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掌娇(187)+番外

作者: 画堂绣阁 阅读记录

随着这名官员的声音响起,站在前头的户部尚书陈绥为不可查的蹙了蹙眉,不过也没说什么。

毕竟这太子真的做了阴阳账,从户部贪污了钱款,他这个尚书也是要吃瓜落的。

那所有批出去的账目,除了负责赈灾的太子做了最后的签批外,出户部的时候,还有他陈绥的签批呢。

而这会儿功夫,站在承景帝旁边的总管太监便立即上前来,将两本账簿拿走,递到了承景帝面前。

片刻功夫,承景帝看完了账本,面色就逐渐黑沉下去。

看到了最后,整张脸都铁青了,闭合账本,看向裴曜的眼神就充满了怒火。

“太子,这两本账簿你要作何解释!”

听到承景帝这一声怒喝,在场众人顿时面色各异。

显然是账本真的有问题才会如此呀。

陆川紧蹙眉头,向裴曜投去目光,似乎是很紧张,而此刻裴曜也是面色难看,但还是上前道。

“皇叔,可否让儿臣看看这两本账簿。”

“拿下去。”

承景帝生气的甩袖。

一旁的太监大气儿不敢出,赶紧捧着两本账簿快步递到了裴曜的跟前。

这两本账,的确是有问题。

一本是户部按照他的要求拿出的钱粮数目的账本,另一本则是兵部运粮北上时,清点的实际的钱粮数目的账本。

两相一比,钱粮数目,比户部实际拨出去的少了三成。

这三成去哪里了呢?

一条流程走下来,分别是户部按裴曜的要求拨款,裴曜调度钱粮去兵部,由兵部派人运粮北上,交给大皇子。

这期间户部到兵部就是过了裴曜的手,这一过便少了三成呐。

正在裴曜看账本的时候,那姓秦的官员就在旁边声音愤慨激昂的讲述这两个账本的来处,以及真实性。

本来李穆的神情是轻松且得意的,但看见裴曜一言不发的静静对比账本,且面上的紧张之色,一点点消退,他的心里就暗暗升起了一股不太好的感觉。

正当他预备向承景帝再度进言,好抓紧坐实裴曜的罪名之际,还未来得及开口,便听得裴曜的声音先响起了。

“皇叔,儿臣以为得到这两本账簿的人,恐怕只知其一二,不知其三,儿臣此处还有一本账簿,可证儿臣之清白!”

第一百五十九章 陷阱

此话一出口,不止是李穆,连着承景帝的面色都在一瞬有了异样的变化。

但这会儿文武百官均在场的效用就体现出来了。

诚然,裴曜若有问题,当场对质他就赖不了账,还会当朝名声尽毁,可他若没有问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承景帝也不能强行给他按上罪名啊。

李穆是丞相,陆川也是,还是先帝任命,论起来,裴曜在朝堂上的势力可不比大皇子差。

所以此刻,承景帝只得捏着鼻子,让裴曜把他的账本拿上来。

“账本现下在衙门之中,儿臣即刻派人去取。”裴曜道。

闻言,李穆立即张口,“太子派人去,未免令人生疑,皇上,臣以为,由皇上派人一同去取,最为妥帖。”

他说这话的时候,裴曜冷冷扫了他一眼,嗤笑一声,拱手道。

“既然李丞相不放心,觉得孤有诈有疑,那还请皇叔派人,与儿臣的内侍,一同前往。”

这话说的有些阴阳怪气,承景帝和李穆的脸上都有些不好看了。

但承景帝最终还是派了自己的亲信,找到候在宫外的洪正,一道去了裴曜办公的衙门,取来了账簿。

事情这就算是闹到了宫外了,所以在此期间,东宫里也很快得了些消息。

内容是裴曜被人诬陷贪污赈灾钱粮,此刻被皇上扣在了金銮殿,当朝查证。

杨侧妃的消息是最灵通的,这也得益于她入东宫这么久,一直善待奴仆的缘故,功夫是没白下的。

尤其她如今有孕,太子妃却染了疫病,九死一生。

多少人暗暗猜测着,这要是太子妃病没了,是不是杨侧妃能被扶正啊。

如此一来,更是少不得巴结,立马的就把消息送上来了。

而得知消息后,杨侧妃也是骤然变脸。

贪污,那可不是小事,还是当朝被承景帝扣下了,倘若为真,那裴曜这回可就险了!

“徽州的兵马赶过来,最快需得一日,快,云柔,你给我爹写信,让他即刻戒备起来,若京城有异,立即设法解太子之困,等到殿下真的出事,东宫被封,消息就递不出去了!”

云柔也是吓的白了脸,忙不迭的去了。

而云倩这边,也是扶着杨氏,小心安抚着,唯恐杨氏动了胎气。

不过身为南宁候府的嫡女,杨氏这点儿魄力和胆量还是有的,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我观殿下素来谨慎,又是正人君子,应当不会做贪污赈灾钱粮之事,这回多半是大皇子等人诬陷,殿下或许会有应对之策。”

“是啊,侧妃您如今有孕,更要小心些,别惊悸忧虑,动了胎气呀。”

云倩小心劝道。

不过她这一说,杨氏目光微微闪动,似乎想到了什么,旋即低声道。

“这样重要的事情,我一个妾身又是孕妇,娘家还远在徽州,知晓了也无法给殿下帮忙,还得是太子妃身后的陆家能帮衬一二啊。”

云倩微愣,而后便欠身道,“奴婢即刻就命人去告知太子妃。”

而此时的碧落斋。

方玧稍晚片刻,也是知道了裴曜身陷险境的消息,但她很快就觉察出了一丝不对。

“我之前被殿下召去前院伺候笔墨,恰好遇见二皇子前来与殿下议事,看洪正的举止,似乎二皇子与殿下的关系是不错的,这二皇子的岳丈乃是户部侍郎,殿下怎么会在户部吃上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