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491)+番外
朝廷会死守云州,他们这些世代生活在云州的百姓,也早已不怕战事。
只是——心中弥漫层层叠叠的担忧。
楚王那么好的皇子,会死在这场战争中吗?
千万不要。
各家各户简单小巧的佛龛前,云州百姓跪下去,点燃香烛,放上家中最后的吃食,虔诚地叩头祝祷。
——“菩萨保佑,楚王平安。”
“长生天保佑!”突厥军中,可汗贺鲁同样祝祷。
这一次他没有冲锋阵前。
谨慎起见,他藏身于军中某处,靠疾奔的传令官和旗语指挥部将,偶尔为了传令快捷,也会使用信烟。
信烟的口令按照突厥军中习惯,重新拟定确认,以免唐军看出端倪。
追击百里,总算追上李策的兵马。
他们依旧在逃命,迫不得已,才松散地列阵、寻找兵器。
像乱糟糟飘忽在山间平原的烟尘,看起来不堪一击。
“列阵!”突厥军中的号令却威武洪亮,伴随着高举的旗帜,很快列出方阵,打算痛击敌军。
对面呢?
那些雾岚般脆弱的唐军,还要逃吗?
没有,他们不是逃,是向两边散去。
向两边散,露出藏于身后的军阵。
像泰山的晨雾散尽,露出其后坚硬高大的黑色岩石;像山中的水汽散开,露出其后飞流奔腾的瀑布。
像猛虎藏于蔷薇花丛,这些假装乱逃的散兵之后,藏着大唐铜墙铁壁,藏着震撼人心的军阵。
这次是斜阵。
右虞候在前,左虞候和右厢军如鹰翅般展开,仍旧是骑兵在左右拱卫,仍旧是李策坐镇指挥。
贺鲁这次没有轻敌。
“全力迎击!”
一缕信烟飞上天空,那是他的命令。
而远在唐军阵内的叶娇,看着那道烟,满脸诧异:“突厥什么时候会制烟了?”
李策同样抬头,神色惊讶,手指握紧缰绳,坚毅的眼眸中涌动山呼海啸般的情绪。
“他!”
李策激动地失声道。
“他什么?”叶娇转头看向李丕,“这是什么意思?能看懂吗?”
叶娇曾在兵部做事,知道军中的信烟可传号令,根据高度颜色不同,有特殊的含义。
李策不见得知道,但李丕肯定懂。
李丕认真地看着那缕烟,直到散尽,才断言道:“啥也不是,他们放烟花呢。”
放烟花?
他们还没有死!
贺鲁庆祝得也太早了!
箭矢从天而降,敌兵铺天盖地,容不得他们继续讨论。
……
第308章 死在一起
大唐战鼓擂响,震慑敌军,也上达云霄。
唐军以二千五百人为一“都”,共一十五都。各都以旗语为令,分三队,先锋攻击,后两队备战。
令行禁止、不准有误。
突厥同样没有一拥而上。
这是车轮战,是消耗战,他们自信数倍于唐军,最不怕的就是消耗。
只有一点出人意料。
唐军冲锋陷阵,每一次都更迅捷、更勇猛、更不畏死。
仿佛他们的力气无穷无尽,他们的决心众志成城,他们被天神庇佑、绝不会死。
怎么可能?
他们也是血肉做的。
如果没有躲过刀枪,他们的皮肤也会被刺破。鲜血染红铠甲,他们疼得脸都白了,捂着伤口的表情甚至有些呆滞,匆忙地掏出伤药。
他们的骨头也并非钢铁。
盾牌砸上去、刀砍上去,也会断。
他们“哇哇”大叫,被同伴搀扶着浑身颤抖,又去推着同伴:“别管我!打!打他们!挡住他们!”
如果血流尽了,他们也会死。
死的时候他们会咒骂,额头抵着泥泞的地面蜷缩身体,落着泪水一句一句地喊:“娘啊,我疼。”
“家,我想回家。”
只是他们又是不同的。
轻伤不退,撕掉衣衫三两下包扎,便继续作战。
即便被砍掉一只手臂,他们另一只手臂也还握着刀厮打。如果手脚都断了,他们便用牙齿,死死地咬住敌人的小腿。
牙齿嵌入身体,踢多少脚都不肯松开,最后只能把那个脑袋砍掉。
大唐的士兵有多少,这样的人就有多少。
怎么回事?
突厥士兵神情震动。
他们比自己的勇士还要勇猛吗?他们并非不怕死,却不畏死吗?
这样的士兵还有多少?
有这样的士兵在,他们怎么能打进长安城呢?
军心渐渐动摇,脚下的土地便似乎有些滚烫,烫得他们退一步,再退一步。
“不准退!”
突厥军将砍杀向后退的士兵,喝令道:“大唐军士只有三万!耗死他们!长安城就是我们的!”
“我们将会得到万里沃土,得到美人,得到金银财宝、美酒佳肴!”
“我们能退到哪里去?冰雪覆盖的荒原?饿死马匹的戈壁?我们的母亲孩子将要冻死在这个冬天!我们的子孙将世代咒骂我们的名字!若是勇士,不准退!若想活命,不准退!”
不准退,那便只有死战!
与同样不怕死的大唐将士,拼死一搏。
这是他们要守护的土地,这是我们要掠夺的土地。
“这是——”李策抬头看着再一次高高升起的信烟,判断道,“这应该是进攻,每次信烟朝正前方飞起,中间掺杂青色,突厥的攻势便更凶猛。”
不管李策如何判断,李丕始终认为是放烟花。
“是贺鲁在炫耀自己能制烟火,鼓舞士气吧?为了避免混淆,我已下令军中,不用信烟。”
唐军不算多,旗语便可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