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美人谋(605)+番外
他在屋内踱步,眼中寒光微闪,手指握着一样东西,搓揉着,下令道:“把阎寄雪请来。”
阎寄雪来得很快。
她主动坐在李璋身边,乖巧懂事地问:“殿下有何吩咐?”
“你的那些人里,有擅长不留痕迹杀人的吗?”李璋问。
阎寄雪向李璋身边靠了靠,道:“有个叫扶风的,前些日子受了伤,刚刚好了些。对了,”她的眼睛亮了亮,扬唇道,“她长得像叶娇,上回差点骗到李策。”
上次吐蕃的格桑梅朵公主,花费巨资请扶风杀李策。
幸好格桑梅朵死了,不然说不定还要退钱给她。
李璋递过去一张袁承嗣的画像,同时起身,与阎寄雪刻意保持距离。
“本宫见过最像叶娇的人,然而‘像’有什么用?”他冷笑着,眼中窝着嘲讽。
阎寄雪跟着笑了笑,白皙的脸上有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那便祝殿下得偿所愿,早日迎娶佳人。”
阎寄雪歪了歪头,想起太子妃裴蕊来。
如果真有那日,裴蕊会怎样?假装大方地接纳叶娇,再像对待她那样,偷偷喂给她避子汤吧?
阎寄雪憎恶以前的自己。
贵为将军之女,却被这些人踩在脚下,肆无忌惮地蹂躏侮辱。她早该这样,手握生杀大权,活得肆意自在。
阎寄雪看着面露笑容的李璋,知道自己说到了李璋心里。她正要再恭维几句,一位幕僚进来,神色紧张。
“说吧,”李璋道,“不必避着阎小姐。”
“疠人坊乱了,”幕僚道,“他们不肯挪地方。”
疠人坊仍有三成病患,李璋下令把这些病患集中在一起,让太医集中诊治。命令是昨日下的,今日就乱了?
“怎么回事?”李璋问。
“他们不肯去,说是去了就没有药了,说是朝廷要抛弃他们。因为听说楚王妃在坊外,他们冲破哨卡,把楚王妃团团围住,要讨个说法。”
“什么?”李璋大步向外走去,手中的金簪在衣袍间闪烁,光芒刺目。
阎寄雪看着李璋的背影,神情变幻。
错愕、震惊、不解、难以置信,最后是淡淡的失落和酸涩。
“真是想不到啊。”她感慨道。
“难以置信!”
“绝不可能!”朝堂上乱成一团。
大理寺卿崔玉路向赵王李璟禀告了吏部尚书贪腐案。为了佐证自己的话,他甚至还抱着大理寺的案卷。
上面有河南道及部分京都官员的证言,证明他们的确向裴衍行贿。
“这是众口铄金啊。”有老臣抹着泪叹息,“裴尚书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怎么就被污蔑至此呢?”
几位皇族宗亲也道:“裴尚书还病着,你们这是趁他病,要他命啊。”
“不对,”更有朝臣道,“听说崔寺卿假传消息,说裴尚书已经死了?”
御史立刻来了劲儿,高举笏板进言:“臣弹劾大理寺卿崔玉路,谎报死讯、诬陷忠良。”
“臣弹劾御史中丞林清同流合污、玩忽职守。”
“你怎么连自己人都弹劾?”
“你闭嘴。”
……
李璟坐在御座处,看着台下的一切,恍然以为自己走错,进了菜市场。
他揉着额头,抬手道:“诸位大人莫乱,父皇有旨。”
这句话胜过响雷炸顶。
立政殿瞬间肃静,朝臣纷纷跪地听旨。
李璟同样走下去,跪在最前面。
太好了,有父皇作主,他可以高枕无忧了。
……
第385章 杀心四起
虽然太子李璋已更换内侍总管,但前来这里传旨的,仍是皇帝身边的高福。
高福展开圣旨,高声诵道:“朕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贪而弃义,必为祸阶。执法如山、不容徇私。今吏部尚书裴衍被诉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朕心甚痛。然证据确凿方能治罪判罚,现着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会审,着赵王李璟持朕宝剑,督办陪审。尔等必高抬明镜、秉正无私,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钦此——”
高福的声音响彻大殿,洪亮不失威严,如皇帝亲临。
朝臣叩首,接着忍不住窃窃私语。
“圣上的意思是,一定要查到确切证据吗?”
“只是指证,必然不妥。起码要查到赃物。”
“圣上这是有意整顿吏治啊,下官叹服。”
在一群或震动或担忧的朝臣中,赵王李璟抬起头,迷惑又惊骇道:“什么?本王督办陪审?”
他想错了,父皇不是来帮他的。
高福已经走下来,身后的小内侍捧着一柄剑,跪地送呈。
“赵王殿下,请接下尚方斩马剑吧。”高福面带微笑,劝道。
那柄剑很窄,乌木剑鞘雕刻飞龙凤凰,彰显威严肃重;剑身纹饰北斗七星,寓意上承天命。
李璟的手缩回衣袖,一直到那柄剑送进他怀里,朝臣纷纷看过来,他才苦着脸接了。
真是没天理了。
他不懂朝政,硬着头皮坐在这里,原以为已经够惨了。没想到不懂审案,还要跑到大理寺去督办?
督办什么?
他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
“我不会。”大理寺内,李璟裹紧大氅,露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表情,道,“你们甭问我。”
“殿下?”王厘确认道,“下官是问,殿下要不要坐到台上来?您站的位置,是疑犯的位置。”
李璟撇了撇嘴,挪到台上去。但他不敢看裴衍的视线,深深埋下头,希望裴衍看不到自己。
李璟的记忆里,裴衍一直都是个谨小慎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