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对对糊(21)

作者: 未再 阅读记录

“解决困难的方式很多种,因私费公是最错误的一种。对方公司的项目员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推卸责任。”

何之轩站起来,温和地拍拍杨筱光的肩膀。

“有冲劲是好事,但我希望你能职业一点。”

杨筱光抬脸,迷惘不解:“职业化就要不近人情?见死不救?”

但领导有电话进来,不能及时回答这个问题。

杨筱光告退,她回到办公桌旁,自己的电话也响铃,是方竹。

她劈头就一句:“我工龄五年,竟然第一次发觉自己不够职业化。”

方竹由着她发了一顿牢骚,连珠炮发完之后,杨筱光喘上一口气,问,“你找我啥事?”

电话那里明显沉默了一阵,方竹在消化她的牢骚。

“还是一句话,在人屋檐下,低头是正经。你也确实冲动了,问清楚再办事不会有错。”

“我总听你们教训。”杨筱光垂头丧气,不欲作多想,“你说吧!啥事啊?”

“这个礼拜天有没有空?”

“又相亲?”

“上回放你鸽子的人准备补偿,地方随你挑。”

杨筱光想,反正有的吃总是好的,譬是不是。

方竹叮嘱她:“你得积极点,老是怕麻烦,我看你就是懒。到时候注意点形象,别再把粉红小套装穿出去吓人。”

“明白。”

“最好最近节下食,一到冬天你就胡吃海喝,专向俄罗斯大妈看齐。”

杨筱光捞过镜子,镜子里的小脸,滴流滚圆,怪叫:“要命,礼拜天哎!我哪有可能减肥?”

可她还是胸闷,情绪受影响,就感觉诸事不顺。致电广告编剧,那头把头疼脑热的理由搬了一大堆,就是不可能按时交稿。气的杨筱光差点摔电话骂娘。

老陈听了,安慰几句:“被领导说两句,天经地义。有压力,才会有进步。”

杨筱光愤愤,敲敲桌子:“我就不信,礼拜六我坐到她家里去盯着。”

老陈翘起大拇指:“好员工好员工。”

可到了下班,杨筱光却准时走了人。老陈便又抱怨:“就知道你不会无故早到!”

杨筱光扮鬼脸:“您老人家也知道我的梦想是每天睡到自然醒不是?”

一扭头,何之轩还在办公室里坐如钟,天生精英的命。隔着玻璃门,无限距离。她弹一个响指,躲到另一条通道走人。

这也是职业化嘛!

其实她是又去了医院,还在医院旁的小水果摊买了篮水果。

李氏夫妇很是意外,有些受宠若惊,连说:“昨晚才麻烦领导过来探望,这怎么好意思?你们真是好人,这么记挂我们。”

杨筱光想,昨晚?难道领导言而有信,真的来过?

她客套地说:“我代表公司来看看,还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老李虽然虚弱,可是有那种劳动人民特有的爽朗,他笑着说:“谢谢关心,我们单位里会负责的,让你们费心了。”

既无抱怨也无诉苦,很出杨筱光的意料之外。

她本也不擅长说不痛不痒的慰问客气的话,只是没有想到这老李对这样的事故如此泰然处之。人穷不志短,倒教她肃然起敬。

李妻却转头望望老李,老李还是笑:“这么客气的公司第一次撞见,世上还是好人多。”

但一转头,李妻偷偷把杨筱光拉到外面,满脸都是愁,说:“老李的单位说他是零时工,是自己施工不当心,不肯给工伤补贴。”

果不其然。杨筱光蹙紧眉,心里堵了一口气。

“算来算去,女儿今年考大学,这点积蓄用掉,学费就有问题了。”她拉住杨筱光的手,“杨小姐,你好不好同他们单位的人说说?”

杨筱光想,这可怎么说?但是口里还是应承:“我们会尽力的。”她的心里很难过,因为觉得自己未必能做到,而唯一能做的只有安慰这位陷入困境的主妇。

两人正在走廊说着话,李氏夫妇的女儿过来了,手边还拖着一个人。一路就叫:“妈妈,以伦哥哥烧了鸡汤哎!”

杨筱光听了吓一跳,惊叹,这叫什么诡异的缘分啊?

她回头,果真是潘以伦。他一手牵着女孩,一手提了保温壶,跑得很急促,可以看见白皙的面上鼻头通红。

真真人生何处不相逢,好像只要你认得了这个人,似乎在这个城市里随时随地都会遇见他。

杨筱光大大方方打一个招呼:“正太,你好。”

潘以伦也吃一惊,问:“你怎么会在这里?”

杨筱光说:“探病。”

女孩不认得杨筱光,就点一点头算招呼了,接着便对母亲说:“妈妈,快点让爸爸喝。”

李妻很感激:“小潘,你这么忙还帮我做鸡汤,真不知道怎么谢你!”

“没事。”潘以伦将手里的保温壶递给女孩,“反正做几份都是做。”

李妻要掏钱,潘以伦按住她的手:“别客气。”

女孩抱着保温壶,一扭盖子,立刻鲜香四溢。杨筱光在想,鸡汤是不是眼前这男孩自己做的?

女孩深深嗅一下,唇角弯弯:“真好,有鸡汤给爸爸喝了。”

潘以伦拍拍她的头发:“抓紧时间做功课!”

女孩很听话,抱着鸡汤就进病房照顾父亲。

杨筱光也向李妻道别,看他们一家三口聚拢一道,分食一钵鸡汤,美满幸福又辛酸。她想,女孩的大学学费可能都成问题,因为父亲伤好之后也许再无稳定工作。

她想了想,径自去了医院的收费处,问:“可以代412病房姓李的病人缴住院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