头喜气洋洋,“夫人让小姐去看看,今日送去裴家纳采的礼物,有没有不妥之处。”
叶柔的心瞬间沉下来。
是了,今日是安国公府和裴家的纳采吉日。
这桩亲事已经传遍京都。
有人说安国公府交了好运,更多的人说他们攀高结贵,把女儿嫁进皇室,又去巴结皇后的母族裴氏。
“真是辱没了安国公府以武授爵、护卫河山的门风。”
“可不是吗,跟那个小白脸郑奉安有什么区别?”
“快别提郑奉安,如今鲁氏完蛋,他也跟着完蛋了。人家安国公府才懂该抱谁的大腿,裴氏是绝不会完蛋的。”
“这是因为长了教训,”闲话的人挑眉暗示,“十几年前,不就选错了先陈王吗?”
……
叶柔不知道哥哥有没有听到这些嘲讽,她只是出门打理生意,便听得如芒在背,回来后哭了一场。
叶长庚还同往日一样,从容自若地请族长议事,选择媒人,购买吉礼,甚至不管五月不能修屋的传统,找工匠整修东厢房,为娶亲做准备。
他表现得很开心,像每一个急于迎娶心上人的男子,兴致勃勃、意气风发。
可他甚至没有见过那位裴氏女。
高矮胖瘦、性情偏好,一无所知。
叶柔心中酸涩,见丫头仍然在窗外等待,应声道:“我这就出去。”
纳采,是六礼之一。
这一日,男方要带着媒人和礼物到女方家提亲。
为示郑重,安国公府早就备好了三十样吉礼。
因为有“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的传统,他们甚至捉了一只大雁,养在家里。
叶柔查点全部礼物,看看有没有不妥之处。
兄长是粗中有细的人,不会有什么疏漏。让她惊讶的是竟然有鹿皮。
听说上古太昊设嫁娶,以俪皮为礼。
“俪皮”,便是成对的鹿皮,寓意夫妻和美。
但因为鹿皮名贵难得,这件礼物常常省掉。没想到兄长竟然找到,且是两件。
“没什么错漏,”叶柔道,“让杂役们封箱吧。”
叶长庚站在院子里,俊朗的面容有一丝冷峻:“我自己封。”
“我来帮你。”叶柔说着拿起红绸布,叶长庚却又接过去。“我来,”他淡淡道,“待会儿京兆府会来查点人口,你到前厅去吧。”
叶长庚领着纳采队伍出发时,京兆府吏员正巧到达安国公府。
一行两人,一个手持籍册走在后面,一个笑着对叶长庚施礼。
“叶都尉,恭喜恭喜,卑职有礼了!”
三辆马车上摞满红绸包裹的礼物,不用看,便知道是吉礼。
叶长庚简单点头,道:“辛苦各位。”
那吏员还想多说几句话:“今天街上怪乱的,裴氏住在金城坊?”
“不去金城坊,”叶长庚上马道,“去河东道,绛州。”
“哟!”京兆府的人叹了一声,“那可是裴氏祖宅,族长也在那里吧?叶都尉有心了。”
叶长庚笑笑,拍马向前。
其实关于去哪里纳采的事,安国公府托人同裴氏商量过。
裴氏在京都有宅院,有长辈,裴茉的父亲甚至就在京都做官。但安国公府认为既然裴茉生活在河东道,跟着族长长大,那就到河东道提亲。
安国公府不怕麻烦,也不在乎路途遥远。
皇后很满意,认为安国公府给足了裴氏脸面,知时务、懂礼数,已经向裴氏低头。
为了试探他们是不是真心,皇后建议娶亲也到绛州迎娶。
也就是说,需要前往女方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都要渡过黄河,到绛州去。
一来一回,数次折腾,才能娶到裴氏女。
叶长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且说归宁也可以回绛州。
“那倒不必了,”裴茉的父亲在皇后面前笑起来,“微臣就在京都,归宁宴就在京都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