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河美人谋(623)+番外

作者: 月落 阅读记录

好在叶娇离开时,拔走了那柄剑。

好在她有金疮药。

她把药尽数按在伤口上,努力止血。

她听到有人走过来,脚步很快。

“徐功役死了吗?”那人问。

“救我……”扶风向她的同伴伸出手。

“徐功役死了吗?”同伴却仍旧重复这句话。

扶风顿时心如死灰,她咬牙道:“死了。”

刀光闪过,扶风抬手阻挡,手臂被生生砍断。

她惨叫一声,身体碎裂如掉落的花瓶,瞬间失去生机。

京城遥遥在望。

太子李璋和阎寄雪在官道岔口分开。

“袁承嗣已死,徐功役已死,太子殿下可高枕无忧。”薄薄的幂篱遮挡阎寄雪的脸,看不出她的神情。

但是李璋并不轻松。

“她没事吧?”他问。

李璋已经知道叶娇去了肃县,知道她捉住徐功役。

这都怪阎寄雪做事太慢。在此之前,李璋便已经命令阎寄雪派人去灭口。

可杀手还是慢了一步,让叶娇捉住了徐功役。

李璋担心叶娇会受伤。

“她的命很硬。”阎寄雪冷笑,转身策马离开。

李璋看着远处大雪中的京城,向随从下令。

“阻拦楚王妃,不准她进京。”

等一切尘埃落定,他会亲自把她接回家。

属于他们两个的家。

……

第397章 军国大事

大雪覆盖长安城。

大唐帝国最高的城门,明德门,五门齐开,恭迎储君还朝。

高高的挑檐如凤凰的翅膀,雄壮的城墙宛如巨龙,左右伸展、固若金汤。

从明德门向北,旌旗飘扬红灯高挂。

为了避免飘扬的旗帜被冰雪冻住,每隔半个时辰,都有卫士重新更换旗帜。

他们身穿黑色的羽林卫服,一字排开阵列左右。

肃重威武,如铜墙铁壁。威风凛凛,是大唐的颜面。

但是城里不是最热闹的,最热闹的地方是城外。

城外有百姓聚集,有百官出迎,有僧侣祝祷,有内侍高举皇帝的圣旨,在大雪骤停的早晨,高声宣读。

“跪——”

洁白的雪地上,身穿绯红官服的朝臣跪下去,服饰杂乱神色激动的百姓跪下去,黄色袍服的僧侣跪下去,太子的马车缓缓而至,身穿礼服的太子李璋走下马车,庄重地跪下去。

内侍高福宣旨。

“皇太子李璋,人品端方、宽宏大度、爱民如子、舍生取义。入西北抵御外辱,至西南驱除瘟疫,承先祖遗志、得百姓拥护,朕心甚慰。自朕奉先皇遗诏登基,治国安邦、未敢懈怠;夙夜兢兢、恪慎克孝。然朕疾患固久、力不从心,军国重务、常有拖沓。今命皇太子李璋抚军监国、分理庶政,百司奏事,皆由太子决之,不必回禀。钦此——”

这是夸太子在西南道平息瘟疫有功,这是要把军国大事,全部交到太子手中。

百姓激动高呼万岁,朝臣动容跪呼遵旨,太子叩首,接过圣旨。

众人再次叩首,缓缓起身时,六皇子李璨拍了拍膝上的雪。

他站在宗室皇子中,远望被朝臣簇拥的皇太子殿下,在心中把皇帝的诏书复诵了一遍。

“承先祖遗志、得百姓拥护。”这一趟深入疫区、九死一生,值了。

“人品端方、宽宏大度、爱民如子、舍生取义。”皇帝还是最在乎太子的德行,在乎他是否能成为仁君。

他望了望太子身后,有护卫、有东宫属官,有尚药局和太医署官员,却没有那个红色的身影。

“没回来吗?”

身边有人向前挤了挤,李璨避让开,问道:“五哥找谁呢?”

赵王李璟收回视线,摇摇头:“没找谁。”

他的脸上有因为终于卸任监国职务的轻松,又有发生大事的沉重。

“让一让,让一让。”几个皇子从李璟和李璨中间挤过去,慌着去恭喜太子。就连最小的皇子李瑾,都开心地踩着雪,往太子身边凑。

内侍跟着他,伸开手臂小心呵护,唯恐他摔倒在地。

李瑾跑到太子身边,拽住了李璋的玉佩。李璋顺势把他抱起来,笑道:“重了不少。”

众人一起笑,气氛热烈。

如今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人人都想亲近太子。

“你怎么不过去?”李璟问李璨,语气中有淡淡的奚落。

六皇子李璨是太子的马前卒,这件事人人知道。

“五哥要过去吗?”李璨抬手系紧狐皮大氅的系带,回给李璟一个同样的奚落。

五皇子同太子一母同胞、感情深厚,这件事更是天下皆知。

李璟的神色便有些凄苦,宛如生吞了胆汁。

“我想回雍州。”他叹息道。

“但是你不敢回去。”李璨道。

回雍州,是想抱抱出生不久的孩子。留在京都,是因为不放心病危的弟弟。

李璟没有说话,算是默认。

“听说九弟已经能起身了。”李璨又道。

“是,”李璟道,“还不如躺着呢,起来也是受罪。”

话音刚落,便听远处太子“咦”了一声,问道:“楚王呢?”

立刻有朝臣回禀,说楚王病重,不能接迎。

又有人纠错,说楚王今日倒是起来了,不过被大理寺传唤到堂,不能前来。

众人这才发现崔玉路也不在。

迎接太子还朝是大事,什么案子比这还要大?

大理寺有官员解释道:“是安国公府偷运生铁案,听说案情有了进展,本来是传唤楚王妃,但是楚王妃不在京中,便传了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