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共同渡过(22)

作者: 未再 阅读记录

路晓对暖暖甜甜一笑:“很高兴见到你呀,汪亦寒老跟我们几个同学提你这个姐姐呢!”

暖暖觉得耳熟,略想了想,恍然:“久闻大名,当年市作文大赛的第一名啊!”

路晓听到林暖暖提起当年的荣誉,倒是有些羞涩了,眉毛一低,嘴角弯弯,露出两颗小兔牙:“我也记得你,写作文的时候大半时间对着我们学校银杏树发呆。”

亦寒凑过来说:“原来你对着银杏树发呆,也能发到全市第二名。”

这隐性的恭维,把暖暖的身价一下子抬了上去,乍一听,有丝毫不弱路晓这个第一名的架势了。

让此时此刻的暖暖心里说不出的受用,亦寒这个时候把一只手搭在暖暖的肩膀上,左脚斜斜抵住右脚,并不避讳在众人面前和暖暖的亲密,确定似的再问一句:“我说的对吧?”

暖暖自觉对着这许多人的这样的亲昵有些不合时宜,看到方竹和杨筱光眼神带出暧昧的笑来,而路晓的脸色稍稍僵了一下,大感不好意思,便格开亦寒手,说:“好啦,你别尽夸我了,我可等着看你的节目。”

亦寒收回自己的手,忽而正经八百地对暖暖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路晓拉了拉亦寒:“马上要轮到我们了。”

亦寒对暖暖他们挥挥手告别,和路晓闪身赶去。

“走,我们去前排看。”方竹带她们从后台的小道绕去会场的前排。

路晓和几个同学果然跳民族舞,伴奏音乐是杨钰莹的《茶山情歌》,跳舞的女孩子们姣姣袅袅地迈开舞步,很轻快活泼。

路晓是领舞的,姿态窈窕,纤纤小腰惹人羡慕。

方竹说:“杨柳一握,千娇百媚。”

暖暖接:“眉眼盈盈外,杨柳小蛮腰。”

算作惊叹之词,旁边的同学回头,赞同形容贴切。

一旁杨筱光接口:“好像无骨鸡柳。”

方圆一米内,全部哄笑。

暖暖笑得打跌:“小蹄子馋疯了。”

方竹不知道从身边哪个同学处坑来一把虾条,统共塞进杨筱光的嘴里,“噤言噤言,沉默是金。”

杨筱光忙不迭吞咽嘴巴里的虾条。

下一个节目是亦寒的。

前奏一响,杨筱光差点噎到,手指指着台上,片刻之间也发不出声音。

“竟……然……是……《无心睡眠》!”暖暖不可思议,拖长声音。

亦寒拽拽地站在台上,面前一座麦架,眼神扫了一下会场,停在暖暖她们处,得意地笑。

开唱,动作全盘模仿了张国荣,这个时候的亦寒已经安然度过变声期,声音浑厚清脆,音色和原唱自然是不一样的,但是韵律是极好的,自有他自己的特色。本就是高高帅帅的男生,舞动起来十分张狂潇洒,因为身上穿着校服,更显的落拓不羁。眼神配合歌声转到会场每个角落,几乎每个人都被感染到,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杨筱光咽下最后一口虾条,亦寒已经随手拎起身边的麦架顺手舞了两下,刚要张嘴尖叫两下,就已经见身边的暖暖把双手隆在嘴边,毫不矜持吝啬地大喊了几声“耶”,自己也不甘示弱,跟着暖暖一起欢呼尖叫起来。

最后唱毕,全场大呼“安可”。

亦寒站定谢幕,感谢了该感谢的观众和老师,末了加一句。

“今天,也同时是我姐姐的生日,祝她生日快乐!”说完朝暖暖眨眨眼睛。

“这可真是惊喜了。”暖暖的确惊喜交加,兼感动。

“汪小弟的生日礼物真不同凡响。”方竹惊叹。

会演结束,表演的焦点是汪亦寒的《无心睡眠》,但是没有得奖。区内一位老校长很有些痛心疾首,总结陈词的时候说当代少年不应该盲目模仿港台的靡靡之音,影响身心成长,顺道也把北中的舞蹈《茶山情歌》也狠狠批判了一下,最后得奖的是某校芭蕾《红色娘子军》。

亦寒等暖暖一起离校,去二中的停车库拿自行车回家。

“你什么时候会唱这歌的?”暖暖问,心中被意外的喜悦填的满满的。

“在你还不知道的时候。”亦寒摇头晃脑志得意满。

“哈!庆贺我们汪亦寒同学从毛毛虫蜕变为万人迷一只。”暖暖狠狠拍了亦寒一下肩膀。

亦寒似乎并不满意她这样的评价,控诉:“你以为我想这样出风头?我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好啦好啦,今晚赏赐红烧肉一大碗。”

“要加目鱼。”

“要求真高。”

“没有我的督促,哪有你的进步。”

“汪亦寒!”有人唤,是路晓,从他们身后跑上来。

“今天跳得很棒。”暖暖先对路晓说,“文舞双全的小才女。”

路晓又害羞:“但是没有得奖。”口气遗憾。

“老八股哪能欣赏九十年代的新青年艺术。”暖暖继续鼓励。

“嗯!”路晓点头,继而说,“汪亦寒的表演也很棒哒!之前专场得前三的同学感冒了,临时替上来的,没有想到那么好。刮目相看。”

“我很感谢同学们挖掘了我的文艺细胞。”亦寒做感谢状,惹笑两个女孩。

笑闹一阵,路晓摇摇手和他们道别,背影遥遥地远去。

暖暖望着她的背影思索了一下。

“她?是不是作文比赛之后被你自行车勾破裙子的那个?”

“答对,眼力真好。”

“真有缘。”

“有缘做冤家,她是我们班的班长,罚我做了一个礼拜的值日生报那次裙子之恨。”

“不过,她对你挺好的。”暖暖轻轻地说,心里想的是那天看到的场景,其实,真是很浪漫很漫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