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共同渡过(45)

作者:未再 阅读记录

暖暖忍不住笑,问:“一切还好?”

“我是万能螺丝钉,按到哪里都能放光彩。”

暖暖又被惹得“吃吃”地笑。

“我看了两场的张国荣演唱会。”

“嗯。”亦寒在等她说她的感想。

“第一场他竟然为了照顾我们这些大陆人民,能唱国语的那些歌全部唱了国语,歌词错好多,他倒是不动声色全部现编上去,还编的都不错。我们都在下面听得目瞪口呆了,不过我们都大声跟唱那些歌的粤语版。”

“第二场呢?”亦寒问。

暖暖说:“第二天,他说想不到我们都爱听粤语歌,所以,唱的都是粤语版。”

握着电话听筒,暖暖轻轻勾起嘴角,笑着小声地说:“谢谢你。”

不知道那头的亦寒有没有红了脸,但是想着他也不会那么容易红了脸,电话里短暂的一段小沉默。

亦寒说:“很快我就能回来的,继续做你的小跟班。”

暖暖又“嗯”了一下,颤着声音,忍不住的泪盈满到眼眶。抱着电话,低着头,不让来往的同学和舍管阿姨看到。

出国的人大约都会学会寄明信片报平安的习惯,以前妈妈会寄,现在亦寒也寄,一个月一张。明信片是巴尔的摩的城市风景图。临海的陌生的城市,在明信片上,让暖暖一点一点熟悉起来。

有一张是巴尔的摩的芒特弗农广场的华盛顿纪念碑,那个美国的伟人,气势雄雄的指点美国的江山。

背面,亦寒写:

I WILL COME BACK SOON!

落款一个小鬼脸,旁边一只抽象的小爪子挥着一面五星红旗。

★☆★☆★☆★☆★☆

贺苹沉默了一会儿。

“暖暖,一个人孤身在外,很多的困苦是不足外人道的。”

暖暖说:“我能了解。我们家,就我是一直待在温室里的。”

贺苹转身,双手握着暖暖的手,道:“我有时候想想,如果真带了你出去,跟我吃那些苦,没意思。你留在国内,好歹沐风可以给你一个安定的家。每次想到这里,我心里的遗憾也能少些。我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暖暖也反握住贺苹的手。

“妈,我们都自私。”

“暖暖……”贺苹欲言又止地,有些窘迫地,望着她,“有些事情,并不是如你想象的。”

暖暖抽出自己的手,拍拍贺苹的手,道:“妈,我知道,这个世界的复杂原本就超乎我们自己的理解。有些事情是不能行差踏错的。”

贺苹缓缓地,如有所悟地重复暖暖的话:“不能行差踏错。”再叹一口气,说:“让我好好一个人想想吧,我想在这里单独陪一会儿你爸爸。你也累了,陪了两天的夜,今晚我来吧,你和亦寒回家好好休息。”

“好。”暖暖答应,转身离开。

关门的时候,看到贺苹又把身子转向林沐风。

空旷的走廊空无一人。

暖暖坐在座椅上,透过玻璃窗看着病房内的爸爸和妈妈。仿似时光倒流,到了最初一家三口的日子中。陈旧的回忆,近在眼前,但现实往往不如表象那般,甚至有时候会面目全非。

那病房内的情景,分明的为什么明明爱着,到最后却还是要选择分离。

心中一股尖锐的痛。

父母的选择她永远不会明白,她的选择,也许父母也永远不会知道。

原本以为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结果却是互相隐瞒起自己最深刻的感情。隔着山水,怎能看得清对方的真情实感。

是不是够虚伪?互相安抚似的去维持一个美好圆满的假象?

“吃点东西吧?”有人递来面包和牛奶。

暖暖抬头,是路晓。

她穿着白大褂,双手拿着食物。

暖暖接过面包和牛奶,低低说了声“谢谢”。

路晓就势坐在暖暖身边。

“林暖暖,其实我一直很羡慕你。”

“我并不值得羡慕。”

“为什么你总是身在幸福中总不自知呢?”声音近乎是冷笑的。

暖暖忽然正色,对路晓说:“路晓,你不是一直喜欢亦寒吗?你们谈恋爱吧!”

愿你决定

暖暖的话回荡在路晓的耳中。

“你们谈恋爱吧!”

路晓不置信地瞪住暖暖,好像听到一个天方夜谭。

“今时今日,你跟我说这样的话?”路晓霍然站起来,“林暖暖,你把你们十五年青梅竹马的感情到底放哪了?”继而又苦笑:“你清楚你在说什么吗?”

暖暖只眼神飘忽没有焦距地注视前方,声音淡入周围冷冷的空气中。

“我是亦寒的姐姐,希望弟弟可以找到一个好女孩,就这样简单而已。”

“当年,你可不是这样说的。希望今后你也不要这样想。”抬腕看看表,“不早了,我先走了。”往前走两步,又回头:“林暖暖,很早我就放弃做你和汪亦寒的第三者了,这样很虐待自己。你自己也清楚,他的眼睛里除了你永远不会有别人。这样的感情,你竟然还要背弃它!你……”路晓深深叹了一口气,“不说了,再见!”

暖暖听着路晓渐行渐远的脚步声。

这个女孩,骨子里也骄傲。

但骄傲的她曾经也这样说她:“林暖暖,其实你骨子里是骄傲的,从小被两个男人宠大,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其实明明什么都没做就让努力了很久的人一败涂地。”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在那年夏天,那个炎热的季节里,亦寒从美国回来,她的心从那个季节开始大热起来。

★☆★☆★☆★☆★☆

同类小说推荐: