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美人谋(6)+番外

作者: 月落 阅读记录

秦落晖,便是昨日秦白薇之父,吏部员外郎。

“回禀陛下,”有官员道,“秦员外郎自感无颜面圣,跪在殿门外。”

傅家教子无方,秦家教女的水平,也好不到哪里去。

如今朝臣失德的事已传遍京城,士大夫们引以为耻,但如何盖棺定论,还是要看皇帝陛下。

皇帝沉思少许,蹙眉问道:“怎么朕听说……九皇子还跟此事有关?”

朝臣们左右看看,最终有人回答道:“回禀陛下,昨日傅明烛原本同秦小姐在郊外私会。传言是九皇子雇人,把马车直接抬到了御街上,这才……”

这才闹得天下皆知,既丢宰相的脸,又丢朝廷的脸。

皇帝的脸色瞬息万变,他侧头询问身边的宦官。

“小九怎么回来了?”

宦官想了想,回答道:“今日是顺嫔娘娘的生辰。”

顺嫔是九皇子的生母。

皇帝当然不记得顺嫔的生辰,他也不太记得自己的这个儿子。

凝眉片刻,皇帝沉声道:“宣他进来。看来这个教子无方的罪责,朕也要领受。”

“陛下息怒。”

朝臣们呼呼啦啦跪了一地,原本便已经跪了很久的宰相,趁机揉一揉腿。

很快,九皇子到了。

他穿着青色常服,因为要面圣的缘故,前胸后背绣着龙纹,腰里围了一条墨色革带。除此之外,就只有一块白玉为饰。

那白玉悬在九皇子腰间,上面雕刻一只鹿。

仪表堂堂,却略带病容。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第4章 皇子李策

九皇子李策,字慎思,年及弱冠,生母顺嫔。

皇族起名喜欢用生僻字,一则彰显尊贵,二则也方便立储登基后,行文避讳。

单看李策寻常的名字,便知这是个无足轻重的皇子。

起名时,皇帝就没想过要立他为储。

这也怪不得皇帝轻视。

那一年皇陵地动,司天台上观星象,说勾星在房、心之间,阳微阴盛、气失其序,故而地动。

若想天地之气不失其序,需要陛下舍一子送入皇陵,以纯阳抵消阴气。

送谁呢?

皇帝已经有八个儿子,但他喜欢其中两个聪明伶俐,喜欢另外几个孝顺懂事,稍微不喜欢的那两个,偏偏他们母族尊贵,不能得罪。

李策那时刚巧出生,尚未满月,皇帝想了想,干脆就把他丢去皇陵吧。

周岁时皇帝为他赐名,自然也不会赐太过显赫的名字。

二十年来李策很少回京,即便回来,宫里人也觉得他很晦气,避讳同他接触。

再加上李策常常患病,皮肤白皙、身体羸弱,京中便传言九皇子乃墓中活死人,身贱不祥。

如今李策上殿,朝臣才注意到这个皇子已经长大了,皇帝也才正眼看了看他。

不错,虽然病弱,模样倒是好看,像朕。

李策跪地后轻声咳嗽,言官立刻斥道:“微臣要弹劾九皇子李策殿前失仪。”

皇帝瞥了言官一眼,心中略觉烦闷。

“是病了吗?”他问道。

“回父皇,”李策勉强止住咳嗽,“儿沉疴难愈,在此请罪。”

皇帝便白了言官一眼,那意思是说朕的儿子是病了,不是不顾礼仪,你就口下留人吧。

言官抱着笏板退回去,皇帝才开始问话。

“朕听说是你让人把傅家的马车抬到御街的?”

“儿没有,”李策否认道,“儿只是恰巧经过御街,看了个热闹而已,不知是何人冒用名讳。”

他说话时神情真诚,漆黑的眼珠里露出柔和的光,让人觉得坦荡持重,不忍苛责。

皇帝问到此处,便等着朝臣开口。

果然,不久便有朝臣为九皇子辩解,称此事万分蹊跷,应该抓到冒用名讳者,还九皇子清白。

“即便如此——”皇帝沉声道,“朕也得罚你。堂堂皇子,怎么能像寻常百姓那样热忱于凑热闹看大戏呢?怎么忘了皇家的体统?”

李策连忙再次请罪。

事情问得差不多了,再不退朝,跪在殿外的员外郎就要中暑。

于是皇帝做主,让这件事情有了了断。

安国公府同傅家婚事作废,傅家以一千两白银致歉,改而迎娶员外郎之女秦白薇为妻。

傅明烛婚前悖礼失德,终身不得参加科举、不得荫袭、不得举荐做官。

宰相和员外郎家教不严,罚俸半年。

九皇子李策不务正业,削去今年俸禄,待元旦后方能领取俸银。

皇帝说完这些,又仔细问道:“卿等可有觉得不妥之处吗?”

朝臣左右看看,皆称圣明。

可九皇子却叩头道:“儿以为如此,尚不够周全。”

众人惊讶地向九皇子看去,不知道他这个人微言轻的守陵皇子,哪儿来的胆量质疑皇帝。

皇帝倒是没有生气。

“你来说说,怎么不够周全。”

李策使劲儿咳嗽了一阵,才侃侃而谈。

“父皇的决议看似公允得当,可傅明烛也只是被罚终身无法做官,宰相和员外郎罚了点俸禄,员外郎家的小姐倒是得了一门好亲事。可安国公府被人耻笑、婚约作废,竟只获赔一千两白银。儿听说安国公府虽然并未袭爵,但祖上产业不少,并不缺少银钱。儿怕这么做,寒了开国功臣子嗣们的心。”

殿内静悄悄的,无人敢附和,也无人开口反驳。

不能做官,难道还不算重罚吗?你没看到宰相在哆嗦吗?你倒是不在乎前途,随便就得罪当朝宰辅啊。

再说了,区区没落的国公府而已,也在乎他们会不会寒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